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减速带在公路控速中的应用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速带的应用在美国、日本及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非常广泛。我国很多地区公路管理部门和维护单位已经在影响比较大的公路事故多发路段大量使用强制减速措施进行通行车速的强制控制。减速带作为一种强化型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在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国内也取得了很大的认同,对减速带设计原理及现阶段的类型应用做了简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维护校园交通安全,基于减速带减速原理,针对校园环境对校内减速带的优化设计进行研究。选取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翠竹路为实验路段,使用雷达测速仪测得通过该路段减速带的具体速度值,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得知实验减速带的控速效果未能达到最优。为了提高校园内减速带的控速效果,构建了车辆通过减速带时的车轮轴心运动轨迹方程模型,借助MATLAB软件仿真,以纵向加速度为评价指标,进行了圆弧减速带在不同宽度和高度条件下的振动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车速条件下,不同尺寸的减速带产生的纵向加速度与高度成正比,与宽度成反比;适合校园内安装的减速带最优尺寸为高50mm、宽350mm。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维护校园交通安全,基于减速带减速原理,针对校园环境对校内减速带的优化 设计进行研究。选取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翠竹路为实验路段,使用雷达测速仪测得通过该路段减 速带的具体速度值,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得知实验减速带的控速效果未能达到最优。 为了提高校园内减速带的控速效果,构建了车辆通过减速带时的车轮轴心运动轨迹方程模型,借 助MATLAB软件仿真,以纵向加速度为评价指标,进行了圆弧减速带在不同宽度和高度条件下 的振动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车速条件下,不同尺寸的减速带产生的纵向加速度与高度成正 比,与宽度成反比;适合校园内安装的减速带最优尺寸为高50mm、宽350mm。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现有减速带存在的缺陷以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设计出了一种以橡胶的低弹性模量为减速机理的镶嵌式减速带。改进后的减速带先后通过视觉、触觉提醒司机减速,有效改善了其使用舒适性,减轻了传统减速带对城市道路上过往车辆尤其是自觉减速车辆的不利影响。镶嵌式道路减速带以提醒为主强制为辅的人性化设计符合人们渴望被信任的心理,顺应社会高速发展以及国民素质逐渐提高的需要,能有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并且具有理论和技术的可操作性,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对维护交通秩序、减少交通事故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综合对比分析109国道宁夏黄河桥坡道事故多发路段的线形环境、交通管理和交通控制等情况,得出了对事故多发路段的一些管理经验,如:合理设置标志、标线、减速带等,为我国双车道公路交叉口附近的交通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振动减速带是公路上常用的一种强制减速设施,对控制车辆车速,提升行车安全有重要作用.为了合理设置振动减速带,文中根据车辆行驶速度,以车辆竖向振动加速度为评价指标,对减速带外形进行优选;并利用错视觉原理对减速带的尺寸和色彩进行了新的设计.后期利用3D Studio Max软件制作视频,引入SD法(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对方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振动减速带采用抛物线圆弧相切形状比圆弧形的竖向振动更小,行车舒适性更高;同时采用错视觉安全色,具有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等特点,视觉减速效果显著优于普通减速带.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CAR,建立了减速带及减速丘的3D等效容积路面模型,利用仿真分析的手段,探究了减速带及减速丘的不同高度、宽度、轮廓形状在不同车速情况下对行车舒适性及行驶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通过量化驾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作为评价指标,考虑行车舒适性及稳定性,提出了减速丘及减速带在不同车速条件下的尺寸推荐值,以保障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小区交通事故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在社区内行人有道路使用优先权。引入“主动型安全”的交通静化措施,并选择效果明显的交通花坛、减速丘、路面窄化设施和全封闭设施4种静化措施,提出使用减速丘或减速带时不在路缘侧设置渐变段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选取相邻路段车速差△V、车速降低系数SRC和速度离差作为鉴别双车道公路危险路段的三个评价指标,从道路工程措施和交通安全设施两方面对事故多发路段进行安全改善对策研究。