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市场力量的驱动下,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会通过土地增值给沿线土地利用产生深刻的影响。泰 国曼谷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始于上世纪 90 年代,当时旨在解决曼谷市区主要交通廊道严重的汽车拥堵问题,并没 有在规划上引导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然而,在强大的市场力量驱动下,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利用在近 20 年间发 生了深刻的变化。通过基于遥感影像的用地变化分析,以贯穿城市中心的、完全民营的“曼谷捷运系统公司”(BTS) 线路为考察对象,研究轨道交通带动的土地和房产再开发特征、与土地利用功能和密度的转变,阐述轨道交通沿线 土地的增值过程。以 BTS 核心段为例阐述市场驱动下立体 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 发)廊道的形成过程,并分析步行廊道可达性的提升对于城市中心商业繁荣的影响。通过分析曼谷案例,揭示了市场 力量在交通与土地利用演变中的作用以及市场力量驱动下由房地产业主自发的 TOD 带动城市更新过程,并据此讨 论了基于市场的 TOD 廊道规划对交通与土地利用相互关系的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世界39个轨道交通系统(含12个PPP系统)为研究对象,统计并比较在PPP投融资模式与以政府为主体的投融资模式下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收益情况.样本的统计结果表明,应用PPP模式有助于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营收益.结合马尼拉MRT-3、北京地铁4号线、曼谷BTS等案例对PPP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认为PPP模式对于缓解投融资压力以及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有一定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京津冀轨道交通建设应用PPP模式的一些建议,包括加强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建立PPP主管部门以及建立科学的项目评估系统等.  相似文献   

3.
BTS空中列车是曼谷最安全.最舒适和最方便的列车。1999年12月5日.BTS空中列车开始投入使用.它不仅改变了泰国首都公共交通的面貌.让曼谷的居民和游客第一次感受到了出行的舒适与方便;而且还有效缓解了交通的慢性拥堵问题.以及令经常往返者头疼的噪声和街道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共交通的运营协调是实现公共交通一体化的基本内容,也是提高公共交通系统自身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现以系统总成本费用最小为目标,对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的协调运营组织进行优化,详细论述总费用(包括运营商和乘客费用)函数的计算方法,并基于概率论方法,提出4种不同类型换乘站乘客换乘费用的确定方法,最终建立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运营协调模型.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降低公共交通系统的总体费用和乘客的换乘时间,且平峰时段相对于高峰时段的运营协调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面临着巨大的运能压力,需要对该线的信号系统进行改造,新增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以TBTC(基于轨道电路的列车控制)作为后备系统.为了尽量减少改造项目对运营的影响,在借鉴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信号大修改造经验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2号线信号改造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技术方案、信号倒接方案和大修后CBTC的开通方案等,以确保2号线信号改造全过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6.
从城市公共交通的多样化出发,针对公共汽车、公共电车、轻轨、地铁等存在的不足,构想了一种单人车厢的高架轨道列车以及与站台容易实现"链接"的轨道交通网络.这种新的公共交通运输方式,不但融合了现有常规公共交通运输工具和快速轨道交通运输工具的长处,而且有着自己独特的优点,适用于现代城市的公共交通.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在北京三环路建设高架单轨轨道交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了单轨高轨高架轨道交通、单轨车辆的结构特点、线路基本走向、建设工期和造价估算,扼要提出该项目的社会经济评估。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针对大型铁路枢纽接入运营轨道交通线路引起的既有线改造问题,以减小中断运营时间为基本出发点,在统筹考虑实施难度的基础上,提出既能满足后期运营需求也能最大程度减小工期与实施难度的整体改造方案。研究结论:(1)基于影响范围最小、中断时间最短原则,提出了主支线贯通运营的线路整体改造方案;(2)对于高架车站,采用楼扶梯分期破除、中板扩建预留凹槽与既有天桥连接等措施,可形成不中断运营的车站两侧分期帮接拓建工艺;(3)对于高架区间,基于平行作业、前后工序有效衔接原则,提出了侧位现浇、横向平移的桥梁改造工艺,可最大程度减少中断运营时间;(4)对于站后工程,基于专业协同与交叉施工原则,发现轨道敷设与接触网改造为控制性工序,同时接触网改造工期可以包含环网电缆改造、给排水改造、通信改造与信号安装调试等作业时间;(5)本研究结论可为类似轨道交通改造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徐爽 《广西铁道》2009,(3):8-9,11
介绍了武汉轨道交通古田二路高架车站的总平面、车站建筑、车站立面造型、无障碍等建筑项目的设计原则及具体布置。并以该车站设计为例,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设计的一般原则及高架车站建筑设计的常见形式。同时,提出了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要注意的事项,并指出采用城市高架轨道交通,是解决城市道路堵塞和拥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由西门子-依泰莲·泰联合体(SIEMENS Italian-Thai Consortium)承建的曼谷高架铁路(BTS),从1996年10月正式启动,以交钥匙方式,用38个月时间建成.联合体成立于1994年7月,同期与泰华荣公共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曼谷城市轨道交通公司(BTSC)签署了备忘录.融资由股东、国际金融公司和由1家德国银行及1家泰国银行组成的银团3方提供.  相似文献   

