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针对中国台湾地区铁路建设,立体车站应采用地下或高架形式,经大量勘察与研究,台北、台南、高雄采用地下车站,台中市内采用高架车站。介绍立体化车站设计原则;绿色建筑及节能设计方法;高架车站、地下车站设计原则,并从结构、站体空间、设备需求、环境影响、绿色建筑设计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铁路车站立体化必须衡量各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及地理条件,经客观调查与勘查分析,因地制宜,以使有限资源在合理分配下达到最有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来城市交通量急剧增大,土地资源急剧减少,城市空间的发展已由城市地面空间转向对城市上空和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基于地铁车站建筑公共区空间界定、影响要素分析,提出地铁车站公共区空间优化设计方法,将岛式车站优势运用到具体实践设计中,提高了车站公共区空间舒适性,减小了地铁车站规模。  相似文献   

3.
既有市郊轨道交通车站的交通衔接目前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影响了其交通功能的正常发挥.提出了市郊轨道交通车站衔接交通设施布局设计的影响因素--车站位置、客流规模、其它环境条件等.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的日本东京、德国斯图加特市郊轨道交通车站换乘设计典型实例,找出其可供借鉴的经验:与地面上的人行步道连接起来,如将车站连通过街天桥,做好车站设计和交通接驳的无障碍化等.最后提出了市郊轨道交通车站衔接交通设施布局设计的原则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佛山市南海区有轨电车里水示范段工程地下车站为例,分析氢能源有轨电车地下车站的设计方法。从常规设计方面,阐明了氢能源有轨电车地下车站的平面布置、空间布局、造型设计及过轨方式。通过对氢能源特性的分析,提出了氢能源有轨电车地下车站的通风设计、氢气探测、消防疏散和火灾报警等方面的防爆及消防特殊设计。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平坡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欢 《铁道工程学报》2012,(12):100-103
研究目的:在地下车站设计中一般将车站主体结构设置一定的纵坡以满足地下车站纵向排水需求[1-2],但设置纵坡不仅增加了车站土建施工难度,也对后期的设备安装、装修等带来了诸多不便。本文从地下车站设置纵坡的原因、所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提出并研究地下车站采用平坡的设计方案。研究结论:经过研究对比,地下车站主体结构采用平坡、在车站底板设置沿车站纵向的"人"字形双向排水沟的设计方案满足国内相关规范要求及车站功能需求,且有利于降低土建结构及后期装修施工难度、提高土建结构施工精度、减少设备安装处理工序、避免与其他接建工程的高差处理,工程总投资较常规纵坡车站方案增加较少。因此推荐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6.
地铁车站站型多为地下结构,车站的通风采光模式为机械设备通风和人工设备照明,同时全地下结构型式的车站土建投资相对较大,高架车站和地面车站的建设对城市的区域交通和区域景观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分析4座已建成投入运营的轨道交通"浅埋明挖"车站设计案例,对车站建设的研究背景、空间设计、自然光引入、精细化设计方案及后期实际运营效果进行了分析.针对该站型在场地适用性、建筑节能、空间效果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结合市政绿化带建设将车站设置在路侧绿地下面,减少地铁建设对市政道路和既有管线的迁改,并结合车站土建结构施工"明挖"的特点,减少车站结构埋深,节约投资,提升站厅高度,塑造挺拔舒适的候车空间;同时设置屋面采光天窗,形成车站站厅自然采光通风的效果,减少车站设备系统的投资和后期运维成本.这种绿色节能的创新设计思路在轨道交通建设中得到实际应用,不仅实现了车站"浅埋"的优势和适用性,达到运营经济、设备节能效果,还能营造一种舒适、健康的乘车环境,为后期轨道交通车站设计提供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针对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在国内应用少、无法大范围推广的问题,以无锡S1线南门站为例,对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建筑一体化、构件和节点受力、抗震性能、防水等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建筑一体化研究可实现结构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多系统整合,促进装配式地下车站的质量提升;车站板、墙、梁及柱等构件采用叠合结构形式能满足施工和使用阶段受力要求;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叠合结构型式能满足中震、大震的抗震性能要求;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外包防水及节点细部防水研究能满足地下车站防水设计和使用要求。该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关键技术,可为装配式技术在地下车站建设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现代有轨电车地下车站在国内几无先例,且无专门的规范和标准可循。若其设计套用城市轨道交通相关规范,势必会增大车站规模、增加机电设备系统,既不合理,也不经济。以苏州市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延伸段地下车站的设计为例,讨论了现代有轨电车地下车站的设置原则、建筑设计方案,以及设计的重点与难点。针对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的特性,提出在保证运营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设置平交过轨通道、引入自然光、简化车站功能、缩小地下车站规模、增强车站的通透性及降低车站的安全隐患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与地下空间统一规划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地下空间的种类进行分类后,介绍了国外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工作实践提出了地铁车站与地下空间统一规划的模式可分为地铁车站设计时预留商业开发空间,地下空间开发时预留地铁车站空间和地铁车站与市政工程同步进行等三种。  相似文献   

