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着重讨论了改善和提高高原用发动机的性能问题,认为在当前情况下,除了积极推广高原发动机涡轮增压技术外,采用机械增压、利用进气系统动力效应、使用含氧燃料等,都是提高非增压发动机动力性能时值得考虑的措施. 在改善和提高涡轮增压柴油机性能方面,目前应改善脉冲增压系统、使用脉冲转换器、选择低速配合设计方案、采用复合增压等,以便提高发动机的低速性能;推广中冷技术、使用液力风扇离合器、采用启动加浓及进气加热等措施,以便降低发动机的热负荷;改善发动机的起动性能;综合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另外,文章认为可变压缩比及增压补燃发动机更适合于高原的特点,是值得研究的机型. 对于汽油机来说,除了上述的某些共同性问题外,还应注意研究化油器的改进与增压压力的控制、爆燃及点火系统的性能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车用增压发动机在低速和加速工况下的各种改善技术方案及其发展情况。分析结果表明,车用涡轮增压系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能更有效地改善发动机在低速工况的扭矩特性,缩短增压发动机的加速滞后期。  相似文献   

3.
中冷器的布置优化是提升增压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手段。结合某SUV匹配汽油增压发动机的动力不足问题,分析进气阻力及中冷后进气温度的变化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通过台架试验对比2种中冷器布置方案引起的发动机动力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前置式中冷器相对顶置式在全速全负荷工况下中冷后进气温度降低17.4℃,发动机功率提升3%,扭矩提升5.2%。文章通过优化中冷器的布置为发动机性能提升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VOIVO公司关于采用顺序增压的试验和研究结果。从分析顺序增压方法的基本原理出发,提出了采用带有脉冲转换器的不同流通面积,单进口涡轮箱涡轮增压器组构成的顺序增压系统。采用该方法使发动机的性能特别是低速扭矩和响应显著改善。文章还介绍了顺序增压系统的设计及增压器组匹配的方法。同时还简述了顺序增压发动机性能优化的基本原理及目前的研究方向与基本方法,从而进一步改善了顺序增压发动机的性能。这些改善可由文中所述的发动机试验所证实。总之,顺序增压发动机与采用其它先进增压系统的发动机相比有相当大的竞争力,它愈来愈有可能被车用发动机所接受。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DAE公司一款废气涡轮增压型发动机为例,介绍了影响点火提前角的因素及其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同时对点火提前角随转速、负荷的变化规律进行详细介绍。点火提前角是发动机电控系统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匹配参数,每一个工况,都存在一个最佳的点火提前角,它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  相似文献   

6.
发动机进气系统噪声是汽车的主要噪声源之一,进气系统不仅需要为发动机提供很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还需要有良好的消声能力。文章以某增压发动机车型的进气系统为研究对象,以传递损失为指标,运用声学软件Virtual.lab分析其0到4000Hz频率段的声学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添加若干个消声元件来提高进气系统全频率段的消声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使用双向曲轴位置传感器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的根本原因,借助电力测功机、涡轮增压汽油机、燃烧分析仪、数据采集系统等组成的测试平台对一种应用于起停系统的双向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双向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重复精度高。双向传感器本身的感应元件布置和滤波电路设计,会造成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延迟,造成实际点火角变小,最终对发动机性能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8.
客运汽车增压发动机具有较为理想的动力性能,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降低噪声水平。为保证客运汽车增压发动机的良好运转,驾驶员在日常驾驶过程中应当遵循科学的方法,避免使用不当造成故障。而且客运汽车长时间处于运转状态,需要对增压发动机按规程进行维护保养,以便保证发动机的良好工况。另外对常见的故障问题应当经过系统、科学的排查,明确原因后再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GDI增压发动机进行DVVT扫点试验,研究了DVVT对GDI增压发动机外特性性能、部分负荷燃油经济性和怠速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试验发动机的凸轮轴型线而言,排气VVT的开启对发动机性能起到负面影响;外特性方面,中等转速工况采用较大的气门重叠角可提高体积效率;高转速采用较小的气门重叠角可提高充量系数;怠速和部分负荷工况下,较小的气门重叠角对改善发动机稳定性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0.
增压技术是提高发动机功率和完善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采用废气涡轮增压系统实现增压目的。本文以奔驰275发动机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系统为例,结合废气涡轮增压器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探寻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检查与维修,并给出了相应的维护保养建议。  相似文献   

