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为对高速公路隧道群安全风险进行研究,文章利用某山区隧道群在2018—2020年的交通事故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安全风险因素识别,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风险识别是后期风险分析以及风险应对的重要基础,风险识别主要包括准备阶段和专家调查阶段,主要包括天气条件、道路表面条件、光线条件、碰撞类型、事故原因、司机性别、司机年龄、碰撞前车辆状态八个方面共27个风险因素;(2)通过层次分析法对识别的风险因素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每个风险因素的综合权重,综合权重超过3%的重点风险因素有11项;(3)通过对风险因素进行了关联规则挖掘,发现天气条件和未按交通规定驾驶是导致隧道群发生交通事故的最重要的因素;(4)汽车在发生碰撞前为直行状态时产生车辆追尾事故是隧道群交通事故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2.
针对杭锦旗气田高液气比气井井间串接集气距离长、管道压损大的问题,文中用权重法估算了影响管道气液混输距离的因素,表明管道直径是影响集气距离的最重要因素,权重比约56.1%。根据杭锦旗气田气井生产参数,对不同采气管道规格串接模式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适用于不同集气量和串接井数的采气管道规格系列,提出了直线式与辐射式相结合的井间串接模式,为杭锦旗气田地面集输站场和管网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国内管道建设处在一个新的高潮时期,受各种因素制约,近距离并行敷设管道越来越多,给管道的建设和运行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通过分析并行管道设计、建设和运行阶段所面临的风险因素以及现有研究状况,并着重对管道运行阶段事故交互影响的失效概率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对于并行管道的安全问题,不仅要考虑失效后果的严重程度,也应考虑管道发生事故后产生交互影响的概率问题,有效降低管道失效概率是解决并行管道安全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详细分析影响埋地钢质管道腐蚀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模糊评判理论的埋地钢质管道腐蚀防护状况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合理选取影响管道腐蚀的典型因素,依据一定的分级评价标准,建立评价集。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理论确定影响因素的权重大小,通过隶属函数法建立单因素评价矩阵,实现对各影响因素的模糊化处理。在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权重的基础上,选取适当的模糊算子,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管道的腐蚀防护状况进行评价。实践表明:评判结果与直接开挖检测结果一致,建立的模糊综合评价系统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冻害风险是寒区隧道工程建设中的常见灾害,其影响因素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文章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结合基于Likert量表的问卷调查建立了冻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NP综合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度,计算出二级指标的整体权重,找出主要风险源;再运用模糊评价法分析处理专家评价意见,结合整体权重计算出冻害风险综合评价分值。昆仑山隧道实例证明,该体系具有针对性、客观性和可行性,可有效识别冻害风险影响因素;利用ANP与模糊综合评价可辨识出主要风险源并给出量化风险指标,可为实现有效的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借鉴风险评估理论,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公路隧道运营期风险分析的定量风险分析模型,对隧道事故场景、发生概率、后果等进行评估。同时建立了事故疏散模型和FED人员逃生条件模型,为公路隧道运营期风险分析提供了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煤层气和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的大量开发,对管道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中阐述了管道完整性的理念和管理流程,对导致天然气管道失效的危险因素和爆炸事故后果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天然气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管道风险评价技术、基于风险的检测技术、管道完整性评价、维修与维护。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天然气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油气管道的风险评估主观性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训练算法,应用BP神经网络算法对输油管道进行风险分析评估,得出其风险分析评估模型。仿真实验结果与半定量风险评价结果对比,误差率为0.009 6,证明该方法可用于油气管道的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9.
