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天鹏 《舰船防化》2004,(C00):11-14
作者对技术创新理论作了简介,指出技术创新是贯穿于从产品设计到实现市场价值这一全过程中的,技术创新不单是一个技术范畴的概念,而且属于经济范畴。作者结合本所实际,叙述了开展技术创新工作的一些想法,包括组织结构创新的设想,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决策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创建技术创新信息系统,制定技术创新战略等。  相似文献   

2.
赵治军 《舰船防化》2004,(C00):15-19
本文简要论述了技术创新的概念、特征,技术创新的过程、方式和途径。我所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必要性,实行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和措施。保障技术创新体系有效运行的制度安排:激励机制的设计即薪酬激励和产权激励。技术创新的文化环境建设,价值观念的统一,探索精神和宽容精神对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由《科技日报》社、全国科技振兴城市经济研究会、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广东省人民政府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科技进步与对策》杂志社、广东造船工程学会、广州文冲船厂承办,华南理工大学、顺德市北语镇协办的“技术创新实践与理论研讨会”将于1997年1月在广州举行。这次会议的宗旨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健全企业和区域技术创新的体制和机制。议题拟分企业技术创新、区域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理论研究,以及技术创新管理…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权制度与技术创新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本文从知识产权工作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知识产权对技术创新从制度上给予协调和保护,企业应成为技术创新的源头、必须注意利用知识产权谋求市场竞争优势等方面进行讨论,并对我公司今后更好地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所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出发,论述了船舶企业的技术进步及其在企业发展中所起的促进作用。技术创新是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需要,完善技术创新体系、谋划营销创新策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握企业创新环境、巩固消化创新成果均有利于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增添后劲,并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企业技术中心通过市场调研、市场预测、技术经济论证、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等有效手段,为港口发展和运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初步建立了以技术中心为核心的天津港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施平 《武汉造船》1999,(4):27-29
论述企业技术创新的意义,分析其内涵,介绍企业技术创新的体系,模式,总结企业技术创新的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技术创新概念的阐释.分析了技术创新战略在航运企业中的实施,指出技术创新战略将是我国航运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1 前言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国有企业如何在市场全球化的形势下迎接挑战、把握机遇,关键就在于能否有效地开展技术创新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国有企业要搞好技术创新,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重要的是机制和能力建设。 2 创新制度和机制建设是关键   技术创新是指将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引入市场的商业化活动。它强调的是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换句话说技术创新必须面向市场,围绕着市场目标进行,这也正是技术创新不同于科学研究之所在。   要进入市场就必须参与竞争。实践证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很难实现以资源的最佳配置来参与市场竞争,它缺乏参与竞争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徐学光 《船艇》2003,(7):28-33
本文提出了:由船舶工业科技谱和船舶工业产品谱构成的船舶工业科学技术体系;反映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造船技术发展规律的四维模型和造船技术创新的五阶进程;对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的造船关键技术和试验技术。本文论述了:我国造船技术的现状,技术创新的前景,CSSC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九五”期间,我公司正式启动技术创新工程,经过五年的努力,在国内同行业中率先进行并成功实现了由普通散货船向高速集装箱船、自卸船、液化气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产品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公司整体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也由此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本文是我公司五年来技术创新工作的总结。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运》2021,(1):F0003-F0003
为更好地促进单位高质量发展,2月19日下午,长江航道测量中心召开了2020年度质量分析会,朱剑华主任、袁鹏副主任、杨保岑副主任、测绘、信息化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质量技术处处长孙再刚主持。分析会上,网络运行中心、数据管理中心、电子航道图中心、测绘技术创新应用工作组、基础测绘处、水文测验处和特种测绘处依次汇报了各部门2020年度的质量技术管理工作,深入剖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明确了下一步质量技术管理工作思路。质量技术处对测绘和信息化质量技术管理工作进行了总结,通报了年度质量目标完成情况,产品质量状况、质量体系运行情况,部署了2021年质量技术管理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3.
该文简要介绍了技术创新的技术、经济一体化“概念、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国家创新体系和技术趋同。从追踪造船技术创新的轨迹中,提出了当前造船技术创新的目标是实现造船全过程的“空间分道、时间有序”;未来造船技术创新的目标是在全面模块化的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无缝整合、异地同行”。此文亦可为大型机械、电气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研讨,提供参阅借鉴。  相似文献   

14.
肖智润 《中国水运》2007,7(12):149-150
引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因有技术推动、需求拉动或两者的综合作用.论文从技术创新动力分析着手,建立技术创新动力模型,在此基础上导出技术创新动因--过程模型.最后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征作了分析,这有助于中小企业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5.
《船用导航雷达》2005,(4):16-18
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1.技术创新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必由之路。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知识和技术,采用新工艺、新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来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的产品,开展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是企业对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生产组织进行更新组合,以建立效率更高的新生产体系,以获得更多利润的过程。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资金没有他们企业雄厚,技术力量没有他们强,产品技术水平也没有他们先进。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关税将进一步下调,届时,国外大企业将大举进人中国,如果我国企业仍然还处在产品结构老化、成本高、效益差、新产品开发和升级换代缓慢这种状态,不积极主动地进行技术创新,依我们目前的实力,在国外企业的角逐中很难逃脱失败的厄运。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企业改革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面对国际国内新的形势,结合船舶行业船舶和工厂现状,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出发,进一步提高对技术创新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开创技术创新工作新局面和企业发展新境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对一个困难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尽快走出困境,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欧新黔 《船艇》2006,(5):6-10
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突出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的新产品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 为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十一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将积极推进实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工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建立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的中小企业创新支持体系,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推动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联舍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是以土地、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增长为主,这种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增长方式导致了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对环境的破坏,要素的边际收益也处于下降的态势。引进、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已经成为发展我国工业的快捷途径,但由此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效果,比如,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我国工业的加工能力虽然很大,但却处于价值链的低端,附加值不高。这些问题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为了使我国的经济能够可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将经济增长方式转向更多地依靠技术创新,特别是自主技术创新。自主技术创新就是以我为主,能够独立地控制和把握创新的目标、方式与进程,这主要表现在研究与试验发展(R&D)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技术创新是一个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中远船务自开展“修造并举”产品战略转型以来,紧紧围绕技术创新这一核心,不断加大人才引进、体系构建、科研投入等工作力度,迅速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能源等方面获得了国家、部级等多个层面的创新奖励。目前,公司已有13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3项实用新型专利被正式授权。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技术创新是内河航运业在综合运输系统中占有一定地位和不断提高行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重新认识和规划、研究新千年内河航运业技术创新的某些课题是摆在行业领导和科技人员面前的、不可能回避的目标和任务。作者仅以管孔之见,抛砖引玉提出几点与内河运输和船型等有关的技术创新课题。供参考。内河航运业万古常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