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8月18日,随着中国铁路又一个战略装车点——昆明铁路局陆良战略装车点投入使用,陆良县农户和60多家工业产品拥有了高效运输平台。截至2008年7月底,中国铁路已建成444个战略装车点,覆盖了大部分煤矿、港口、炼油厂、钢厂等发送量较大的装车作业点。铁路战略装车点建设从2006年开始,目前,已建成一批拥有智能化的装车系统、大容量的储存能力和高效规模化的作业方法的战略装车点,能够实现集中存储、整列装车、整列发车,有效提高了全路货物运输效率。按照铁道部将运力资源特别是新增运力向战略装车点倾斜的要求,各铁路局制订了战略装车点建设规划,全面推进战略装车点建设。战略装车点建设激活了周边经济,使铁路、企业和地方政府取得了共赢。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铁路战略装车点的建设、运输市场的发展及铁路运输能力建设等几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指出铁路战略装车点建设在战略定位、地区分布和统筹规划方面存在的不足或缺陷,制约和影响铁路货运的市场化发展。提出应制定铁路货运长远战略,并以此为指导,对战略装车点根据运输能力确定建设规模,同时因地制宜地调整建设标准,加强宏观调控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铁路战略装车点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改仙 《铁道货运》2010,(11):28-30
通过分析铁路战略装车点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原则,以武汉铁路局宜昌车务段管内战略装车点为例,阐述通过战略装车点建设,积极改善装车条件;采取多项措施,提高战略装车点运输效益的战略装车点建设实施情况。最后提出完善战略装车点投资机制、促进多经运输代理企业转型发展等深化战略装车点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建设战略装车点,推行路企直通运输,是铁路深化改革,扩大再生产、挖掘运输潜力的重要举措。通过对影响徐州西站粮食战略装车点建设的利弊因素比较,进行了建设徐州西站货场战略装车点的可行性分析,并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徐州西站建设粮食战略装车点的实践,深入研究战略装车点建设对铁路货物运输的影响,分析徐州西站粮食战略装车点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战略装车点筹建、运作、纵深发展过程中,在货物运输组织、车流组织及运输效益带来的变化,为进一步创新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方式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
按照铁道部对铁路多经企业的发展要求,围绕昆明铁路局战略装车点建设发展的实际,通过对战略装车点铁路多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分析,提出增强多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通过多种融资渠道建设战略装车点,实施货物发送始端、销售终端的大客户战略联盟等措施,达到铁路运输主业、辅业、货物发送始端和销售终端大客户的共赢,形成四方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战略装车组织是铁路部门深化内涵扩大再生产、深挖运输潜力的有效手段,更是保证国家重点物资运输的重要措施。沈阳铁路局通过建立战略装车点,保证重点物资运输,优化货运站的布局,提高运输效率。战略装车点的建立,不仅减少了车辆中转作业时间,保证了货物运到期限,同时,为地方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提供了运输保证。  相似文献   

8.
建设战略装车点有利于铁路在大站间开行直达成组列车,以实现运输规模化、集约经营化,提高运输效率。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经过科学选址,充分挖潜,对战略装车点建设进行初步探索与实践,对郴州车务段管内槐树下站进行改造,使之成为战略装车点,在京广线运能整体紧张局面长期存在的情况下,实现铁路运输货物的快装快卸、大进大出。  相似文献   

9.
基于铁路货运战略装车点的选址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综合运输体制改革的深入、铁路生产力布局调整的持续推进,以及运输市场竞争的加剧,以货运"集中化、规模化"为原则,以快捷、准时为特征,同时,铁路货运物流化的货物运输将是铁路运输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此背景下,如何对战略装车点建设中的选址进行优化就成为铁路部门货运改革的重点之一。战略装车点建设是货运集中化的基础和核心,是优化生产力布局、提高货运生产管理水平、提高运输效率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基于战略装车点的铁路货运业务流程再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战略装车点不同于普通意义的货运集中化,是以智能化的装载系统、大容量的仓储能力、高效规模化的作业方法,集中存储,整列配车、整列装车、整列始发,对全路(全局)货物发送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和重大意义。战略装车点的货运作业流程必须要对传统的作业流程进行改进和完善,以货源基础和客户需求为根本前提,使铁路规模化装车组织与企业现代生产模式相适应,提高铁路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效降低客户储运成本,满足企业运输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