对其他国家地区管道运输发展中管道所发生的事故进行研究,尝试对一些事故报告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它们的特性.借鉴其他管道系统的事故原因,列出了管道类型初步分类应考虑的条件和面临的主要风险.认为对管道类别应该有区别地划分.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准确掌握海底管道在运行阶段面临的各种单项高风险因素,通过采用相应模型计算和OLGA模拟等方法,以某管道为例,得到了对管道安全影响较大的单项高风险因素为海底管道埋深、海床变化、析蜡可能性、水合物堵塞可能性、结垢、沥青质沉积、抛锚与拖网干扰等、腐蚀、悬跨影响等。文中给出了相应的风险减缓措施,为解决生产实践中海底管道存在的安全隐患提供了依据,预防海底管道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管道泄漏检测方法综述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国内外的各种管道泄漏检测方法大致可以分为硬件法和软件法 2大类 ,它们各自又包含了 4种类型的方法。首先对这些方法作了简要的原理介绍 ,然后作比较分析 ,讨论了各种方法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期待管道检漏检测在精度、灵敏度等理论上得到深入研究 ,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天然气管网的初始流量分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对天然气管网进行离线数值模拟计算时,需要给各管段分配初始流量,作为迭代计算的初始值。根据管道的流动状态多在阻力平方区的特点,建立初始流量分配的数学模型,用C 语言编制出计算程序。对实例进行计算和分析,表明用最小平方和法求解各管段初始流量时,不需手工预分初始流量,也不需预先确定各管段流体流动方向,求解所得初始值接近真实值,使数值计算的收敛速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基于潜在危害识别的埋地管道完整性检测技术,及其在一条复杂环境原油管道上的应用。通过对管道已有资料的收集分析综合,确定出目标管道存在的主要潜在危害类型,有针对性地对管道潜在危害因素开展完整性检测,并在检测基础上做相关分析评价,对检测到的管道安全隐患实施维护改造,提高了管道的安全性,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含缺陷压力管系断裂失效风险分析系统,主要针对含缺陷压力管系断裂失效分析模式,结合实际操作工况,考虑多种载荷因素及材料性能参数,计算管系断裂失效风险。对无检测数据情况下工艺管线的失效概率进行了计算,对于同类问题的解决在方法上做了有益的尝试。以同期施工的同类材质、相同焊接条件的一批管线的缺陷检测数据作为依据,通过合理选取概率模型,计算得出管线的安全概率。概率安全评定结果表明:这些缺陷引起管道系统的失效风险概率比较低,缺陷的存在不足以威胁安全生产,整个管线仍处于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埋地管道安全运行的综合评价问题,并以研制的快速检测仪和综合检测仪的检测数据为基础,建立了防腐层与管体的综合评价系统,编制了腐蚀与防护数据库和评价系统软件。在研究埋地管道的腐蚀剩余寿命时,提出了非开挖腐蚀预测方法。合理的评价方法可以定量地确定管道缺损严重程度与管道操作状况的关系,为管道的运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并有可能在不降低管道安全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允许超过制造范围质量标准所要求的较大的缺损存在。  相似文献   

16.
海底管道风险评价技术是一门新型的管理技术。文中在简要介绍管道风险评价技术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海底管道风险评价中存在的客观困难及现行风险评价方法局限性的分析,阐述了进行海底管道模糊综合评价的必要性。文中探讨了风险模糊综合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例验证了海底管道风险模糊综合评价的实用性。将模糊数学理论引入到海底管道的风险评价,为海底管道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用工业压力管道在运行期间存在内腐蚀和外腐蚀等腐蚀缺陷,威胁管道结构的完整性。根据TSG D0001-2009《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的要求,应对压力管道进行定期检验,从而发现管道上存在的腐蚀缺陷,减小事故的损失。在对各个无损检测新方法基本原理介绍的基础上,给出了无损检测新方法的关键点解析,最后总结了定期检验中的检验方法,为在用工业压力管道的定期检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输油管道有静压头相等设计和总压头相等设计两种设计理念。通过图形对比,直观展现了总压头相等设计相对于静压头相等设计的优势,通过假定地形参数和设计参数,运用管道设计计算公式和计算流程,计算静压头相等和总压头相等这两种管道设计理念的管线投资和抗风险能力,结果表明总压头相等设计理念在钢材使用与固定资产投资上具有优势,表明了这种设计的管道运行安全系数高、运行操作简单、可操作范围大、抗风险能力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