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介绍了上船澄西船舶有限公司在推行分段总组造船法,发展预舾装技术、精度造船技术,提高分段、总组进坞(台)及下水前的安装完整性,从而最大限度发挥船坞(台)核心生产资源的作用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但家华  康秋联 《广船科技》2005,(2):32-36,40
本文就目前推进分段总组造船来缩短船舶在船台的建造周期的意义作了简单的陈述,同时从推进分段总组造船来改进船舶生产建造流程、固化船台分段合拢的现代造船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江苏新世纪造船有限公司承接数条176 000 t散货船,该型船从分段划分到总组搭载原则工艺,计划放在30万吨船坞里建造。由于后续订单较多,造船周期紧,故考虑一部分放到小船坞里建造,但是小船坞匹配的起重吊车不能满足原建造工艺的要求,通过优化总组的方式在原分段划分不变的情况下,让小船坞里造大船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4.
为了打造中国造船业的超级航母,就目前条件来看,倾斜船台的制造往往不能满足当今高附加值船的制造与安装精度要求,而干式船坞水平建造法是今后造船的主要方向。所谓干式船坞建造是指在船坞内无水的情况下进行分段建造与总体搭载。为缩短造船周期,提高船坞的利用率,往往采用一条半的建造方法。5668TEU集装箱船已在船坞中建造,主泵能否工作将直接关系到船坞的正常使用以及中国最大集装箱船能否按期出坞。  相似文献   

5.
介绍小型船坞内造大船的实际案例,以163000 DWT油船GA21C挂舵臂总段为例,从初始设计和生产周期的角度考虑,在不进行分段重新划分的情况下,通过改变预组和总组形式来满足船坞吊装要求。跟踪操作验证了这一方法切实可行,可有效缩短造船周期。  相似文献   

6.
随着造船技术的进步,船台(船坞)的建造周期不断缩短,因此船体建造对中间产品――分段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本文对20000DWT多用途重吊船的舷部分段建造工艺进行研究,并对分段完工后主要精度指标的实际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证实该工艺满足精度要求,利于后续的搭载定位精度控制,为其它双壳多用途散货船[1]的带舱口围舷部分段施工工艺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
作为造船厂新秀而倍受瞩目的跨世纪型今治造船,其西条工厂(爱媛县西条市)目前正在规划建造大型船坞,2台800t龙门吊的安装已完成。吊车由住友重机械制造,第一台已于6月份完工,第二台刚在坞内安装完成。船坞计划于2000年3月竣工,现在挖掘作业和坞底施工同时进行。与此同时,工厂内新造船方面,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总结我厂首次串联造船特点和以往船坞造船经验,结合现有吊机资源和大合拢作业方法,研究探索,提出船坞串联造船改进方案,以此来缩短船体建造周期,凸显串联造船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为中远海运集团旗下中国矿运有限公司承建的第二代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VLOC)系列首制船H1438驶出外高桥造船二号船坞,顺利实现出坞节点,该船也是上海目前在建的最大吨位的船舶。该船在建造工艺方面,成功实施了小甲板总组;在精度制造方面,外高桥造船利用变形预控技术有效控制厚板焊接变形,多分段环段仿真模拟叠加,提高了搭载精度;在高效焊接方面,外高桥造船针对船舱75度斜板对接,成功实施75度角垂直气垫焊接工艺,提高了效率。去年3月,外高桥造船与中国矿  相似文献   

10.
《船艇》1994,(11)
汉拿重工业公司正在韩国西南的木浦建一个新船厂——Samho造船新厂。该厂将建2座建造巨型油轮(VLCC)的干船坞,竣工后一座船坞造船,另一座修船。  相似文献   

11.
曲面分段建造是船舶建造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由于曲面分段结构差异较大、工艺流程复杂、多采用固定胎位建造等特点,对于平衡分段建造、提升造船效率具有重要影响。针对曲面分段建造特点,船厂会结合船坞搭载节点制定胎位执行计划表。本文根据某船厂曲面车间胎位执行计划表,制定初始静态胎位作业计划,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建立三条固定胎位虚拟流水线,结合启发式算法进行胎位计划排程,减少最大完工时间,得到较合理的胎位作业计划表,验证了启发式优化算法排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相似文献   

