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9 毫秒
1.
铁路军事运输运力匹配仿真模拟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从铁路军事运输运力匹配问题出发,讨论了其仿真软件的开发,介绍仿真模拟技术在军事运输指挥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针对具有完全偏好序信息的物流服务供需多对多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同时考虑物流服务供需匹配主体整体满意度和个体满意度均衡性的双边匹配方法.首先,考虑双方个体的匹配均衡性,构建了物流服务供需多对多双边匹配两阶段优化模型;其次,设计了多目标遗传算法求解获得双边匹配的Pareto解集;最后,以某地区物流服务外包为例,在不考虑个体...  相似文献   

3.
试从铁路军事运输运力匹配问题出发 ,讨论其仿真软件的开发 ,介绍仿真模拟技术在军事运输指挥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土石方调配是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降低工程成本、缩短施工工期有重要意义。土石方调配问题中的填挖匹配与运输路径规划是密切联系的两个阶段,传统的土石方调配问题主要聚焦于如何解决填-挖方间的土石方匹配问题,而对施工机械运输路径规划研究得较少。为此,以最小施工费用与最小机械转运距离为优化目标,对土石方调配中两阶段问题进行了模型构建与算法研发。针对填挖匹配问题,构建了土石方填挖匹配模型与线性规划求解算法,获取了最优填挖匹配方案;针对土石方运输路径规划问题,分别采用禁忌搜索算法、模拟退火算法获取了土石方运输路径方案。最后,以某土石方调运项目为例,采用土石方两阶段调配模型与两种求解算法进行求解,实验结果表明两阶段调配模型与算法可有效地对土石方调配问题进行求解,算法求解时间可控制在5 s以内。  相似文献   

5.
基于CRUISE的纯电动汽车性能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建立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结构,提出了动力系统的匹配设计方法,在理论设计和工程分析的基础上,对其电机、电池以及传动比进行了匹配。应用CRUISE软件搭建模型进行仿真研究,证明匹配的结果满足设计要求,表明这种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6.
���ڴ��ģ���������ݵĵ�ͼƥ���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图匹配问题是浮动车技术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由于浮动车数据自身的特点,传统的导航地图匹配算法难以直接适用于大规模的浮动车数据匹配。本文在分析基于浮动车数据的地图匹配与传统的导航地图匹配的异同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浮动车地图匹配模型族的解决方案和相应的道路网格拓扑结构,设计了包括道路初次匹配模型、平行方向道路识别模型、节点匹配模型、延时匹配模型在内的浮动车数据地图匹配算法体系,并对算法进行了评估和验证。本文提出的浮动车数据地图匹配算法模型已经在广州市ITS示范工程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准确、高效和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蓝鲸”号游船主机冒黑烟的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发现系主机配置的单管增压系统及该船超吃水导致机桨匹配偏重等综合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类别属性数据流异常点检测问题,针对事务数据流环境,提出了基于属性关联及匹配差异度的数据流异常检测模型AAMDD(attribute associations and match difference degree).AAMDD模型离线构建一个关联规则库,并对其进行增量式更新.同时,利用时间敏感型滑动窗口(time-sensitive sliding windows,TimeSW)维护数据流数据,每经过一个时间跨度,就将当前窗口中每条数据包含的项集与关联规则库进行匹配,计算匹配差异度,根据匹配差异度的不同在线检测异常点.此外,给出了与AAMDD模型相对应的算法AAMDD-algorithm.实验结果表明,AAMDD-algorithm比FODFP-Stream算法的效率和检测精确度分别平均提高了37.43%和5.51%,并且AAMDD-algorithm的查全率保持在77%以上,可用于事务型数据流异常检测.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图像道路提取方法存在提取不完整和误提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标记像素匹配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道路提取方法. 将待提取图像由RGB颜色空间转换到 Lab颜色空间,选取与照明强度弱相关的色相特征作为初始匹配项. 以矩形框的方式标记不同类型的道路,利用t 检验法剔除其匹配项的异常值,从而确定阈值来匹配道路像素点,利用局部纹理算子对匹配结果进行筛选. 利用道路区域的形态特征对匹配结果进行优化处理. 为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对不同传感器获取的高分辨遥感图像进行测试,与现有道路提取方法进行对比. 定性和定量精度评价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不同类型道路的提取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基于移动通信的交通信息采集是智能交通系统中新兴的应用技术之一,将车载 手机定位到电子地图上是其应用的基础,而地图匹配技术则是解决车载手机定位的关键. 本文通过对车载手机行驶在不同的路网时所产生的基站切换数据信息,分析得到车载手 机实际运行时基站切换的基本规律;并结合电子地图的数据结构特点,对使用基站切换 数据进行地图匹配时需解决的难点问题展开研究;在使用基站切换对代替道路稳定切换 序列的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结合切换对和基站源址的混合地图匹配算法.此算法可以缩 小待选路段集,有效处理交叉口和平行路段等复杂情况,提高匹配准确率.最后,选取广州 大学城为实地测试区域,验证了此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交通系统自组织运行与自主化服务能力的快速发展,自主式交通系统(Autonomous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TS)成为智能交通系统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构建ATS体系架构是规划与建设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面向典型交通场景,首先要分析交通系统的用户需求,本文重点解决基于ATS需求体系的典型交通场景用户需求分析问题,具体研究场景关键词与需求文本库的匹配方法。针对ATS的场景需求分析问题,首先提出基于分层的场景描述方法,对不同抽象层次的交通场景进行分层分解,并根据活动理论解析各抽象层次场景的属性要素。其次,根据属性要素特点提出基于短文本匹配的双层匹配模型,在双层模型中应用了TF-IDF和LSI两种相似度匹配算法。最后,在一体化出行服务典型场景中进行方法应用与对比,判断匹配模型和算法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采用TF-IDF和LSI算法协同作用的双层匹配模型取得了较好的匹配效果,匹配度指标达85%,并进一步通过灵敏度分析验证了双层匹配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SIFT算法复杂度高、计算时间长、影响立体匹配的实时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立体视觉特征点匹配算法该算法从两个方面对SIFT算法进行改进:首先利用24维特征描述符代替128维特征描述符,以降低计算复杂度;其次在图像对匹配过程中采用改进的BBF搜索算法,通过引入最小优先级队列的限制条件和匹配精度更高的马氏距离判断两幅图像特征点的匹配性.采用经典图像和未知的室外环境下拍摄的图像对本文算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每100个特征点检测时间为0.01 s,正确匹配率平均为89.65%,相对于原算法,提高了匹配的准确度,并降低了匹配时间.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分解作图法,给出了汽车万有特性图,并通过实例对汽车万有特性在汽车动力性匹配和经济性匹配等问题中的应用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由于低频浮动车数据时间间隔较长,现有地图匹配方法难以满足低频浮动车数据地图匹配的要求.综合考虑浮动车数据轨迹点之间的整体特性,在局部和全局地图匹配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AOE网络的低频浮动车数据地图匹配方法.首先,采用相交分析判断GPS点缓冲区和候选路段的关系,以获取候选路段和候选匹配点;其次,基于四叉树空间索引和Dijkstra算法,获取候选匹配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第三,设计了一种改进AOE网络,提出了基于改进AOE网络的最短可达路径算法,以获取最终的地图匹配点;最后,对改进AOE网络的地图匹配算法进行评价,并通过实验分析了算法的时间效率和正确率.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改进AOE网络的地图匹配算法正确率为95.3%,程序执行总时间为96.8 s. 其正确率分别比点到线的局部地图匹配方法和基于弱Frchet距离的全局地图匹配方法的正确率高13.6%和2.8%.   相似文献   

