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泵送混凝土的施工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公路和城市基本建设中.如何更好地认识和掌握这种较新的施工方法,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混凝土施工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问题.从一个施工者的角度论述了有关混凝土泵送施工的原理、要求、泵送设备、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等,并结合施工实践,总结了一些泵送混凝土施工中重要且实用的工艺和方法,对混凝土的泵送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对混凝土泵送超远距离的施工技术及经济分析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工程实例,对混凝土原材料选用、配合比设计、泵送混凝土施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浅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泵送混凝土施工这一技术,从泵送混凝土的相关知识、泵送混凝土施工的基本步骤、泵送混凝土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等3方面对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针对泵送混凝土浇筑方量大、输送距离长、施工技术要求高等特点,以思南乌江三桥主梁C55泵送混凝土施工为例,分析和阐述采用"双掺"法配制大流动泵送混凝土时,在原材料选择、混凝土配制和施工控制等方面的要求和关键技术,以提高泵送混凝土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陈智 《隧道建设》2007,27(A01):27-29,46
客专隧道衬砌混凝土是按照耐久性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的,其材料品质、混凝土工作性能和运灌工艺等都有其特殊的地方,由于施工组织、混凝土工作性能、混凝土施工机械配备能力、施工人员操作水平等,也会造成泵送堵管。结合合武铁路三标泵送混凝土施工情况,总结导致堵管的几个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桥梁建设规模的逐渐扩大,而高墩施工作为桥梁建设施工的难点,其混凝土施工技术成为施工重点问题。现结合耳海河特大桥高墩混凝土施工案例,阐述了高墩施工混凝土泵送技术。  相似文献   

7.
泵送混凝土在高速公路结构物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合肥-铜陵高速公路03标结构物应用泵送混凝土的施工实践,从原材料选择、施工配合比、供应要求、泵送与浇筑技术等几个方面,对泵送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作了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杨友生 《隧道建设》2006,26(1):88-90
通过对隧道二次衬砌机械配套施工模式的技术经济分析,阐述了短隧道二次衬砌采用混凝土长距离泵送技术的可行性。为充分发挥混凝土输送泵的效率提供了参考,也为隧道施工项目的安全质量和成本控制提出了较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合江长江一桥为主跨530 m的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桁架拱桥,共有2个拱肋8根拱肋主弦钢管,每根拱肋钢管分两边(半跨)同时灌注,拱肋管内混凝土为C60高性能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每次单边灌注方量300多m3,采用真空辅助泵送法分3级接力一次性完成灌注施工,施工质量好、速度快,可在同类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夏福奎 《隧道建设》2007,27(A01):33-35
对隧道泵送混凝土的特点、施工裂缝的种类、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从原材料、配合比、掺合料、外加剂、施工工艺等方面采取的防治措施,并应用到石太客运专线太行山隧道泵送混凝土衬砌的施工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对建筑施工中泵送与非泵送混凝土法进行对比后,提出了采用射流技术改进泵送混凝土工艺的新方法,并简要叙述了这种方法的施工程序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泵送混凝土作为良好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质的优良材料,不仅可改善混凝土施工性能,而且能够有效减少收缩、防止裂缝、提高抗渗性、改善耐久性。但实际工程施工现状表明,泵送混凝土强度衰减、凝结异常现象非常普遍,特别是裂缝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结构的抗渗性和耐久性。文章结合工程实践,重点分析了泵送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提出防止泵送混凝土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工程施工经验,论述排水泵站主要施工措施,介绍泵站施工工艺,并就常见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提出防治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4.
褚鑑堂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4):143-145,I001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电力管网开始选用较大直径盾构隧道进行施工,通过在隧道内部设置隔仓及地坪,一方面满足现有管线排布和检修需求,另一方面也可预留远期线位。但与常规结构施工不同,区间内结构施工涉及长距离混凝土输运,且由于后期高压电缆接头施工需要,对于混凝土外观质量要求高,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就长距离水平泵送混凝土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阐述,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保证泵房工程施工质量,专业的施工方案及技术水平是关键。通过对一般泵房施工方案的总结分析,将其施工分为基础结构、主体、砌筑粉刷三个阶段,并分别分析了各个阶段的施工技术重难点,提出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中相应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总结相关设计参数的控制指标,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单线铁路隧道由于断面小、通道狭窄而造成的施工机械与混凝土输送泵互通不顺畅的问题,设计一种窄体双缸S阀混凝土输送泵,该混凝土输送泵泵送机构采用液压油缸带动混凝土输送缸的结构模式和双缸往复式工作原理,双缸并列设置,在不减小输送量的前提下降低整机宽度(整机宽度为1.49 m)。采用Ansys软件对混凝土输送泵的关键部件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并计算S阀体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 在静载荷作用下,活塞杆、主油缸和混凝土输送缸的最大等效应力均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满足结构强度要求; S阀体在动荷载作用下的最大等效应力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且疲劳寿命在疲劳敏感曲线的50%~90%内,满足结构强度和疲劳寿命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南淝河中游重点排口初雨污染控制工程建于合肥市南淝河两岸,北起滨河路与和平路交口,南至滨水公园。在滨水公园处(巢湖南路与铜陵路交叉口)建设一座埋深22.5 m的大型雨水泵站,采用灌注桩结合五道钢支撑支护体系开挖施工,该泵站结构无中层板,原拆撑方案采用“闷拆法”施工,即泵站结构全部完成后再拆除,施工过程中侧墙钢筋需穿越钢支撑构件,施工情况复杂,会对结构防水及混凝土浇筑质量产生隐患。经研究讨论及理论计算后,拆撑方案优化为利用现有腰梁及结构中隔墙进行换撑,该方法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且保证了主体结构施工质量,可给其他类似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混凝土泵送换向时负载突变和活塞撞缸引起主油泵出口液压冲击的问题,提出了混凝土泵送换向过程的变排量控制方法。在周期性突变负载工况下,基于混凝土泵的开环特性,综合考虑泵送油缸结构参数和主油泵排量控制时间参数,在满足活塞不撞缸的物理约束下以泵送时间最短为评价标准,建立混凝土泵送换向过程的优化模型。以某型号的混凝土泵为例,对泵送油缸变排量控制信号点的位置参数和主油泵变排量控制的4个时间段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分别以水和混凝土为泵送对象进行了仿真和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变排量控制方法后,主油泵出口液压冲击大约减小了67%,且没有发生活塞撞缸现象;该方法为解决周期性突变负载下混凝土泵送开环控制系统的设计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工程化途径。  相似文献   

19.
甘晓莉  张鹏程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8):184-185,208,13
随着社会进步,城市土地资源日益宝贵,建筑审美和环境品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城市排水泵站作为市政基础设施,建筑设计依据泵站选址情况和景观要求,提高土地利用和美化景观效果是泵站建设的新趋势,建筑多样性设计方法包括泵站建筑造型美化、与其它建筑物合建和场地合用泵站、埋地式泵站等。其中埋地式泵站较好地达到了土地综合利用和营造城市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