11.
增压技术是提高发动机功率和完善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采用废气涡轮增压系统实现增压目的。本文以奔驰275发动机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系统为例,结合废气涡轮增压器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探寻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检查与维修,并给出了相应的维护保养建议。  相似文献   

12.
增压可使小排量的内燃机满足大功率的要求。目前广泛应用的废气涡轮增压至少能够回收部分废气能量,而其所提供的增压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动机的废气流量,须用涡轮压力端的放气阀来加以调节,对火花点火式发动机更是如此。由于对增压发动机的性能、效率及动态响应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更需要对增压压力进行调节,其控制参数存放在反映可调变量的特性图中。系统中的微机允许设定的增压压力作为油门位置和发动机转速的函数,这样在发动机特性图的某些区域内,可用开启放气阀以降低排气背压,提高发动机效率。调节增压压力和控制爆震相结合,可获得有利于发动机性能的点火提前角,同时可使用低辛烷值燃料,使发动机在爆震极限内高效运行。调节点火提前和增压压力的调节可使各气缸的平均爆震频率不超过允许值。两种控制各有一个主控系统,允许长周期漂移,环境因素也得到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13.
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4缸火花点火天然气发动机的一维仿真模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仿真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证明了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为天然气发动机匹配了涡轮增压及中冷系统,计算结果显示,增压后天然气发动机的动力性能明显提高,最大功率和扭矩较原汽油机分别提高了23%和9%,中低转速的有效燃气消耗率明显下降。进行了点火提前角的优化计算,得出了节气门全开条件下的MBT角—转速—空燃比三维MAP图。  相似文献   

14.
车用发动机增压系统的选型及计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车用发动机采用三脉冲转换器涡轮增压系统、混合式脉冲转换器涡轮增压系统和模件式脉冲转换器涡轮增压系统进行了整机模拟计算分析 ,为车用发动机涡轮增压系统的选型和设计提供了技术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君  朱昌吉  王立军 《汽车工程》2003,25(2):128-130
将柴油机增压技术、废气再循环技术、共轨式燃料喷射技术应用于二甲醚(DME)发动机,探讨了在各种技术条件下发动机的排放性能、动力性和经济性。结果表明,共轨式燃料系统有利于解决DME燃料的可压缩性和泄漏问题;进气增压技术有利于改善燃烧,降低排放和能量消耗率;废气再循环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No2排放;进气增压和适度的废气再循环率相结合,可以同时降低排放和改善能量消耗率,有利于达到超低排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车用稀燃增压单一燃料CNG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深入研究 CNG发动机稀薄燃烧特性 ,进一步降低天然气发动机的有害排放 ,设计了车用增压天然气发动机电控系统。该系统采用高能点火模块来获得天然气着火所需的点火能量 ,电控喷射单元采用模糊控制器来获得比较精确的空燃比控制 ,实现对天然气发动机的顺序多点喷射。运用该系统对增压单一燃料 CNG发动机的燃烧和排放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天然气发动机整机性能的预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将一台康明斯NTA855G4型柴油发动机改装成涡轮增压天然气发动机,为此应用AVL BOOST软件建立了该天然气发动机整机工作过程模型,并通过循环模拟计算分析了主要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为天然气发动机的设计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法国Uni公司在其民用产品Poyaud 520系列柴油机上,采用增压、增压中冷及超高增压等技术并扩大缸径和冲程,发展了可用于军用、重型民用车辆的发动机系列。本文以其中七种军用车辆发动机为主,对其性能、结构特征做了简单介绍。文章结尾,作者就超高增压发动机用于坦克动力提出了一些针对性问题,供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9.
漏气量是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之一,对发动机性能、排放、还有零部件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无论是增压还是自然吸气发动机,来自燃烧室经由缸体、活塞、活塞环间隙的窜气是发动机漏气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增压和非增压发动机漏气量的构成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正> 现代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所用的发动机,其发展特点是通过增大涡轮增压器的增压比或中间冷却增压空气来不断提高其平均有效压力。降低增压空气温度也可减小发动机零件的热应力。采用中间冷却增压空气作为提高平均有效压力和减小发动机零件热应力的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外国各种型号的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中,有五分之一安装了各种各样的增压空气冷却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