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依据多年冻土区斜坡路堤稳定性本质特征,认为冻融交界面位置和形态的动态变化是引起斜坡路堤稳定性呈动态变化的重要原因.以热学稳定性分析得到的不同温度场分布状况来计算相应斜坡路堤的力学稳定性,从而建立起冻融交界面位置和形态与斜坡路堤稳定性的对应关系,分析并说明了其对应关系的物理意义,其结果较为符合现场实际情况.该结论对于评价多年冻土区斜坡路堤的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斜坡路堤的稳定性状况调查发现,在运营期,低填方斜坡路堤为较易出现病害的路堤结构形式,且纵向裂缝为主要病害形式,直接影响到斜坡路堤的稳定.因此,就低填方斜坡路堤的变形破坏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其稳定性状况分析和评价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阐明了低填方斜坡路堤的内部作用机理.并通过现场典型工程断面的稳定性分析进行论证,对于运营期多年冻土区斜坡路堤工程的维修养护工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典型的斜坡湿软地基现场勘察,评价了路基区工程地质稳定性,并分析计算坡体稳定性,提出了对该段路基施工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详细介绍了冷家湾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并对隧道洞口斜坡稳定性及堑、仰坡稳定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弯曲倾倒变形本质是岩层所发生的弯曲流变变形,为了阐明其时效特点与力学特性,首先对反倾层状斜坡进行受力分析,将岩层某点的受力简化为自重应力与水平侧应力;其次在该受力条件下,进行了悬臂梁弯曲流变试验,将岩层悬臂式弯曲流变模型概化为4个阶段:瞬时变形阶段、衰减蠕变阶段、稳态蠕变阶段、加速蠕变阶段. 基于上述的试验和分析,推导出悬臂梁弯曲流变的本构方程;并选取岩梁发生倾倒变形时极限位置处应变为0,对本构方程进行求解得出倾倒变形发育的极限深度;以悬臂梁倾倒折断时应变加速度等于稳态蠕变的上限加速度为求解条件,得出岩梁的倾倒折断深度.   相似文献   

6.
以贵州山区某桥为背景,介绍峡谷区桥梁边坡稳定性分析常用方法及边坡防护处理措施。桥梁位于黔中水利枢纽库区,桥梁横跨V型峡谷,桥墩设置在陡峭斜坡上,桥墩基础施工期间及桥梁建成库区蓄水后两岸边坡存在失稳风险,对桥梁的施工和使用安全造成威胁。为确保桥梁安全,对桥梁两岸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结合计算分析确定边坡防护方案。  相似文献   

7.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数值解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推导了坡面为两直线段斜坡的均质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函数式,利用遗传算法求出最危险滑弧位置、滑弧半径及相应的最小稳定性安全系数值,同时利用有限元法和接触摩擦弹簧元进行了边坡的渐进破坏分析,讨论了材料特性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数值计算表明,渐进破坏分析所求出的稳定性安全系数比理论上求出的最小稳定性安全系数要小.  相似文献   

8.
八仙岩小净距隧道施工围岩稳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八仙岩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方法,分析了八仙岩隧道各种结构型式地段典型断面施工中的围岩稳定性,对围岩变形和应力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一种关键块体判别方法, 实现了岩坡整体稳定性的准定量化评价; 综合考虑关键块体的几何特性和受力特征, 定义了关键块体失稳表征系数; 利用团队自主研发的GeoSMA-3D平台, 开发出基于失稳表征系数的关键块体搜索模块, 可视化了包括块体搜索、可移动块体判断、关键块体确定、块体失稳和滑落的关键块体失稳全过程; 引入层次分析法, 利用关键块体失稳表征系数计算出各关键块体的权重, 应用关键块体的安全系数及其计算权重, 联合确定了岩坡稳定性表征安全系数, 应用关键块体信息定量表征了岩坡的整体稳定性; 提出了一种考虑岩体结构面和关键块体的岩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以辽宁省建昌岩坡工程为例, 应用该方法进行了关键块体的确定和可视化再现, 判断了岩坡的整体稳定性, 并与数值流形元法(NMM) 的模拟结果和现场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以验证应用关键块体表征岩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 控制该岩坡稳定性的关键块体有6个, 基于所提出方法计算的岩坡稳定性表征安全系数为0.566 9 (不稳定岩坡), 与现场监测数据所得结果的相对误差为7.066%;在NMM模拟结果中, 采用安全系数法确定的最不利关键块体的滑落没有引起岩坡失稳, 而基于所提出方法确定的最不利关键块体的滑落导致了岩坡的整体失稳, 因此, 同时考虑关键块体体积和安全系数2个因素的岩坡稳定性评价方法更合理, 基于层次分析法, 应用关键块体信息表征的岩坡稳定性与工程实际吻合。   相似文献   

