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C卡施工限速控制技术”项目紧贴运输安全实际。解决了监控装置IC卡施工临时限速控制技术中运行揭示管理、施工限速点的安全控制等问题,对确保列车在离工限速点的安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设计合理、安装、使用、维护便捷。  相似文献   

2.
正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周顺华教授主持完成的"地下工程穿越快速铁路的创新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获上海市2016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大量出现的道路、地铁及其它市政工程下穿既有铁路的施工中,为确保铁路行车安全,须对列车进行限速,从而造成大面积列车晚点。课题组研发了列车不限速进行下穿铁  相似文献   

3.
席璋 《铁道知识》2010,(3):50-51
按照国际惯例,当列车运行时速大于160公里时,必须装备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简称列控系统)。由通号集团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及通号集团合资企业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作为主要单位完成的车站列控中心系统,根据调度命令、进路状态、线路参数等生成进路及临时限速等控车信息,控制应答器将信息传给列车,控制列车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4.
CJ-1列车测速仪主机检定器──标准双路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和测试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宋玮为保证安全行车和施工,铁道部先后下文要求限速区段必须安装列车测速仪监测列车通过速度,对安装位置和台数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与此同时,列车测速仪计量检定规程JJG(铁道)...  相似文献   

5.
调度集中(CTC)和列控中心(TCC)是列车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借助Visual C++6.0开发平台,结合现场调度集中与列控中心的工作特色,以临时限速调度命令的设定为目标,参照现场临时限速设定流程,仿真调度集中临时限速命令的设定、列控中心对于临时限速命令的可执行性检查以及两者之间的信息交互过程。  相似文献   

6.
美国阿拉斯加铁路公司(ARRC)正在实施一项计划,开展基于通信的安全精确列车控制系统(PTC),也称防碰撞系统(CAS)的设计、开发与实施。该系统可大大提高采用调度集中(CTC)和无信号控制直接调度(DTC)的阿拉斯加铁路线路上的旅客运输及货物运输的安全,同时提高运输效率。计划中提出的提高运输安全的措施包括:*制定安全强制标准;*为防止列车碰撞,强制实施故障-安全权限;*为防止因超速造成的列车脱轨,强制实施故障-安全限速;*保护线路工人在指定的工作范围内不受侵犯;*对通过误扳道岔列车实施保护。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列车在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点式模式下通过临时限速区段的安全和效率,首先对点式模式下传统临时限速实现方式存在的问题做分析。然后以杭州至海宁城际铁路(以下简称杭海线)CBTC系统点式模式下临时限速方案为例,提出计算机联锁档位的(共三档:25 km/h、40 km/h、60 km/h)临时限速方案,并对该临时限速方案涉及的信号系统各子系统功能分配和接口协议变化进行阐述。该方案将临时限速信息的传递、确认、执行、反馈由人控转变为机控,在实际运营生产中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仅站内覆盖无线网络条件下的临时限速处理进行研究,在站内有无线网络覆盖条件下,与列车通信,将站内列车走行路径范围的临时限速信息及区间临时限速信息发送给列车,实现列车在区间运行时,在未覆盖无线网络条件下,使用出站前接收到的临时限速信息控制列车安全运行。相比全线覆盖无线网络,或全线设置有源应答器,临时限速研究方式造价更低,适用性更强。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采用无线传输方式在既有线车地之间传输临时限速和列车进路信息的通信系统。既有线临时限速及进路信息无线传输系统由地面车站控制中心(SCC)和车载控制机(OBE)构成,可进行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列车定位、数据更新与执行、管理与监督,能够解决地面对多目标车载移动体之间的实时数据更新问题,确保,届时限速的可靠执行;同时能够为司机和车载设备提供进路信息。  相似文献   

10.
列车制动力的等效换算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根据等效换算处理原则的两次应用,两种计算列车制动力的相关方法得以建立。基于对换算法(一次等效换算)和等效法(二次等效换算)的分析,计算,比较和讨论,作者说明等效法具有广义的通用性,可用于多种材质闸丽列车计算列车制动力,编制机车车辆每台(辆)等效换算闸瓦力表,制定列车制动限速表,填写列车制动性能证明书等,并可为列车速度监控制动模式及制动系统设计提供参考,作者还证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制动初速对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影响不大,而且偏于安全,此外,作者还建议对《牵规》进行调整和补充,发布《牵规》补充件,以便与《技规》统一。  相似文献   

11.
铁道列车制动限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明并确立铁道列车紧急制动限速与常用制动限速的涵义、影响因素、核定依据以及不同的确定方式。通过铁道列车紧急制动距离限值与紧急制动限速的数学关系,可以求解不同条件下的列车紧急制动限速值。建立铁道列车紧急制动限速的简化经验公式,并给出各种既有列车特定的相关经验系数。基于常用制动时列车总减速力等于零的极限约束条件,计算并绘制普通货物列车的常用制动限速图。利用图解方法得到我国普通货物列车总制动限速图以及其中的紧急制动限速与常用制动限速的分界转换线。利用相关的简化经验公式及制动限速图可以方便、准确地求出列车具体制动限速值或制订列车制动限速表。  相似文献   

