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宝来1.8T轿车采用直接点火系统,其点火线圈和输出放大器组装成1个部件,每缸1个点火线圈,安装在各缸火花塞上方,点火系统的电路如图1所示。该点火系统取消了分电器和高压线,能量传导损失及漏电损失极小,没有机械磨损,而且各缸的点火线圈和火花塞装配在一起,外部用金属包裹,大大地减少了电磁干扰,使发动机点火更加安全可靠,可以保障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正常工作。发动机工作时,ECU按各缸工作顺序向点火控制模块发出点火信号,点火控制模块内相应的晶体管截止,使对应气缸点火线圈一次侧线圈电路断开,在二次侧线圈中感应出高压电,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点燃已被压缩的混合气。  相似文献   

2.
爱丽舍(TU5JP4 16V)发动机点火系统采用了先进的点火线圈与火花塞一体化结构(如图1所示),无高压线连接,点火线圈直接插在火花塞上,点火线圈的次级连在火花塞上。点火线圈中的初级线圈由发动机的ECU控制,初级线圈电流被断开时,由于二级感应次级线圈并产生一个高压电分别为1、4缸和2、3缸点火。其基本电路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3.
话说火花塞     
黄乙 《汽车运用》2002,(4):34-34
众所周知,凡是汽油发动机上都装有火花塞,1缸1个,个别的高速汽油发动机每缸还装有2个火花塞。火花塞虽然只是一只小零件,但它却极其重要,没有它发动机就会动弹不得。 火花塞的作用是把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1万伏特以上)引入发动机气缸,在火花塞电极的间隙之间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火花塞的工作环境极为恶劣,以1台普……  相似文献   

4.
铂金火花塞     
火花塞是点火系统末端的组件,其作用是将点火线圈所产生的脉冲高压电(1kV以上)引进燃烧室,利用火花塞电极的间隙之间产生的点火花点燃混合气,完成燃烧。火花塞虽然只是一只小零件,但它却极其重要,没有它发动机就会动弹不得。汽油发动机的每个缸上都有火花塞,个别的高速汽油发动机每缸还装有2个火花塞。火花塞发明于19世界末20世纪初。作为全球第一个大规模生产火花塞的厂商,1902年博世公司开始生产第一支火花塞,到2005年,已经在全球范围内生产并销售了近90亿支火花塞。火花塞的工作环境极为恶劣,以一台普通四冲程汽油机的火花塞为例,在进气…  相似文献   

5.
智能双火花塞点火(i-DSI)系统是把传统的每缸由1个火花塞点火方式改为2个火花塞点火方式,且每个火花塞上都单独配置了1个点火线圈,每个点火线圈内都有1个独立的点火控制模块(ICM,与点火线圈制成一体,没有高压线),点火时刻由ECU(装手动变速器的车)或PCM(装自动变速器的车)通过ICM控制。这种点火系统优化了混合气的燃烧过程,并且工作可靠,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本文以广州本田飞度轿车为例说明其工作原理和检修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一、丰田卡罗拉1.6L GL点火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汽油机气缸内的混合气由点火系统所产生的高压电火花(大约15000~30000V)点燃,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点火时间的要求,适时准确地将高压电分配给各缸火花塞,使火花塞产生足够强的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丰田卡罗拉1.6L GL轿车是电控单缸独立点火方式,每个气缸由单独的1个点火线圈点火,各个次级  相似文献   

7.
<正> 马自达稀薄燃烧,低度排放发动机样机,目前正在进行台架试验,以对其性能和排放特性进行评定和进一步的改进。马自达多火花塞点火发动机被称为“环绕燃烧过程(SCP)”发动机,它以该公司的顶置双凸轮轴、16气门、1290mL直列4缸发动机为基础,每缸装有4个火花塞,其中3个在燃烧室边缘,1个在中间。 马自达的基本原理是:如果混合气体在火花点火式发动机燃烧室外围被点燃,并且火焰向中心扩散,则废气排放会大大低于普通中间点火发动机。这一假设更适用于稀薄燃烧发动机。目前受到日本汽车制造商的重视。马自达的工程师们已经着手对这一理论进行试验证实,最先采用的是定容试验容器,中间经过了用金属  相似文献   

8.
根据发动机的燃烧原理,我们希望混合气能燃烧得更加充分,完全。因此汽油发动机的混合气稀薄化是节能、排气净化的一种主要措施,但它要求火花塞点火更加可靠,发火力更强。现将国外通行的几种主要节能、排气净化用的火花塞简介如下:一、突出型火花塞突出型火花塞的绝缘体裙部较长,突出在壳体端面之外,见图1。  相似文献   

9.
一、点火系组成与原理凌 志400轿车采用IUZ-FE型V8发动机.其点火系为电脑控制有分电器式电子点火系.原理如图1所示。点火系主要元件有:发动机控制电脑ECU、两个点火器(各控制左右四个气缸点火)、两个点火线圈、两个分电器、两个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一个曲轴转速传感器、火花塞及缸线等。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均采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  相似文献   

