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字水印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字水印技术在数字化作品版权保护和内容认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章首先系统地介绍了数字水印技术的特点、分类及其应用领域,然后阐述了数字水印的模型,算法的分类和评价标准,分析了几种典型的水印算法。最后预测了数字水印技术的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基于LDPC码的数字水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图像水印系统和通信系统的模式具有相似性,提出了一种基于LDPC码的图像数字水印算法。该算法利用LDPC码的纠错性能和人眼视觉特性,以实现静止图像中数字水印的嵌入和提取;在水印嵌入之前,对水印序列进行LDPC码编码,然后把水印嵌入到符合人眼视觉特性的小波域中,并采用了LDPC迭代译码算法进行水印提取,最后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降低了水印在传输过程中的误码率,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视觉不可见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多媒体系统的迅速发展,数字媒体的版权保护变得越来越重要了。目前保护数字媒体版权的方法最常用的是数字水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小波变换的健壮的数字图像水印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复合小波变换运用视觉屏蔽调整水印使之与局部图像相适应,接着水印被应用于选择嵌入信道,最后水印通过运用另外的射频技术被添加到嵌入信道。文中最后测试了在攻击下DWT与WT域中各种算法健壮性,并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量化的DCT域音频数字水印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化的DCT域音频数字水印算法,该算法首先将视觉可辨的二值水印图像降维成一维水印序列,再将水印序列按伪随机排序,最后对数字音频信号作分段DCT变换,水印信号通过量化处理过程嵌入到DCT变换后的系数中,提取水印信号无需使用原始数字音频信号。仿真实验表明水印是不可察觉的,经过mp3有损压缩、低通滤波、重采样等操作后仍具有很强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5.
数字水印技术作为数字多媒体作品版权保护和认证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发展得很快.本文着重研究水印算法的快速实现.第一步提出一种基于图像盲水印算法:首先对原始图像进行分块处理,然后通过在分块Hadamard变换域中修改中频系数来嵌入水印,最后得出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结论.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对常用的图像处理如JPEG压缩、加噪、滤波等攻击具有较好的鲁棒性.第二步,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实现GPU来执行快速Hadamard变换和反变换.实验结果表明,在Visual C++下利用GPU执行Hadamard变换在一定条件下比CPU更快,实验用显卡性能越强,实验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6.
基于HVS的DCT中频嵌入数字水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眼视觉系统特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数字水印的不可感知性和鲁棒性,提出了一种数字水印嵌入、提取和验证的新方法,即从宿主图像的不可见分析开始,计算出宿主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允许改变的范围值,在图像的离散余弦变换后选择位于中频的DCT因子,并按其系数强度进行相应的嵌入。该方法可大大地提高水印的容量,且使水印的鲁棒性和不可感知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基于小波域量化的数字图像水印容量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域的容量自适应数字图像水印算法,从小波量化出发,对可嵌水印位置进行选择。在此基础上,结合人眼视觉模型和图像纹理特性,得出小波域的水印最大可嵌强度,用修改极性的方法进行水印的嵌入和提取。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具有较好的不可视性和鲁棒性,而且在保证这些性能的基础上实现了自适应容量,较好地协调了水印三要素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频域嵌入盲水印的方法,把DWT的低频子图作为待嵌入的图像,再在逼近子图DCT域进行嵌入,增强水印的稳健性同时,也增强了水印的不可见性。经对多幅图像进行实验证明,该算法不可见性好并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数字图像的一种相位水印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用于数字图像版权保护的变换域水印算法,将二值随机序列作为水印信号嵌入在图像付里叶变换的重要系数的相应成分中,并利用相关检测器进行水印检测,实验证明,该算法具有不可见性,对通常的图像处理,如JPEG压缩,剪切,缩放,中值滤波等以及噪声干扰都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MATLAB软件是车辆振动信号分析非常有用的工具。文章介绍了MATLAB软件在车辆仿真建模与求解、频域分析、相干分析的应用,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了分析。利用MATLAB软件编制的算法可以方便的计算出车辆固有频率、信号的频域分布以及信号的相关性。这对车辆减振降噪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1.