12.
为保证地道桥顶进过程中上方便梁轨道的列车安全运行,必须对列车通过时既有轨道动态特性进行全面检测。试验的三个阶段为限速阶段、制动阶段、监测阶段,试验内容包括轨道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轨距弹性挤开量等。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地道桥顶进法对既有轨道动态特性的影响,同时全过程监控行车安全,为以后地道桥顶进施工时提高列车限速提供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3.
由于LKJ基础数据不能完全反映电务地面设备的情况,造成LKJ不能完全按工务提出的基础数据精确控制列车到发线限速。通过对现有LKJ在到发线控制上的控制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LKJ基础数据中编制车站到发线限速来保证列车运行安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证列车在各种坡道上运行时,遇到紧急情况都能在规定的制动距离内安全停车,列车的最高允许速度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个最高允许速度就是列车紧急制动限速即列车制动限速。规定较高的列车主管压力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较高的闸瓦压力,  相似文献   

15.
既有线CTCS-2级提速区段中,车站列控中心设置在信号机械室,与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CTC(TDCS)系统接口,根据调度命令、进路状态、线路参数产生进路及临时限速等相关控车信息,通过有源应答器传送给列车,确保列车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兰新高铁通过甘肃境内的安西风区和新疆境内的烟墩风区、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区、达坂城风区等五大风区,区内风力强劲,大风天数多,严重危及行车安全,影响运输效率。防风标准的研究是防风工程设计的前提,是确定防风工程设计原则、范围的重要依据。为保证列车安全、快速、正常运营,最大限度地减少列车的停轮与限速,需研究兰新高铁防风标准,以采取合理的防风措施。研究结论:防风标准包括风区设置防风工程后允许的限速天数及合理的列车运行速度限值,综合分析大风区不同风速的频率及不同类型的防风结构在大风条件下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能力,研究提出:(1)运营预期目标为大风条件下列车原则上尽量少停轮,列车限速天数控制在全年的10%左右;(2)防风结构能力为:大风条件下设挡风墙(屏)地段列车速度限值提高10 m/s,设封闭(半封闭)挡风结构地段列车速度限值提高20 m/s;(3)本研究成果可为戈壁大风区或类似环境地区的铁路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列车精准定位对列车运营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某些国外地铁项目中,受限于技术体系的成熟度和设计成本,常规的GPS定位和CBTC定位技术无法满足项目对列车定位的需要,文章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补偿的轨道交通列车自定位方法。该方法能够在不增加新设备(如GPS、CBTC等)的情况下,仅依赖于车载既有设备实现列车位置的精确定位。所提出的方法系统组成简单、成本低、精度高、可靠性高(不受环境影响),具备推广意义。具体思路为:首先利用神经网络建立列车瞬时速度的补偿模型,通过补偿模型提升列车瞬时速度的精度;然后根据补偿后的列车实时运行速度与列车运行时间作积分累积得到列车实时的运行距离,再根据列车的固定运营线路图,计算得到列车距下一站的距离,实现定位。试验证明,补偿后的定位精度小于0.2 m,较补偿前提高了3~4倍。  相似文献   

18.
为确保列车安全通过既有线临时限速区段,综合应用射频识别、信息处理与控制、无线数据通信、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研发铁路既有线临时限速预警控制系统.在既有线临时限速区段前设置带有临时限速信息的射频标签,在机车上安装射频标签车底识别器和临时限速信息预警控制装置等车载设备.当列车接近临时限速区段时,车载设备自动读取和显示射频标签内的临时限速信息,并向列车司机发出临时限速的语音提示;当列车超速时,车载设备自动输出制动控制信号.为临时限速区段设置的限速信息可利用手持机读取和编辑,并通过其内置的无线通信模块传送到临时限速信息管理服务器,在基于GIS的地图上实时显示临时限速区段的设置情况.经实车试验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列车接近和通过既有线临时限速区段时地一车之问临时限速信息的实时自动传递和列车限速预警控制,满足设计和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受美国交通部(DOC)联邦铁路管理局(FRA)委托,美国交通部研究与创新技术管理局(RITA)John A.Volpe国家交通系统研究中心,对精确列车控制(PTC)和智能交通系统(ITS)技术集成进行研究。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在公路一铁路道口(HRI)安装成本适当、标准的系统装置,改善安全状况,取得快速安全防范效果。此项研究的直接目的是通过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20.
基于在实际线路中露天的长大坡道和小曲线会同时存在的事实,以实际项目为依托,引入了通过微制动、限速控制使列车安全通过长大坡道与小曲线重叠的复杂露天线路的方法。通过对微制动减速度值、限速值及黏着系数的分析计算,结合实车的试验验证,确定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