10.
明轩 《汽车与配件》2004,(16):20-22
火花塞是发动机点火系中的重要部件,它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引进发动机燃烧室内,在火花塞电极之间发生电火花,以便点燃混合气。图1表示火花塞的结构,图2表示火花塞的严苛工作要求。火花塞不仪在功能上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日本售后市场上也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产值参阅本文“日本主要火花塞制造公司概况。”  相似文献   

11.
一、无分电器直接点火系统(DIS)概述别克君威轿车采用无分电器直接点火(DIS)系统,每两个汽缸合用一个点火线圈,故六缸发动机共采用三个点火线圈。在共用点火线圈的两个汽缸中,其活塞必须是同时到达上止点,其中一个缸为压缩上止点,另一个缸为排气上止点。在两个火花塞点火时,处于压缩上止点的火花点燃缸内混合气;而另一缸是排气上止点,火花无用,称为废火。因处于压缩上止点的缸内压力较高而温度低,要击穿火花塞间隙需要很高的能量;而另一缸为排气上止点,汽缸的压力很低而温度高,所需的火花塞击穿能量很小。这样,点火能量大部分集中在作功…  相似文献   

12.
<正>1传统火花塞点火方式的缺点火花塞点火应用于汽油机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点火虽然从一开始的单点点火发展到了目前的多点点火,但却依然是沿用火花塞点火技术,而火花塞点火技术的进步却掩盖不了火花塞点火系统存在的问题。(1)火花塞点火方式造成的汽油机燃烧循环波动率要高于柴油机,且有研究表明燃烧循环波动率每增大1%,汽油机的指示热效率便降低1.5%。(2)均质可燃混合气单点点火的燃烧模式易使汽油机  相似文献   

13.
前言火花塞是摩托车发动机点火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元件,它的作用是将点火线圈或磁电机产生的高压电引进燃烧室,并在两个电极间产生强烈的电火花,点燃燃烧室内的可燃混合气,火花塞性能正常与否将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 1 火花塞的构造火花塞的构造如图1所示,由电极、绝缘体和铁壳三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14.
故障现象:2011款GL8豪华商务车,装配3.0L V型6缸SIDI缸内直喷式发动机,行驶里程30000km,出现故障灯亮,怠速发抖现象。故障诊断:接车后试车,故障灯确实一直点亮,抖动很严重。车速到80km/h就很难再提升。用GDS查看故障码,出现P0300点火控制回路2。查看缺火数据,2缸缺火。本着先易后难的步骤,拆下火花塞,火花塞上有油迹,应该是点火燃烧不好,换上一个新火花塞后,还是出现2缸缺火,再换上一个新的点火线圈,故障依旧。  相似文献   

15.
读者E-mail     
编辑你好! 经常开车的驾驶员会遇到发动机有“嗒嗒”的声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爆震”或者“敲缸”,我想请问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韩磊) 一般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循环为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行程。所谓爆震或称敲缸即是火花塞在点火之前,气缸内混合气因积碳、温度过高、气油抗爆值太低等因素而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阜阳科委、蚌埠运输系统的四个单位,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教导,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奋斗,创造了具有我国独特风格的汽油机“多火源点火系统”。这种点火系统,就是在燃烧室上布置了多只火花塞,依靠新点火系的元件和线路,保证发动机同一缸内多只火花塞同时发火。由于布置同时发火的多火花塞,使火焰传播距离缩短,燃烧速度加快;点火提前角能够变小,来不及燃烧的“死角”减小;混合气容易点燃;混合气可以更稀些;可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天然气发动机激光点火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过程、不同的引燃点火方式以及影响激光点火的3个特性参数(气体不均一指数、水的吸光度、火焰发射);对激光点火系统与传统的火花塞点火系统在天然气发动机燃烧和排放性能方面进行了燃烧持续期、失火极限、敲缸极限、NOx排放等参数的比较;总结了激光点火的优缺点及其在天然气发动机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张大伟 《汽车电器》2005,(10):27-28
汽油发动机从开始点火(即火花塞跳火)到该缸活塞运行到上止点位置这段时间所对应的发动机曲轴转角称为点火提前角。因为混合气在气缸内从开始点燃到完全燃烧需要一定的时间,设置适当点火提前角的目的就是在压缩行程接近终了时为火焰中心的形成预留时间,以便活塞在到达上止点时,  相似文献   

19.
《汽车杂志》2014,(3):290-290
火花塞的作用是将上万伏的高压电引至正、负极终端产生电弧火花,以点燃发动机汽缸内混合气使发动机作功,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发动机的性能。如火花塞的点火性能不好,不仅会导致发动机启动困难,而且会在加速时感到乏力。其原因是点火不够强和集中,导致油气燃烧不完全,并会增加油耗和产生大量废气。污染环境,甚至更严重会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01,(21):28-31
为改善燃油消耗和降低排放,世界各国在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上都开发出不少新技术。 一、汽油发动机新技术 1.多气门技术 多气门结构是指发动机每缸具有2个以上的气门。目前,在国外汽油发动机上一般都采用每缸4气门(2个进气门和2个排气门)和5气门(3个进气门和2个排气门)。采用多气门结构可提高发动机充气效率,火花塞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