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作者检测了34例老年人T淋巴亚群、T淋巴细胞功能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诱生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结果显示老年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总数(CD_3)与T抑制细胞数(CD_8)明显低于中年组和青年组;而T辅助细胞数(CD_4)则无明显差异。抑制T淋巴细胞(T_s)活性明显降低;T辅助细胞(T_H)无明显变化。外周血淋巴细胞诱生白细胞介素-2的活性明显低于中年组和青年组。这可能是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调节紊乱的物质基础。提示可用白细胞介素-2恢复老年人的正常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明确急性肾小球肾炎(AGN)的发病机理,我们检测了AGN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及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表达能力。结果表明AGN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IL-2活性低于对照组(P<0.05);经PHA刺激激活后的淋巴细胞IL-2R表达能力低于对照组(P<0.005);而未经PHA刺激的淋巴细胞IL-2R表达能力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该病的发生是由于患儿T淋巴细胞功能不足,免疫应答能力下降:T—B淋巴细胞功能失调,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紊乱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采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及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染色法分别检测了各组大白鼠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和T淋巴细胞计数,用聚乙二醇(PEG)沉淀法检测了各组的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同时测定了各组的肝硒含量,结果表明,病区粮组的淋转率明显低于非病区粮组(P<0.02);病区粮加硒组和病区组相比有所提高:但不明显(P>0.2);病区粮组和加硒粮组的T淋巴细胞计数均低于非病区粮组(P<0.005)。病区粮组CIC及肝硒含量均低于其他两组(P<0.02),提示:病区粮因素可导致大白鼠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病区粮加硒并不能完全纠正病区粮中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中药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用OKT单克隆抗体检测了112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60例,西药对照组52例。发现中药治疗组治愈率86.6%,总有效率98.33%;西药对照组治愈率71.15%,总有效率90.3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周血T细胞亚群:治疗前,两组患者辅助性T细胞(TH)的比例明显低于抑制性T细胞(TS)(P<0.01);中药治疗组辅助性T细胞(TH)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而西药对照组治疗后辅助性T细胞(TH)较治疗前虽有提高,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1)。说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服中药后,机体内辅助性T细胞比值增加,细胞免疫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5.
本文观察52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l)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淋巴细胞转化率(LTT)及活性E花环(Ea·RFc)的变化,发现其CD_3、CD_4显著降低(P<0.01,P<0.05),CD_8明显升高(P<0.01),CD_4/CD_8比值明显下降(P<0.01),淋巴细胞转化率(LTT)及活性E花环(Ea·RFc)亦均明显降低,说明了RRI患儿淋巴细胞功能明显减退、T淋巴细胞的活性下降,存在有免疫调控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及B细胞在肺炎支原体 (MP)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标记法 ,对 30例MP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CD19+ 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亚群CD4 + CD4 5RA+ 、Th2亚群CD4 + CD4 5RO+ 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MP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外周血B淋巴细胞CD19+ 表达明显升高。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亚群CD4 +CD4 5RA+ 表达明显升高 ,Th2亚群CD4 + CD4 5RO+ 表达无显著性变化。CD4 + CD4 5RA+ /CD4 + CD4 5RO+ 明显升高。结论 MP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存在多种免疫失衡和紊乱情况 ,主要表现为Th1细胞为主的免疫反应及B淋巴细胞过度增殖 ,符合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病理基本特征 ,推测MP下呼吸道感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 /Th2亚群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FN γ、IL 4在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单克隆抗体双色免疫荧光FITC/PE双标记 ,流式细胞仪检测 3 0例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急性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及其Th1亚群CD+4CD45RA+,Th2亚群CD+4CD45RO+的表达 ,并用ELISA方法同时检测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IFN γ、IL 4水平。同期检测 1 5例年龄、性别无差异的健康婴儿为对照。