15.
随着货车保有量及货运需求的迅速增长,车货供需匹配问题成为了货运电子商务平台的核心和热点。本文主要针对车货供需匹配问题从模型和算法两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在车货供需匹配模型方面,考虑的优化目标主要包括满意度、公平性和稳定性三个方面的评价指标,根据应用场景,将车货供需匹配模型分为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三类,其中一对一车货供需匹配模型针对整车运输,其他两种则对应零担运输。随着三种应用场景的模型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相应求解难度、求解时间也呈现递增趋势。在车货供需匹配算法方面,根据货运需求数据的结构与特点可以划分为最优化算法、人工智能算法、推荐算法以及其他算法四类:对于小规模、时效性要求不高的货运需求,可以根据模型的特点与特性设计最优化求解算法;对于大数据、交互性数据或实时性要求高的货运需求,人工智能算法和推荐算法则是车货供需匹配问题的有效途径,其中人工智能算法通过预测车主行为或匹配结果实现匹配任务,而推荐算法可以针对车货需求大数据实现有效的召回并推荐。最后,本文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从中归纳出三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一是结合实际业务场景和车货信息大数据背景,提高车货供需匹配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改装日本小松公司D53A-17型推土机的实例,探讨了国产发动机与进口液力变矩器的匹配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改装后的实际使用,证明匹配实践是成功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运用神经网络优化算法,对一种符合二部图最大权匹配的船舶运输线路进行了优化计算,仿真计算表明其结果是正确的,为船务公司的生产决策提供了定量依据,此算法表明,基于神经网络的优化方法对于航运管理优化问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可变几何增压(VGT)技术是改善废气涡轮增压器与车用柴油机匹配性能较理想的方案。本文首先介绍了VGT的工作原理和优点,从匹配要求和VGT叶片转动的参数特性两方面对其与油机匹配进行了热力建模,最后给出了叶片转角与发动机油门开度和发动机转速的变化,以及增压比随发动机转速变化的模拟结果,并且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矩的理论和傅立叶交换方法,探索了相加性非高斯信道中信号过程与干扰的匹配问题,提出了确定最佳信号过程的方法。利用电子计算机对拉普拉斯型信道进行模拟计算表明,这种匹配方法能获得接近理想信道容量的传信率。  相似文献   

20.
轮轨接触几何参数匹配对应力值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轮轨接触几何参数的匹配优劣直接影响着轮轨接触应力值的大小。文中探讨了货车不同车轮踏面、不同轨底坡的轮轨匹配问题,分析了轮对模移对轮轨接触应力值的影响。提出了推广使用轮轨接触应力的数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