针对护栏立柱性能测试智能虚拟仪器系统开发过程中Labview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的不足,结合MATLAB强大的数据运算能力进行智能虚拟仪器系统开发。以在Labview中调用MATLAB卡尔曼滤波算法对传感器采集信号进行处理为例,分别实现基于MATLAB脚本节点、COM组件技术和DLL(动态链接库)3种Labview和MATLAB混合编程方法的卡尔曼滤波算法开发,并对3种混合编程方式的运行速度、技术特点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DLL实现方式的运行速度最快,运行时间为3.1 ms; MATLAB Script次之,运行时间为190.3 ms; COM最慢,运行时间为1 453.2 ms。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现代统计学理论中的支持向量机技术与Gabor滤波技术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交通标志识别方法,并使用MATLAB工具设计出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平台。整个系统由图像处理、特征提取、SVM分类器3个模块构成。首先对数码相机采集到的图像进行色彩分割处理,将得到的GRAY图进行Gabor滤波处理,将提取到的特征量与数据库中的基准元素通过使用SVM算法进行分类,最终实现了对交通标志的准确识别。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SCR系统控制策略,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SCR系统控制算法模型并进行了验证,借助Embedded Coder自动代码生成工具,实现算法模型至标准C代码的生成。通过与底层程序集成,编译下载至MC9S12XEP100控制器,进行了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SCR系统软件可以使发动机满足国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针对边坡变形破坏的复杂性,建立了基于MATLAB的边坡稳定性评价神经网络模型,对面向MATLAB神经网络设计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基于四种快速算法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均可满足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对于电芯单体串并联成组使用的车用动力电池包,单体的均衡是影响电池包性能、寿命和安全的关键因素。文章讨论了集成式主动均衡电路架构及其实现方式,分析并建立了具有集成式主动均衡电路的电池包系统模型和方程,在该系统方程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简便易行的线性分配电流主动均衡算法,并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了建模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显示,该均衡电路和均衡算法能有效实现模组电压和电芯单体电压的均衡。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提升小波变换特性,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提升小波变换的数字水印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鲁棒性强、不可见性好。  相似文献   

17.
谭泽芳  路小波 《交通与计算机》2011,29(3):99-101,109
传统的高速公路事件检测算法原理简单、容易实现,但很难达到高检测率和低误报率的效果。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偏向于研究复杂算法,虽在理论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因数据传输量大、数据处理繁琐、对设备要求高等特征,降低了这些算法的实用性。因此,如何构建适合现状高速公路检测设备和软件系统,且具有良好检测效果的实用性算法,成为目前高速公路事件检测技术的热点话题。文中基于降低硬件成本和运行费用、提高检测效果这一目标,利用不同情况下各自算法特征值的变化规律,提供了一种基于California算法和滤波算法的组合算法。仿真研究表明,与单独应用California算法或滤波算法相比,这一组合算法在软硬件费用不增加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检测率,且能有效降低误报率。  相似文献   

18.
空气悬架车辆ADAMS与MATLAB联合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了基于ADAMS/Car模块的空气悬架车辆多体模型,并在MATLAB中设计了主动悬架PID控制器.通过ADAMS的路面编辑器建立了脉冲输入和随机输入两种路面模型,进行了ADAMS与MATLAB联合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由车辆虚拟样机模型和PID控制策略组成的空气悬架系统有效改善了车辆平顺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模糊控制理论提出一种电动汽车电子差速的控制模式,利用MATLAB中的模糊逻辑工具箱设计模糊控制器,构建输入输出变量的隶属度函数、模糊推理规则和模糊推理算法,可节省大量的矩阵运算而具有较高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模型的整车控制器调理电路设计与算法匹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举了整车控制器常用的三类传感器信号,对每种信号的电气特性和典型电路进行了描述;强调信号处理时的故障冗余设计,针对上述三类传感器信号进行了调理电路和算法匹配方案设计,并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分别对设计方案中的硬件电路和匹配软件算法进行了建模,通过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