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UG的客车底盘三维参数化总布置设计系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介绍了在建立零部件图形库,底盘参数数据库,底盘设计标准库的基础上,通过UG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建立的集成于UG环境下的客车底盘参数化三维总布置设计系统,该系统的研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客车底盘的虚拟设计与虚拟开发,详细阐述了系统开发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内燃机进排气系统,把仿真计算、计算机建模、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和试验测试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实现CAE/CAD/CAM/RP集成化,建立了内燃机进排气系统集成快速开发环境,并用于JL368Q汽油机进排气系统的改进设计中,设计出新型电控谐振进气系统。  相似文献   

3.
Audi公司开发的新一代V6涡轮增压直喷式(TDI)柴油机系列使柴油动力装置获得进一步发展,其开发目标是在满足欧6排放法规要求的同时降低燃油耗,并进一步提高功率和扭矩。其中,集成模块化近发动机布置的排气后处理装置对达到上述目标起到关键作用,全新设计的链传动机构能为此提供自由的安装空间,因而能在低CO2排放水平下获得最佳的排气后处理效果。详细介绍新型V6-TDI柴油机的热力学、应用和排气后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主动消声技术被用于多种柴油车和汽油车的进、排气系统。在前期的开发过程中,对主动元器件(执行器、电子硬件和软件)进行了严格改进,并对其耐久性进行了专业验证,即使在非常恶劣的条件下,系统的性能亦有所改善。根据不同用户的目标要求,与常规排气系统相比,获得了相应的效益。例如,可以用主动单排气系统替代高效4缸汽油机被动常规双排气系统,它既不会对声学目标产生负面影响,也不会影响大幅节省设计空间和减轻质量目标的实现。特别是可利用空间优势实现创新的排气系统布置。为了支持未来发动机的缩缸强化,提出了一种超紧凑的排气布置。通过将排气系统的所有零件集中到发动机附近,例如将其集成在发动机机舱内,以进一步腾出车底空间,为安装其他设备(例如油-电混合动力车的电池)或优化车底流动性提供条件。因此,采用主动排气技术可以实现车辆设计的总体优化,并有可能最终支持二氧化碳排放更低且采用缩缸强化和混合动力发动机的未来汽车。  相似文献   

5.
柴油机排气微粒后处理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自行开发研制的以过滤体微波再生技术为基础的柴油机排气微粒后处理系统的总体组成、工作原理、设计原理及设计思想。详细分析了微粒过滤器的结构设计及微波再生系统的特点。试验结果表明,微粒后处理系统对柴油机排气微粒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净化率在50%~75%。  相似文献   

6.
井维峰  章帆 《汽车技术》2007,(10):53-56
研究了轿车万向节星型套集成智能设计系统的开发过程。利用专家系统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智能技术建立了GC/GD—ANN—ES集成智能设计系统模型。采用CSG树方法进行星型套锻件几何造型;利用规则与框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子知识库,并通过黑板推理与正向推理相结合的推理机制建立了ES子系统;应用模糊神经网络技术进行了回弹量预测。通过实际生产验证了集成智能设计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发动机工作过程和排气消声器耦合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考虑了发动机排气系统中气体的非定常流动,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排气消声器和发动机的耦合仿真模型,利用这种方法进行了某轿车的排气消声器设计,在设计时模拟了汽车加速噪声测量过程中的发动机工作过程和消声器的消声特性,以使设计工况更加符合实际的测试工况。  相似文献   

8.
道路集成CAD系统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身高 《公路》1996,(8):55-59
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对系统软件提出了新的要求。“八五”期间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继完成国家“七五”科研项目公路路线CAD之后又开发了道路集成CAD系统。该系统从实用出发,以集成化思想和方法实现了路线测量设计的多专业CAD功能。探索设计了道路CAD专用数据库。独自开发出图形、通用制表、集成操作环境等支撑软件。新一代CAD软件即集成CAD刚刚开始应用就已经取得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9.
基于GPRS无线传输、单片机、网络传输、数据库和软件设计等技术,对柴油车排气后处理系统远程监控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了集成的监控管理平台。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该平台的监控终端可实时完整地监测柴油车排气后处理系统的运行过程参数、故障信息和车辆的有关信息,实现了排气后处理系统的远程监控、车辆的远程调度和故障的远程诊断。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客车排气系统作用,分析了热量分布在客车排气系统设计中的计算方法和按照程序,提出如何正确地布置排气系统措施。提出了排气系统悬置点设计的要素,消声器在排气系统中合适位置的选择以及其他排气系统设计中应当注意的特殊情况。为行业人士客车排气系统布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汽车排气消声器是最主要、最有效、最简单的降低排气噪声的方法。目前,我国对汽车消声器的结构设计仅停留在经验设计或借鉴成熟设计的水平上,满足不了愈来愈严格的汽车排放法规对排气消声器的要求。本文就排气消声器结构设计、噪声的计算方法及其最新的设计发展方向等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排气消声器优化设计的原则,探讨了声学在排气消声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发动机连杆CAD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基于特征的参数化设计及造型方法,完成了发动机连杆的参数化建模。利用Pro/E软件,通过Visual C^ 语言编程,开发了发动机连杆CAD系统,实现了发动机连杆的自动化设计和快速有限元分析。该系统将不同功能的模块有机结合,设计和分析采用同一数据库,实现了CAD/CAM的集成和并行。  相似文献   