10.
选取沪杭甬高速公路杭甬段K14+890-K33+148路段做为铺设天然岩(湖)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试验路段,进行了天然岩(湖)沥青与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各项使用性能试验,试验表明:天然岩(湖)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与低温抗裂性增加、耐久性提高。经过近3a的通行验证,该试验路段未出现开裂、车辙、沉陷等病害,明显优于其它路段,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为合理采用边坡稳定性的概率分析方法,基于垂直条分极限平衡法SLIDE软件平台和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对全局最小方法和整体边坡方法的原理和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并用整体边坡方法分析了抗滑桩加固对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全局最小方法相比,整体边坡方法算法更严谨,计算结果更全面,设计更趋保守,但计算耗时较多,应根据模型复杂程度、分析目的等合理选择概率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整体边坡方法能较好地从破坏概率的角度论证抗滑桩加固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的科学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铁路岩石边坡稳定性分类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铁路岩坡的稳定性进行评判。利用全国铁 路147个岩坡的调查资料,建立了岩石回弹值R,岩体完整性系数I。、 岩坡综合相对贯通度GP,岩坡综合稳定性系数GK和不稳定块类型数 N等五个隶属函数,将岩坡分为稳定、基本稳定和不稳定三类。计算结 果表明,其计算模型是有效的和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3.
岩溶区桥梁将嵌岩桩设置于下伏溶洞顶板上时,桩端顶板厚度和嵌岩深度是影响桩基受力安全的关键因素。嵌岩桩的桩基承载力由桩端承载力和桩侧阻力组成,主要为桩端承载力。为探明桩端顶板厚度和嵌岩深度对桩端承载力和溶洞顶板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合工程实例建立溶洞-桩-土一体化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不同桩端顶板厚度、嵌岩深度和溶洞顶板厚度对岩溶区下伏溶洞嵌岩桩桩端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进而分析桩端顶板厚度与溶洞顶板安全系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桩端极限承载力随桩端顶板厚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桩端顶板较厚时,嵌岩深度对桩顶位移及桩端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较大;当溶洞顶板岩层较为完整时,嵌岩桩桩端顶板厚度可采用2.5倍桩径的设计值。  相似文献   

14.
软弱夹层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三峡库区斜坡变形失稳事例很多,对斜坡的有效治理是库区移民迁建中的主要技术问题,文中以龙角镇新选地址为例进行了相关分析.随着新镇建设的展开,出现了一些基岩斜坡的滑移破坏,这些破坏受斜坡体岩性、软弱(泥化)夹层、结构面及其组合、坡向坡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软弱夹层是主控因素.新集镇斜坡目前整体处于稳定状态,作为搬迁新址是成立的,但存在局部滑移破坏的可能性,为保证移民迁建的顺利进行及居民的安全,需对可能变形失稳地段进行地质分析及治理评价.  相似文献   

15.
西部红层软岩地质特性及其对路基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层软岩对于高等级公路建设影响较大,本义阐述了我国西部红层软岩的分布及其地质特性,描述了红层软岩的岩体结构特征和工程特性,包括变形特征、抗剪强度特征、水理性质和软岩夹层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红层软岩对公路路基结构形式和稳定性的影响,并提了了相关的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结合青藏铁路安多段冻土路基的设计与施工,从地基斜坡、地基强度、地表水和温度场四方面分析了影响沼泽化斜坡湿地冻土路基稳定性的因素,提出了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的保证路基稳定性的技术措施,例如在路基下部设置1m厚的片石层、路基体内设置双向土工格栅、在路基上游设置隔水板和挡水堤等;在此基础上对安多段沼泽化斜坡湿地冻土路基的水平位移进行了长期监测,监测表明路基稳定,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布敦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分别对掺0、2%、3%、4%的布敦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配合比设计,采用GTM旋转压实剪切系统、车辙试验、单轴贯入试验对AC-20型布敦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普通沥青混合料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布敦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布敦岩沥青的最佳掺量为3%。与普通沥青混合料相比,岩沥青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并且随着岩沥青掺量提高抗剪强度增大。  相似文献   

18.
西南某高速公路K154 950—155 380段通过一陡峻的斜坡,由于在该段斜坡顺坡中陡倾角结构面较为发育,因此形成了一系列的危岩体。通过现场定性判断和室内计算,对确定性的6个危岩体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初步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岩石孑L洞试件变形破坏的电测法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剪切裂纹(breakoutorspal|ing)是硬岩地下洞室开挖损伤区的主要破裂形式,对实际岩体工程的稳定性起到了控制作用.选取了粉砂岩圆孔试件进行了双向不等压加载,采用贴应变片的电测法作为监测手段,对剪切裂纹形成演化规律及进一步诱发的破坏形式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试件表面观测点应力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等压条件下剪切裂纹的发生机理:不等压下脆性硬岩洞壁不容易破坏,但当加载到一定水平时,破坏很突然,并迅速诱发了“V”形区;孔壁附近发生的是剪切破坏,孔壁深处发生的是拉剪复合型的破坏.  相似文献   

20.
结合正在建设的遵毕高速公路的工程实际,使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影响斜坡地基上纯粉煤灰路堤稳定性的地基参数进行分析以期获得合理的计算参数,为类似工程中路堤的稳定性分析及地基参数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