12.
现代造船模式可归结为两个一体化,即壳舾涂一体化和设计管理一体化,而实现两个一体化的前提是一体化设计,为使两个一体化的途径有效的运作,建造综合工程图应贯彻于基本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的全过程。建造综合工程图一般包括以下内容:船舶的基本信息;分段/总段划分图;大节点计划及搭载网络图;临时工艺孔布置图;精度布置图;总组脚手架及坞墩布置图;各区域总组方式;新工艺的实施范围及技术要求。建造综合工程图研究在基本设计和详细设计的介入可以大大降低前期设计对施工建造的不利影响,有利于从船厂总体的角度考虑问题,减少设计失误,有利于使设计更切合船厂的生产实际。有利于减少船坞周期,提高船厂造船总量和增加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广东动态     
《广东造船》2012,(1):22-24
龙穴造船32万载重吨VLCC首制船进坞■特约通讯员:张伟娜(龙穴造船)广州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为中外运长航集团南京油运公司建造的32万载重吨VLCC首制船(L0030船)于2月16日举行进坞仪式,开始船坞搭载。32万载重吨VLCC是华南地区迄今建造的最大吨位船舶,是广州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此前建造的30.8万载重  相似文献   

14.
黄瑞昌 《中国水运》2010,(12):72-73
通过对日韩船厂先进的造船模式的研究,结合公司现有条件和资源,从精度控制、建造工艺、生产管理等方面来提高造船效率,缩短船坞周期,节约造船成本。  相似文献   

15.
长兴造船基地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造船基地.介绍基地一期工程水工构筑物的规模及结构设计方案,总结了在本工程中获得成功的大型水上基坑建造双船坞坞口、大跨度双排钢板桩围堰建造双船坞坞口、大型钢浮箱结合桩基复合基床建造大型船闸闸首、格型地下连续墙建造超深船坞坞墙、超大面积船坞基坑工程钢板桩坞壁变形控制技术、考虑大面积卸载和周期重载作用条件下的船坞底板桩基设计技术等创新设计理念和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16.
闵光 《海运情报》2007,(11):25-25
迄今灵便型船(2万-4万载重吨)的最大建造国是日本。该国的函馆船坞、神田造船厂、今冶造船(Shima-nami造船)、佐伯重工、四国船坞五家造船企业将小灵便型船作为主力产品,此外,新高知重工、大岛造船、内海造船、栗之浦船坞等也建造该型船。以往日本造船厂的小灵便型散货船接单量占世界接单总量的6成以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新技术     
《中国船检》2008,(5):40-40
现代重工采用“湿船坞串联造船法”现代重工宣布已采用一种突破性造船技术“湿船坞串联造船法”建造船舶。这种办法可有效缩短造船周期,既不需要增加任何设施投资,也不会增加工作量,  相似文献   

18.
研究以总段作为中间产品,改进先行分段制造、预总组、单元制作、总段建造等生产工艺流程,以达到提高总段和下水完整性,压缩船台、船坞周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谭杰  赵任张 《船舶工程》2020,42(S1):123-126
为了提高公司船坞搭载效率,缩短船舶建造周期,根据南通象屿船坞现有情况,决定将6.35万吨散货船分为两半岛在坞内同时搭载:一总段(从船艉至FR71-1400);二总段(从FR71-1400至FR96-2000)建造搭载完毕后两总段起浮,并于水上进行两个总段定位连接成整体,定位连接好后落于指定坞墩位置,然后进行两个总段的合拢焊接。此工艺在国内还不多见,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分段在内场建造时,应有严格的建造工艺流程,要保证涉及到合拢分段的建造质量和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0.
近日,江苏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30万吨级干船坞竣工,为丹麦和英国建造的两艘5万吨级散货船同时在新坞下水.此举不仅标志着该公司船舶建造能力和水平登上新台阶,而且开创了我国地方造船企业拥有大型干船坞和建造5万吨级船舶的先河. 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30万吨级干船坞是该公司第3期技改工程的主体项目,总投资近两亿元.1999年上半年开始论证,2000年初开工,经过多方努力如期完成.此坞建成后,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每年将在该坞内下水5万~7万吨级的船舶6~8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