10.
德国"斯图加特21"工程是欧洲目前最大的铁路枢纽改造工程,其包括轨道交通和城市设计两方面。通过斯图加特中央火车站和市内铁路线路的"埋入式"建设,斯图加特市中心区增加了109hm2的可开发用地。该用地将被建设成集居住、办公、商业和休闲功能等为一体的新城区。"斯图加特21"工程的"城-站-铁"整合式立体更新,不仅能有效降低列车通行对居住环境的压力,还能使原本被铁路所分隔的两侧街区得以相互贯通,地下铁路的建设将大面积交通基础设施用地转变为可再开发的土地资源。该模式为我国的轨道交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结合郑州地铁地下车站混凝土结构在一般性环境下耐久性设计的相关内容,说明了地下车站混凝土结构在长期使用期间的环境条件,分析了地下车站耐久性损伤的主要影响因素,介绍了相关结构耐久性设计的主要内容,并对典型车站不同部位的钢筋锈蚀耐久性进行了初步评定,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地铁工程设计及建设管理实践,对地下车站各层板设置坡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在过去的地铁车站设计中,几乎所有地下车站都采用的斜坡的设计,导致地铁车站设置在斜坡上,给设计、施工、运营造成非常大的困难。因此,根据设置平坡后的排水思路,提出车站各层板及纵向水沟完全可以设计为平坡,并在深圳地铁3号线中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建议在地下车站中推广采用平坡,并建议修改规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广州地铁2号线首期工程供、排水原则及地下车站的给排水、消防系统的设计和人防要求的介绍,综合了地下车站的给排水和消防系统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过程,对该系统的设计进行了客观详细的总结。  相似文献   

14.
文章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影响,对土-地下车站结构系统的自振频率进行定量分析,计算了不同场地条件下车站的自振特性,得到了周围土体与车站结构的模量比和软土层埋深不同对土-地下车站结构系统自振频率的影响,得到的结果对于地下车站抗震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京张城际铁路在穿越军都山地段时,考虑长城景区和延庆县市郊运输需要而设八达岭站,设计分别对地面、地下站位方案进行研究比选,在地下站方案中研究了延庆方向联络线出线方案、车站到发线有效长方案、车站埋深方案、车站结构形式方案,并进行综合分析比选,通过多层次、多方案比选,推荐采用方案Ⅱ。  相似文献   

16.
国外资讯     
<正>罗马开通地铁C线首段线路2014年11月9日意大利首都罗马的第3条地铁线C线正式开通。首段线路长12.5 km,有15座车站,其中5座为新建车站,其余10座是改建的车站,是将罗马一条旧的地面线路改造成地铁标准线路。该线有4.3 km线路为地下线路,双线隧道位于地下30 m深。6节编组的无人驾驶列车由Ansaldo Breda提供。Ansaldo STS负责信号设备,土建工程由1家联合集团公司完成。C线目前列车运营间隔为12min,今后计划开行更密集的列车。  相似文献   

17.
江琴 《都市快轨交通》2021,34(3):119-124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国内城轨相继出现了车辆段TOD开发、综合交通枢纽、深埋车站等多种新的建设模式。在缺乏相应设计规范的情况下,通过对实际工程案例的分析研究,在保证消防安全的前提条件下,重新构建新建设模式下具备轨道交通特色的消防给水系统是必要的。解决方案:在深埋车站,采用常高压和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组合方案;有地下车站消防给水系统利用市政自来水进行稳压,采用高位水箱和消防水池合建的新设计理念;研究综合交通枢纽地铁消火栓及喷淋系统设置方案;研究带盖开发车辆段咽喉区的消防设计方案,讨论不同形式车辆段单体消防设计参数取值,提出盖下单体喷淋设计方案等,为轨道交通消防给水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路,为规范编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某上盖6层框架结构的大底盘地铁车站工程为研究背景,基于有限元软件Midas GTS-NX,建立土体-大底盘地铁车站及其上盖单塔框架结构体系的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上盖框架结构对大底盘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输入地震动作用下,上盖框架结构的存在增大了地铁车站结构的内力,且上盖结构层数越多,内力增幅越大;车站柱子与上盖框架结构相距越近,其弯矩幅值越大、剪力幅值越小;车站柱子横截面弯矩幅值沿柱高方向呈近似"W"形分布,车站顶板和底板弯矩幅值沿车站横向均呈锯齿状分布,但底板弯矩极值分布较均匀,车站侧墙最大弯矩发生在底部区域;车站发生的变形仍为剪切型,上盖结构的存在只改变其相对位移峰值大小,而未改变其变形模式;车站柱子的振动峰值加速度自下而上逐渐增大;对大底盘地铁车站及其上盖结构体系中的地下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时,无须考虑上盖结构对地下结构惯性力改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地下车站中庭火灾的防排烟设计是地下车站设计中的难点。以实际工程为例,针对地下车站中庭不同位置火灾工况进行防排烟系统设计,并采用FDS数值模拟软件验证防排烟系统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20.
赵琳  张轩  陈鹏飞  杨启凡 《铁道勘察》2020,(1):111-116,122
八达岭长城站是我国第一座深埋地下的高铁车站,车站由80多种洞室组成,传统二维设计难以准确表达其错综复杂的空间位置。为了提高设计效率和信息交流的准确性,采用BIM设计,解决了轨道交通工程在设计、施工、运营中的难题。基于三维碰撞检查、正向智能设计,加深了对BIM设计应用方式和铁路BIM相关标准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