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提高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的换挡品质,对干式双离合器重叠接合过程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合滑摩功、冲击度与发动机输出转矩多项指标,建立最优目标泛函。再依据极小值原理,求解了双离合器重叠控制的泛函极值问题。对不同权值下控制方案的换挡品质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最优控制的应用能够改善车辆换挡品质以满足原整车各项设计指标,为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仿真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建立了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系统仿真模型,对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开发了换挡控制器。应用仿真软件对装有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车辆进行了整车动态性能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具有和传统自动变速器相近的换挡品质。  相似文献   

3.
正1双离合器变速器简介宝马双离合器变速器(DKG)用于E90M、E92M、E93M等车型上,其变速器型号为GS7D36SG,它结合了顺序挡换挡变速器(SMG)与自动变速器的优点。与SMG一样,它可以在自动换挡模式"前进挡"和手动换挡模式"顺序换挡"下使用。双离合器结构示意如图1所示。变速器控制由DKG电子系统负责,功能执行由DKG液压系统负责。这些系统组成一个机械电子模块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干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的换挡品质,建立了DCT换挡过程优化模型;针对单一优化算法易于局部收敛和早熟的缺陷,将元胞自动机和粒子群算法相结合,开发了元胞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干式DCT换挡品质优化。仿真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离合器的压紧力能获得较好的换挡品质。  相似文献   

5.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系统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是基于手动变速器发展而来的,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将变速器挡位按奇、偶数分开布置,分别与两个离合器连接,通过离合器的交替切换完成换挡过程,以实现动力换挡。它综合了AMT的优势和AT动力换挡的优点,具有很好的换挡品质和车辆动力性、经济性,比较适合我国目前以手动变速器占主导地位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针对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s,DCT)在系统性态随服役时间发生变化或存在内外部干扰时换挡品质变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首先,开展了DCT实车实验采集换挡过程数据,经去噪后统计出换挡品质相对较好的离合器参考转速曲线;然后,通过设计伪偏导数估计方...  相似文献   

7.
在台架上对某一离合器到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系统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换挡品质的控制参数有初始结合控制参数、初始分离控制参数、填充时间控制参数、离合器结合控制参数变化率和分离控制参数变化率.通过试验测得了该变速器在不同换挡条件下,上述参数的选用值,为此类变速器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读编往来     
《摩托车》2011,(2):28-29
双离合变速器的作用?摩托车上有使用双离合变速器的吗?(碣石小王)双离合器变速器依靠电子机械传动器来完成对换挡装置和离合器的自动化操作。新型变速器使用双离合器系统,以确保在换  相似文献   

9.
基于仿真软件AMESim建立了一种7速干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传动系统模型,通过AMESim软件接口将模型仿真代码导入Matlab/Simulink,对该DCT传动系统模型进行了验证,并研究了其换挡过程中两个离合器工作时域重叠程度对其换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叠时间过长会加剧传动系统的振动,增加换挡冲击度;重叠时间过短,则会影响车辆换挡的动力性,不能体现DCT动力换挡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正>一、概述在使用PorscheDoppelkupplung保时捷双离合器变速器作为双离合器变速的全新Macan中,还实现了自动变速(驾驶舒适性、在不影响动力传输的情况下换挡)和手动变速(运动性和效率)以及极短换挡时间和直接动力传输的优点组合,如图1所示。驱动功率通过变速器盘传输到双质量飞轮。扭矩从该处传输到以电动液压方式控制的双离合器,交替选择偶数或奇数齿轮。因此,变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