结果 RSV下呼吸道感染组患儿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Th1细胞CD+4CD45RA+明显下降 (P <0 .0 5 ) ,Th2细胞CD+4CD45RO+虽有下降 ,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Th1 /Th2比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 (P <0 .0 5 )。RSV下呼吸道感染组患儿血清中IFN γ、IL 4水平均有降低 ,以IFN γ水平下降最为明显 (P <0 .0 1 ) ,IFN γ/IL 4比值降低 (P <0 .0 5 )。结论 婴幼儿RSV下呼吸道感染急性期的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Th1及其功能下降 ;Th2及其功能相对增强 ,Th1 /Th2的失衡是导致该病发生Th2样反应的重要免疫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检测了两型心肌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发现心肌炎心力衰竭组患者的T_8亚群明显低于心肌炎心律失常组及正常人,而T_4/T_8比值明显升高。同时用短寿命细胞法发现心肌炎心力衰竭组患者的抑制性T淋巴细胞功能明显降低,并与射血分数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免疫调节异常在心力衰竭型心肌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探讨潜在型克山病患者柯萨奇 B组病毒 ( Coxsackie virus B,CVB)感染情况和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 ( ELISA)对陕西省黄陵县克山病病区潜在型克山病患者 CVB1~ 6Ig M,CVB1~ 6Ig G以及红细胞免疫功能进行检测。结果  1潜在型克山病组血清 CVB1~ 6Ig 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病区健康对照组 ,但明显低于病毒性心肌炎组。2潜在型克山病组血清 CVB1~ 6Ig G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病区健康对照组 ,但与病毒性心肌炎组无明显差异。 3潜在型克山病组红细胞 C3 b R花环率明显低于非病区健康对照组 ,血清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率则明显升高 ,而血清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潜在型克山病患者有 CVB感染存在及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褪黑素与免疫调节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和CD8+T细胞的百分含量、比值。结果 褪黑素可提高外周血中CD4+和CD8+T细胞的百分含量 ,调整CD4+/CD8+比值。结论 褪黑素可通过调整免疫调节细胞TH/TS 的比例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用益肾降脂干浸膏给正常小鼠灌胃,其IgG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用氢化考的松制造的小鼠肾阳虚模型,则IgG含量明显增加(P<0.05),表明益肾降脂片能提高肾阳虚小鼠的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炎前因子在过敏性紫癜免疫病理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硝酸还原酶化学比色法分别检测过敏性紫癜 (SHP)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 6(IL 6)、白细胞介素 8(IL 8)和一氧化氮 (NO)的浓度。结果 SHP急性期血清 4种炎前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肾型中活动性肾脏病和 (或 )肾功能不全组较其他组血清IL 6明显升高 (P <0 .0 1 )。恢复期TNF α、IL 8仍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急性期 4种炎前因子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血清 4种炎前因子水平与SHP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的原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有无区别。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82例原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①发病年龄:男(46.89±16.73)岁,女(48.39±15.45)岁,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临床表现:在病程、血尿、高血压的发生率方面两组无差异(P>0.05),而浮肿的发生率男性81.43%,女性88.57%,女性高于男性(P<0.05);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男、女性分别为82.41%(253/307)、82.29%(144/175),两组无差异(P>0.05);③实验室检查:尿蛋白定量男性(4.79±2.88)g/(1.73m2.d),女性(4.15±1.85)g/(1.73m2.d),血浆白蛋白男性(25.86±7.87)g/L,女性(27.05±6.57)g/L,血IgG水平男性(7.11±3.66)mmol/L,女性(8.05±3.33)mmol/L,分别行两组间比较均有差异(P<0.05);尿蛋白定量与血浆白蛋白、血IgG呈负相关,与胆固醇呈正相关(P<0.05),男女间结果一致;尿素氮男性(6.67±4.21)mmol/L,女性(5.43±2.96)mmol/L,肌酐男性(102.82±110.3)μmol/L,女性(83.06±89.61)μmol/L,两组均有差异(P<0.05),但经体表面积校正后两组肌酐清除率比较无差异(P>0.05);④病理方面:免疫荧光检查除无肾小球的外,均为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以IgG沉积为主,男性占98.96%,女性99.40%,病理类型以Ⅰ期膜性肾病最常见,男女性分别为62.54%、61.14%,两组间无差异;⑤危险度评价,男性较女性高。结论①原发性膜性肾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多于女性;②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③男性的尿蛋白量大于女性,而血浆白蛋白、血IgG低于女性,胆固醇高于女性;④病理以Ⅰ期膜性肾病常见。  相似文献   

14.
对25例特发性少精子症、20例精索静脉曲张少精子症及57例对照进行了血生殖激素测定、睾丸体积测量及活检标本病理分析。发现特发性少精子症者的FSH水平较精索静脉曲张者的升高更为显著,而LH及T水平无显著差异。二类少精子症者的睾丸体积、曲细精管直径及管壁厚度无明显差异,但精索静脉曲张者曲细精管内细胞脱落严重并伴有间质水肿及小血管病变,而特发性少精子症者曲细精管内生精低下明显。精索静脉曲张者的Silber曲线理论精子密度明显少于实际精子密度,提示有睾丸内梗阻因素存在。  相似文献   

15.