11.
2月28日上午,南宁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绿城南宁的公共交通事业迎来了新的“轨道交通时代”。该公司作为政府授权经营的独立法人实体,将负起南宁轨道交通项目的融资、建设、经营、管理等职责,依法取得项目地面场站及相关土地,并进行土地的前期开发和整理,负责轨道交通项目衍生资源的经营管理。同日,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试验段正式开工。该试验段位于大学明秀路口至广西大学南大门,全长465m,是轨道交通工程1号线和5号线的换乘站点,共设有出入口11个。本工程概算总投资32855.95万元.将耗时2年。  相似文献   

12.
深圳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工程是国内第1条以BOT模式建设的轨道交通线。阐述该项目的四大设计管理特点:业主和设计联合体互动,开展专题研究和专项设计,采用车站建筑一体化综合设计,在国内首次引入"轨旁设备"专业和两阶段"CSD(综合管线)/SEM(预留孔洞)"设计。总结出该项目九方面的工程设计特点:国内首次采用"轨道+物业"的发展模式;国内首次引入"车站周边规划"专项设计;国内首次采用π型高架三层岛式车站方案;国内首座预留"通过线路换边实现同台换乘条件"的高架车站;国内首次实现轨道交通车站与国铁站房屋顶有机融合、一体化设计,打造了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国内目前最集约利用土地的龙华车辆段;高架景观及环境效果领先;国内首次采用"车站群"的运营模式;国内首次采用RAMS系统保证管理。  相似文献   

13.
为防止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在公共交通这种人口密集、不可避免直接接触的地方传播,德国铁路运输研究中心基于广泛的国际研究文献检索和数据分析,以测量各种公共交通系统和基础设施相关参数、开发特定建模场景、开展模拟分析为手段,对SARS-CoV-2在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中的传播及感染风险进行研究和论证,以期...  相似文献   

14.
轨道交通是近几年福州公共交通系统的重点建设项目,在未形成整体轨道交通网络之前,为了更好地解决末端"最后1公里"的客流集散问题,需要其他交通方式进行换乘衔接。分析福州市公共交通方式的基本特征、轨道交通接驳换乘的现状,阐述共享单车换乘轨道交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对该换乘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河内市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历程,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发展战略,通过研究河内城市公共交通和其他交通方式衔接的现状和问题,针对城市机动车爆发现象,提出建设城市交通一体化体系,实现轨道交通和其他交通方式衔接的“门到门”模式.要重视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特别是轨道交通建设.从符合河内城市交通方式的视角看,应把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基础层次,加强“门到门”的换乘出行,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包括轨道交通)和慢行交通(步行加自行车)的衔接.  相似文献   

16.
数据通信系统(DCS)是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CBTC)实现无线通信的关键子系统,根据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无线故障处理经验,重点针对高架车站频发无线丢失故障,从运营维护角度出发,提出了三点针对无线通信系统的维护和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轨道交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围绕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中的关键控制性过程,实现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的可视化过程管理.通过建立施工进度控制的闭环管理模型,融合先进的视频监控技术,对轨道交通建设中的项目进行标准化规范管理,实现对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成本、工期的有效控制管理.该系统具有电子沙盘、可视仿真、3G、光纤网络接入、从接到管连续应用等先进的技术优势,已在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设中正式投入使用并可广泛应用于铁路建设过程的管理和建成后的工务系统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8.
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即将建成通车,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中山市的市域交通格局。从长途客运交通、市域公共交通、小汽车交通等方面,论述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对中山市市域交通系统的影响;探讨中山市常规公共交通、出租车、私人交通和步行系统如何与城际轨道交通车站进行无缝接驳。  相似文献   

19.
基于以太网的第2代分布式列车网络控制系统(DTECS-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沙市轨道交通1号线车辆采购项目的其中1列车被要求采用基于以太网的第2代分布式列车网络控制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需求、系统架构、系统性能,并与传统的基于MVB(多功能车辆总线)的分布式列车网络控制系统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今后将与来自江苏昆山花桥的轨道交通“牵手”,在“跨”出上海界之前,安亭站将是ll号线北段的最后1站,沪、苏两地的地铁车辆将在高架上实现交汇、对接。据悉,该设计方案已经由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初步审定。这一全国首例跨省市轨道交通项目有望于2012年年底建成通车,构成上海中心城区与江苏昆山花桥之间的1条便捷交通干线。其延伸工程还将纳入苏州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连接规划中的苏州轨道交通S1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