以内蒙古S203公路为例,利用评价指标进行危险路段判析,针对K465+900急弯陡坡危险路段,通过线形改造以及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减速设施、避险车道和防护设施等一系列工程改造措施,进行安全改善综合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重点探讨城市居住区交通稳静化措施,对4个机、非机混行居住区217人按拥有机动车和非拥有机动车划分两组进行交通稳静化措施调查,并进行稳静化措施速度试验。结果表明:被调查人群对减速带、减速垫、路中间隔离岛、波纹型道路、路段宽度缩减五项稳静化措施意见倾向性不同;稳静化措施对机动车有明显降速作用,对自行车车流亦起减速作用,使人行系统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公路(县道、乡道、村道)占公路总里程的87.4%,绝大部分道路上没有或缺少配套的交通标志标线和安全设施,这是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尤其是特大交通事故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强制减速、被动防护、预告警告等是目前保障农村地区公路交通安全、设置安全设施的基本需求。以“节约投资,最小的投入带来最大限度的安全保障”、“关键的复杂路段、路口基本保证设置”为基本原则,农村地区公路亟需设置的基本安全设施主要应选择减速设施、路侧安全护栏、示警诱导设施、基本的警告和禁令类交通标志、车道划分类交通标线等,遴选这些设施中工程造价最小、技术可行性高的形式,综合应用设置在路侧险要路段、急弯陡坡、过村庄等复杂路段和平交路口等,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村公路行车安全和降低事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城市道路长大下坡、急弯陡坡、视距不良、隧道出入口等特殊路段行车的安全性,道路设计施工方通常采用设置减速带、震荡标线等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行车安全,但行车舒适度大大降低。薄层抗滑铺装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能有效解决行车安全性与舒适性之间的矛盾,还具有提升路面平整度、美化、降噪等其他方面的积极作用。以临汾市河西新城XZ公路段为例,对薄层抗滑铺装材料的性能、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观测并定量分析了车辆通过强制性减速带与半强制性减速带的速度;建立了双车道橡胶减速带速度与距离二次多项式模型,及双向八车道半强制性减速带速度与距离指数型函数模型,描述了速度控制设施的减速效用;并对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研究的强制性和半强制性减速带均适合于同等路况及同类型减速带设置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就国道201线丹东段部分山区公路进行了近三年交通事故与道路条件相关性调研和统计,对事故多发路段进行了分析,其中道路条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结合国家实施的安保工程,对部分路段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安保措施,实施二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根据驾驶人的视觉特性,设计4种不同颜色组合的平面立体视觉减速图案。利用3Ds max软件将"一"字形平面立体视觉减速图案做成三维立体效果,录制车辆以40、60、80、100 km/h等不同车速在室外空旷道路上行驶时的视频,利用Premiere Pro软件将减速图案的三维立体效果加载到录制的车辆实际行驶视频中,得出不同车速下较准确的减速带参数取值范围,从而得出不同车速下最佳视觉效果对应的平面立体减速图案。试验表明:该平面立体减速图案在改善行驶平顺性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减速效果。  相似文献   

16.
《山西交通科技》2006,(4):F0004-F0004
产品概述:彩色防滑减速带是用于高速公路下坡道、弯道、隧道入口与出口的一种新型交通安全设施。清新强烈的减速视觉诱导、优异的防滑性能,是强化行车安全,营造体验型驾乘环境,体现公路人文精神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7.
从强制减速设施的种类、性能及安装尺寸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重点对废旧橡胶减速带装置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通行能力预测是公路设施规划、设计与运营中的基础环节.本文基于埃及曼努菲亚省12条农村双车道路段数据,研究了公路线形等几何特征对通行能力的影响以及线形由切线变为平曲线时通行能力的损失.所选取的路段线形包括直线和随后的平曲线.同时,采集了各路段上车流量及速度数据,利用基于基本图的外推法研究流量和密度关系.路段上不同车型的车辆均转换为小客车当量.此外,针对不同情形(切线、平曲线及对应流量损失),分别建立了最佳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切线型道路的关键自变量是路宽、肩宽以及切线长;平曲线道路的关键变量是曲线半径和路宽.通行能力和几何特征关系最佳模型的自变量为曲线半径.本文的模型可用于分析评价农村双车道道路的通行能力,尤其是评价文中所研究路段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19.
《山西交通科技》2011,(6):17-17
近日,阳泉公路分局自主研发的"废旧橡胶再生材料新型道路减速带装置"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称号。  相似文献   

20.
基于公路灵活性设计,采用美国道路路侧安全评价软件RSAP对典型路段进行评价与分析,通过对公路的路侧安全护栏、排水沟等多项路侧安全措施进行比选、分析和选定,系统分析了灵活性设计方法下典型路段路侧安全,提出了"等效补偿"的新理念及最优改善措施,提高了道路行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