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营业态     
《铁路采购与物流》2014,(11):112-113
<正>中国北车获美国波士顿284辆地铁车辆订单1据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提供的消息,10月23日,美国马萨诸塞州交通局(MBTA)正式批准,将向中国北车采购284辆地铁车辆,装备波士顿红线和橙线地铁。这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企业在美国面向全球的招标中首次胜出登陆美国,也是继中国北车2011年获得法国罐车的订单后再次获得欧美发达国家的轨道交通装备整车订单。自此,中国北车轨道交通装备实现了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六大洲的全球覆盖。这批地铁列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9月3日,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生产基地举行奠基仪式,这是中国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商首次在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它生产的地铁机车也将首次在有着严苛安全技术标准的美国市场运行。中国中车于2014年底赢得麻省州政府的波士顿地铁284辆红橙线车辆采购合同。该线路途经波士顿金融区、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当地时间5月20日上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参观体验中国产地铁列车时强调,深化中巴互利合作,打造中国装备制造的黄金名片。里约地铁公司引进了大量中国产机车。明年里约将举办奥运会,中国产列车、轻轨等将广泛投入使用,里约热内卢已向中国订购了604辆地铁和城铁列车。近期中方将向巴方交付90辆15列地铁列车用于奥运专线。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地铁不仅出口东南亚、非洲、南美、大洋洲,而且已经阔步进入美国、欧洲市场,实现了由中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由欠发达市场向发达市场,由产品输出向资本、产业、技术全要素输出的三大转变。2017年4月5日上午,马萨诸塞州交通管理局与中国中车公司正式签订波士顿地铁红线120辆加车合同,总价2.5亿美元。这是自中车中标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红线和橙线地铁后的第二次签约。2014年10月23日,美国马萨诸塞州交通管理局正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北车1月26日发布公告称,中国北车所属的北车(美国)公司已经与美国马萨诸塞州海湾交通管理局签订了出口波士顿红橙线地铁项目合同,总金额约为41亿元人民币。中国轨道交通装备的出口在经历了由配件出口到整车出口、由中低端产品到高端产品、由欠发达市场到发达市场的三大转变后,终于登上了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获得60辆最新一代全自动无人驾驶地铁车辆订单。北京地铁燕房线将成为中国大陆首条最高自动化等级的全自动无人驾驶地铁线路。燕房线全线为高架线,为全封闭路线,该列车的最高运行速度为80 km/h,采用2动2拖4辆编组形式的B型不锈钢车辆,首辆列车的交货日期为2015年5月。燕房线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我国高端装备"走出去"再获重要突破。美国芝加哥当地时间3月9日,中国中车旗下公司中标芝加哥846辆、金额总计13亿美元的地铁车辆项目。这不仅是芝加哥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轨道车辆采购,也是迄今为止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企业向发达国家出口的最大地铁车辆项目,"中国造"地铁将登陆美国芝加哥。2014年,CTA通过国际招标采购846辆7000系地铁车辆,用于更换芝加哥地铁线上的旧车,这占到芝加哥地铁全部运营车辆的一半。业主决定将先授标400辆,并在未来几  相似文献   

8.
轴箱内置式地铁车转向架具有结构空间紧凑、重量轻、曲线通过性能好等特点。结合美国波士顿地铁项目的要求,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自主成功研制了轴箱内置式地铁转向架。重点介绍了美国波士顿地铁轴箱内置式地铁转向架的设计技术参数、结构组成及特点,对转向架构架强度进行了计算及试验验证,以及对车辆进行了动力学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8月21日,由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研制的成都地铁4号线首列车下线。该列车融入三星堆遗址、蜀锦等大量四川特色文化,还采用国产化网络控制系统,实现故障在线实时诊断传输和车辆段故障自动无线下载功能。2015年6月,成都地铁4号线一期27列地铁车将全部交付。列车采用B2型不锈钢轻量化车体,4动2拖6辆编组,全车定员1460人。列车最高运行速度80 km/h,车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10月16日,由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首批美国波士顿橙线地铁车下线,预计将于12月运抵美国。这是"中国制造"的地铁车首次出口美国。该车在车辆结构强度、控制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均采用美国标准,是我国首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美国标准地铁车。该车不仅满足美方在技术、商务、本地化及法律等方面多项要求,而且将凭借人性化设计改善乘客的出行体验。车辆采用不锈钢车体,运营速度为102 km/h,车辆服务年限达30年。据悉,该车的不锈钢车体达到美标体系中更为严格的ASME RT-2 2014标准,此标准车体碰撞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1.
2006年6月12日,天津地铁一号线开始试运营。天津地铁一号线首列车于2005年8月运至天津地铁双林车辆段;11月完成了首列(4辆编组)车的全部型式试验及2 000 km运行考核工作。2006年5月完成了首列(6辆编组)车的全部型式试验工作。天津地铁一号线列车是采用铝合金车体的动力分散式电  相似文献   