13.
郑郧 《湖北汽车》1995,(2):18-25
本文两次利用正交设计方法对汽车的排气消声器进行最佳设计,弄清了不同参数对消声器性能的影响程度和变化规律。通过正交设计,使新消声器的各项指标得到了提高。为消声器的改进设计提供了试验的研究方法。同时,为使用正交试验方法于一些影响因素多、设计或试验周期长的其他产品的开发上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摩托车排气噪声探源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摩托车的5种噪声源,指出了排气噪声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介绍了为降低排气噪声而改善发动机排气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摩托车使用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设计开发了可实现火花点火和可控自燃的光学发动机系统。在1台金属发动机上设计了带有光学窗口的加长活塞、加长缸套,实现了缸内光信号的可视化;设计了缸盖和缸体之间的带有激光出入射窗口的环垫,实现了可用激光激发缸内工质的光学通路。基于Intel 80c196KC单片机设计了光学发动机电控系统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配合安装在进排气门上的无凸轮全可变配气机构,可以灵活地控制进排气门定时,从而可在光学发动机内实现不同废气再循环策略下的可控自燃。试验表明,光学发动机系统运转良好,为在光学发动机上进行的光学测量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排气系统正向开发能力的建立,必须依靠热端和冷端整体能力的共同提高,必须依靠结构设计能力、CAE分析能力、性能测试能力、试验验证能力和工艺的不断优化的基础上。排气系统概述排气系统设计方法分析汽油车排气系统根据产品功能、温度和结构特点分为热端和冷端。热端产品主要包括排气歧管、增压器、净化器、波纹管、连接管件、热端支架、热端法兰以及隔热罩等。冷端产品主要包括冷端法兰、连接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轿车万向节星型套集成智能设计系统的开发过程。利用专家系统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智能技术建立了GC/GD-ANN-ES集成智能设计系统模型。采用CSG树方法进行星型套锻件几何造型;利用规则与框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子知识库,并通过黑板推理与正向推理相结合的推理机制建立了ES子系统;应用模糊神经网络技术进行了回弹量预测。通过实际生产验证了集成智能设计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四、排气后处理 在汽车整车技术中,早就有了“被动”和“主动”的概念,例如被动安全性和主动安全性等。这个概念现在被延伸到了排气后处理系统。 (1)被动排气后处理系统 所谓被动排气后处理,是指利用某种系统对已经在发动机中发生的排气进行净化处理。氧化催化转化器就是一种被动排气后处理系统。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柴油机开发者早在1988年就开发并且采用了柴油机用的氧化催化转化器。今天,德国  相似文献   

19.
汽车燃油消耗量快速测量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开式排气稀释取样系统,建立了碳平衡法汽油车油耗测量模型及测量系统,设计了用于稀释排气流量测量的锥形流量计和用于稀释排气成分浓度测量的气体分析装置.可采用变频器调节电动机的转速来实现排气流量稀释系数的自动调节,并开发了自动测试软件.与油耗仪实测结果对比表明,该系统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可实现在线车辆燃油消耗量的快速不解体测量.  相似文献   

20.
文章将吊耳隔振性能优化应用于整车NVH性能提升工作。结合排气系统吊耳设计的理论基础,针对某车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整车NVH内噪问题,通过对排气系统吊耳刚度参数的调校优化其隔振性能,实现了整车NVH内噪性能的提升。通过对排气系统吊耳隔振性能优化的方法,可有效地解决关联性的整车NVH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