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上海地铁2号线为例,介绍了地铁车的给给排水及消防设计内容,并与地铁1号线车站相比较,论述两者在本专业设计上的差异,供设计参考之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地铁2号线东方路车站的装修设计为例,针对地铁车站的装修风格及选材提出一些设想,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语言介绍了PCM和OTN与光纤组成的数字传输网特点,总结了上海地铁1号线的传输网络,并设想了上海地铁2号线的传输网络。  相似文献   

4.
上海地铁2号线杨高路-东方路区间隧道为整个地铁2号线工程中先行施工的区间隧道。在实际施工中,采取均衡施工的目标管理制度,日平均推进速度达到8m,另外,盾构成功地穿越了施工难度极大的上游引水箱涵 及管线密布的杨高路、东辉职校和临时运迁房等。  相似文献   

5.
盾构超近距离穿越地铁运营隧道的保护技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上海地铁2号线隧道与地铁1号线隧道交叉段地层移动的分析研究,得出了盾构超近距离穿越地铁运营隧道的一些保护技术措施,包括盾构施工参数的优化匹配技术,信息化施工技术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地铁1号线圆形隧道施工中,盾构拼装机液压系统经常发生的吸空现象作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解决吸空的具体措施,办争使该现象在地铁2号线盾构造施工中不再发生,从而确保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作者设计上海地铁2号线东方路站出入的心得,供同行们在今后的地铁出入口设计中作借鉴,参考,虽然出入口结构规模比车站小,但结构设计应与车站等强度,也应引起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地铁2号线衬砌接缝弹性密封垫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性密封垫作为地铁2号线的首道防水线至关重要,因此特设了2号弹性密封垫实验课题。实验初,我们设计了中孔型(氯丁橡胶与水膨胀橡胶相复合)、梳型(氯丁橡胶与水膨胀橡胶相复合)、梯型(全水膨胀橡胶)三种断面形式的密封垫,然后用直条模进行抗压实验,以一字模、T字模进行抗渗实验。经短期、短期的测试结果、数据分析,得知梯型密封垫防水性较为突出。然后在此断面基础上,经设计优化重新进行实验测试,最后密封垫断面确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地铁1号线延伸线PCM系统2Mbit/s自动切换系统。该系统将地铁各个重要专业的信息集中在某-2Mbit/s中传输在技术上对该2Mbit/s采用CUDITMX301+1系统,从而保证重要传输通道在发生故障时瞬间不中断。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上海地铁2号线总体方案及其车站规模。例举若干车站周边地下空间开发的内容、形式。探讨了未来地铁车站与周边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的前景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常熟路站换乘设计主要特点的分析,着重介绍了车站换乘厅布置、换乘通道及对1号线常熟路站改造的设计思路,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获得圆满成功的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修复工程为案例,从工程环境调研、修复总体方案比选、明挖基坑、江中围堰、暗挖连接段、环境保护、结构防水等入手,详尽介绍了这一世界地铁隧道修复史上前所未有的工程设计方案优化研究、创新突破的主要过程和环节。  相似文献   

13.
上海地铁1号线ATC(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闭塞设计是通过计算机程序模拟列车运行而进行的。本文介绍了闭塞设计的方法,并对其结果进行了评估,给出了1号线初期和终期所能实现的列车运行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上海市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投资估算,批准初步设计概算投资额分析,阐述控制地铁工程投资,降低工程造价首先加强工程建设前期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和初步设计概算编制,其次要加强工程招标阶段管理和加强工程承包合同管理;而后建设单位需实行工程项目投资包干制和工程建设实行控制全过程社会监理等五个要素,努力降低工程造价,把我国地铁工程建设推向新高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地铁杂散电流监测系统中使用的硫酸铜电极作了简要介绍,特别对地铁2号线使用的新型长效免维护硫酸铜电极作了介绍,并对新型电极的现场试用情况及技术性能测试结果作了分析,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新建青岛地铁8号线青岛北站—沧口站区间近距离下穿既有运营地铁3号线,初期支护距3号线底板结构仅0.4 m,在不影响既有地铁3号线正常运营的前提下,施工难度极大。通过构建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新建线路下穿施工全过程,制定针对性措施:采用非爆破机械开挖减小震动;加强超前支护和及时支护封闭成环,控制沉降;自动化监测快速反馈3号线结构变形信息以指导现场施工。通过现场技术手段和安全管控手段,下穿施工期间3号线隧道结构最大沉降仅2.11 mm,道床最大沉降仅1.55 mm,满足沉降控制要求,施工期间未对地铁3号线的安全运营产生影响。相关工程经验可为今后小净距、小角度、长距离下穿既有运营地铁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上海地铁1号线是贯穿上海南北的主要交通干线,它的建成将对缓解本市的交通起着重要作用。为了使地铁1号线能安全正常的运行,地铁的给水,排水,消防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给水,排水,消防总体设计的角度,并结合本市市政基础设施的具体情况,较系统的论述了各系统的设置部位,具体组成和操作控制,使整个设计符合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深圳地铁3号线为例,阐述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中车辆的选型,以及如何确定轨道交通制式、车辆最高运行速度、车辆编组、车辆动拖比、车辆受流方式、制动电阻设置等主要技术原则。  相似文献   

19.
东方路下立交工程从地铁2号线隧道上方2.6m左右的位置斜穿通过,土体开挖深度达到6.3m,卸载超过11t,对地铁2号线运营安全影响较大,施工难度大和施工风险较高。根据地铁保护要求,建设设计和施工单位对此做了深入的工作,使工程顺利完成,确保了地铁安全。  相似文献   

20.
地铁运营隧道上方深基坑开挖卸载施工的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淮海路车站的北风井基坑工程位于运营中的1号线区间隧道上方,基坑挖土深度9.1m,隧道上方因土体开挖引起的卸载达16t。根据计算分析,若不采取特殊设计施工措施,工程施工引起的地铁隧道变形将不能满足地铁安全正常运行。地铁运营单位、工程建设设计施工单位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改进设计和施工方法,对施工全过程跟踪监控,克服诸多困难,在工程进展顺利的同时保障了地铁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