EFFECTOFIRONSUPPLEMENTONSERUMLEVELSOFT3,T4,TSH,GHANDINSULININCHILDRENWITHIRONDEFICIENCYXiaoYanfeng;YinJing;ZhengChunli;(Departme...  相似文献   

16.
脾虚证大鼠侧脑室注射孤啡肽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脾虚证大鼠侧脑室注射孤啡肽,研究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从神经内分泌的角度探索脾虚的细胞免疫学变化本质。方法用100%大黄煎剂灌胃复制脾虚证大鼠模型,四君子汤作为反证药物,侧脑室埋管,注射孤啡肽,MTT法检测脾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足跖增厚法检测迟发型变态反应程度,判定细胞免疫功能改变情况。结果灌服大黄煎剂后,大鼠逐渐出现腹泻,或伴有脱肛,食量减少,精神不振,懒动,被毛失去光泽,形体消瘦等脾虚症状,而空白对照组(BC组)没有上述症状;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迟发型变态反应程度与BC组比较明显减弱(P<0.01)。四君子汤治疗组(DFMD组)和孤啡肽组(OFQ组)大鼠上述脾虚症状及检测指标明显改善(P<0.01)。结论脾虚证大鼠侧脑室注射孤啡肽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与原发性膜增生性肾炎(PMPGS)的临床与病理资料,了解其特点及两者的区别。方法对比分析我院近20年来IMN(551例)与PMPGS(105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①IMN和PMPGS均为男性多于女性,两组男女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IMN及PMPGS的平均年龄分别为(47.22±16.32)岁、(39.10±15.4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IMN的病程中位数为4月,其中50%的病例在(1~11)月,PMPGS病程中位数为6月,其中50%的病例在(3~24)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IMN及PMPGS均以肾病综合征为主,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IMN及PMPGS有血尿者分别占33.76%(186/551)及56.19%(59/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⑥两组血压、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浓度、血IgG、IgA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中IgM、C3、C4的浓度及补体(C3)降低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⑦两组合并肾功能不全以及血中尿素氮、肌酐的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⑧总体疾病危险度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⑨两组在肾脏免疫病理表现方面,均有较强的免疫球蛋白沉积,但IMN较PMPGN免疫荧光沉积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两种疾病均为男性多于女性;②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③PMPGS较IMN血尿常见,补体(C3)降低的比例高;④IMN在肾功能损害合并肾功能不全及疾病危险度的评价较PMPGS轻。  相似文献   

18.
测定13例脑出血和20例脑血栓形成病人CSF中β_2-m、IgG和Alb的含量。和14例正常对照组CSF中β_2-m值相比,前者的β_2-m值显著高于后者,并与其自身血清β_2-m值呈正相关(P<0.05)。脑出血组的CSF中,β_2-m与IgG、Alb值并无相关性,而后两者则呈正相关(P<0.05)。在脑血栓形成组的CSF中,以上三者的关系则刚相反。联系其他有关β_2-m的研究资料,作者认为脑出血病人CSF中β_2-m升高,可能表示其病理过程中存在着中枢神经细胞介导的免疫增强现象,而这一现象在脑血栓形成病人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70例Ⅱ型糖尿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共分五型,即肾气阴两虚型,肺阴虚型,胃阴虚型,淤血型和气虚型,五型中以肾气阴两虚型最多,应用黄芪六味地黄汤治疗效果最佳,胃阴虚型,以玉女煎治疗效果最差,由此说明本病本质是虚,不宜用甘寒清热的生石膏治疗,古人所谓的“中消”,看法,似不宜遵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皮素受体和5-羟色胺(5-HT)受体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中的作用。方法取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曲张静脉为病变组,以正常静脉做对照,制成血管环,用血管张力描记法记录血管收缩。结果在内皮完整时,曲张静脉对5-HT引起的最大收缩(Emax)明显低于对照静脉[(72.8±42.5)%vs.(226.8±98.1)%,n=10,P<0.01];内皮素受体-B激动剂S6c对曲张静脉收缩的Emax明显低于对照静脉[(9.61±1.32)%vs.(30.14±12.89)%,n=12,P<0.01];曲张静脉对内皮素-1(ET-1)收缩的Emax亦明显低于对照静脉[(19.24±12.94)%vs.(132.30±43.42)%n=10,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静脉去内皮后,曲张静脉对5-HT、S6c和ET-1引起收缩的Emax也明显低于对照静脉(P<0.01)。结论静脉组织中5-HT受体、内皮素-A受体和内皮素-B受体可能参与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