12.
正51月26日,中车四方股份公司为香港市区线研制的首列地铁列车运抵香港。最快今年年底,"中车四方造"地铁新车将在香港开跑。据介绍,2015年,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在国际竞标中成功中标香港市区线地铁车辆采购项目,共93列车(744辆),是港铁历来最大宗的新车采购,也是中国境内最大的一笔地铁车辆订单。该项目的首列车在去年12月下线。1月26日,首列车从青岛经海路运抵香港。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地铁车辆向"标准化"迈出关键一步。2021年6月28日,由中国中车承担研制的我国首列中国标准地铁列车在郑州下线,标志着我国在地铁车辆技术领域取得重大创新突破。为推动城市轨道交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升我国城轨装备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2019年7月开始,中国中车联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各地铁公司、科研院校及协作单位共同实施了系列化中国标准地铁列车研制及试验项目,目的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适应中国需求、技术先进的"标准化"地铁列车平台,提高我国地铁装备标准化、  相似文献   

14.
国内资讯     
<正>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技术装备专委会召开中国标准A型地铁列车部分统型方案定稿会2019年3月1日至2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组织项目组专家在北京铁科院集团机辆所召开中国标准A型地铁列车制动系统及贯通道、车钩、受电弓、空调机组统型方案定稿会。会议由专委会副主任贾薇主持,中车集团、部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1月,在土耳其首都展出了第1辆运行于伊斯坦布尔OtogarKirzli一奥林匹克村的地铁车。4辆编组的Metropolis型列车全长85.6m,可以载客689人。该列车最高运行速度80km/h。整批列车将于2009年10月交付。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7月19日,被称为武汉"高富帅地铁"的轨道交通21号线(阳逻线)首列车在中车株机公司武汉江夏基地(以下称中车株机武汉公司)正式下线。下线列车为A型车,项目前期采用4节编组,远期根据客流的增长,将扩编为6辆编组,届时最大载客量为2 340人。车辆外观以江豚为创意,车头采用白鳍豚面部造型,圆润的线条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车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2月6日,当第1000辆城铁车驶出生产线时,标志着中国北车集团长客股份公司创造了城铁车辆企业年产量的世界纪录。而这第1000辆城铁车,也恰恰是长客公司提供给香港铁路公司(港铁)西港岛线项目的首列车。代表了世界最高端城铁车的水平。据了解,港铁西港岛线项目是内地第一个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研制的地铁项目。也是中国内地企业第一次成功打入国际高端城市轨道车辆市场。根据合同规定,此次下线的首列车将于今年交付香港地铁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8.
<正>中车四方股份公司为重庆地铁5号线研发的As型列车日前运抵山城,标志着我国首款山地A型地铁列车诞生。As型地铁列车适用于山地环境,具有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载客量大等特点,最高运行时速为100 km,6辆编组列车最大载客量为2 322人。新车型的诞生,将为山地、丘陵地形的城市轨道交通基础建设和运营降低成本,提高列车安全性和运行效率。新车型还通过一体化的设计和信号设备互联互通的升级,在全国首次实现了地铁车辆的跨线路运营。  相似文献   

19.
正2021年7月23日,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项目——120 km/h A型中国标准地铁列车研制及试验项目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深圳举行,这是中车株机公司与深圳地铁集团合作历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根据协议,双方将重点研究城轨装备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实现车体、转向架、牵引、传动、制动等关键系统的自主化和技术升级,旨在打造中国标准地铁列车平台,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的中国标准体系。同时,双方需进一步加快智能运维技术开发与运用,研制出更加安全可靠、智慧先进、绿色节能、  相似文献   

20.
正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是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企业,中国高速列车产业化基地,国内地铁、轻轨车辆制造厂家和国家轨道交通装备产品重要出口基地。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具有轨道交通装备自主开发、规模制造、优质服务的完整体系。公司拥有国家高速动车组总成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