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短讯     
《江苏船舶》2009,26(2):4-4
由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安徽省造船工程学会、江西省造船工程学会、重庆市造船工程学会联合共同主办的2009中国(长江)船舶工业博览会于4月10—12日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来自美、日、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外参展商,20多个省、市国内参展商共142家参展商参展。展会占用了6000多m^2展厅面积,设标准展位172个。在参展客户中船舶配套及船舶技术服务企业约占展位的80%,船舶制造企业占展位的10%,船舶行业媒体占展位的10%,国外的参展商占6%,江苏省参展商占29%,其他省市区参展商占65%。  相似文献   

2.
由江苏、安徽、江西和重庆等四省市的造船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2009中国(长江)国际船舶工业博览会”已于2009年4月12日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圆满闭幕!  相似文献   

3.
《中国造船》2008,49(4)
2008年船舶工业发展论坛暨纪念《中国造船》创刊60周年大会,于2008年10月28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国船舶工业迅速发展,中国造船人为建设造船大国和造船强国,正不遗余力地努力拼搏。连年来,中国船舶界都在举办船舶工业发展论坛,以研讨船舶工业发展的相关问题。今  相似文献   

4.
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人类共同主题.进入21世纪,公众安全和环境意识觉醒,对海上事故已达到"零容忍"程度.IMO及国际相关海事组织积极推进相关公约、规则和规范的重新审议,制定目标型船舶标准(GBS)、共同规范(CSR)、海水压载舱涂层标准(PSPC)、2009概率破损稳性规则、船舶CO2设计指示、船舶再利用标准、NOx和SOx减排标准等,促进船舶规范标准的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发展迅速,已经奠定了世界造船大国的地位,但与造船强国尚存在差距.抓住国际船舶标准发展机遇,瞄准绿色船舶未来发展方向,建立业界共同参与机制,研发和推广应用船舶绿色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使船舶规范标准适应国际社会关注的"绿色"、"健康"等节能环保新船型,并拥有我国自主的船舶规范标准体系,是我国建设创新型船舶工业和造船强国的进程中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船舶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要素条件及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力促进船舶工业集群化发展是新时期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分析船舶产业集群的作用和效果的基础上,论述了加速船舶集群发展的要素。围绕造船核心层、产业耦合层和社会网络层三个层面给出了船舶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地方     
《机电设备》2006,23(5):29-30
舟山:造船超越修船;宜昌要建成船舶制造基地;镇江新民洲敲定4个造船项目;连云港灌河将建全国船舶修造基地;象山产业区船舶工业基地迅速崛起;山东省加快培育四大船舶产品集群;  相似文献   

7.
该博览会将于2009年4月10—12日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本届“船博会”是由江苏、安徽、江西省和重庆市造船工程学会联合主办,南京亮舰展览有限公司和南京喜康会展服务有限公司承办,旨在推动长江流域船舶工业的繁荣发展,加强沿江流域船舶配套制造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快沿江船舶工业园区的建设,实现长江流域船舶工业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8.
黄林根 《中国造船》2004,45(3):23-23
北京造船工程学会、中国船舶信息中心、中国船舶工业综合院、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修船技术委员会等于 7月上旬在中国泰安召开了船舶信息化建设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河南、湖北、黑龙江、山东、浙江、福建等 9个省市从事信息化建设、研究、设计、生产、教学和管理的专家和领导5 0多人 (研究员、教授 16人 ,高级工程师 16人 )欢聚一堂 ,回顾总结了船舶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 ;探讨研究船舶信息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研究提出发展船舶信息化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并就信息化建设热点、难点展开了交流、研讨 ,会议取得共…  相似文献   

9.
《中国造船》2009,50(1)
王荣生同志是我国船舶工业老领导之一,为我们船舶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国际上享有声誉。出于对王荣生同志的敬重,也为了把王荣生同志半个多世纪的工作经验和学识较为全面地整理出来,保存下来,献给我国船舶工业广大员工作参考,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上海学术活动中心和《现代船舶经营实用手册》编委会等两单位决定发起编辑出版《王荣生船舶文集》工作并于2月13日在北京召开《王荣生船舶文集》编委会成立会议。  相似文献   

10.
消息报道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船舶电工专业委员会于1月12日在沪召开成立大会,有八个省市46个单位10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轮机学术委员会、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机械工业部军工局、电工局、上海船舶工业公司等上级学会、兄弟学会、领导机关的代表到会表示祝贺。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周善元同志致开幕词,回顾了建国以来船舶电  相似文献   

11.
截至2009年9月中旬,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共建成、交付60艘大型现代化船舶,其中为中远集团建造十多艘高质量船舶。十多年来,南通中远川崎以超常规的速度实现了创新发展,其造船丁时、钢材利用率、万美元产值耗电量、人均产值等经济技术指标连年创造或刷新中国造船业新纪录,部分指标达到日、韩先进水平,步人了创优做强、科学发展的快车道,建成为“国内最先进、国际上最具竞争力”的大型现代化船舶建造企业,为壮大中远造船主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推进了中国船舶工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造船技术》2005,(4):46-46
船舶制造领域包括造船技术的研发、船舶工程的设计和所有的生产活动,是船舶工业中投入和产出最多的场所,是做大做强我国船舶工业,实现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目标的主战场。船舶制造技术是把船舶设计信息物化为真实产品的方法,是各型产品达到预期的性能、产量、周期、成本和效率的决定因素。为使造船主战场能更有效地承担扩大造船总量的重任,就必须以缩短造船周期为目标来引导船舶制造技术的全面进步和快速提高。  相似文献   

13.
《船舶工程》2007,29(4):I0004-I0005
2006年是我国船舶工业贯彻实施"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经各船舶企业的努力奋斗,使船舶工业呈现出了持续、稳步、健康的发展势头.主要表现在全国造船完工量达1452载重吨,同比增长20%,新承接造船订单达425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3%.我国造船完工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9%,连续12年稳居世界第三,与韩国、日本等先进造船大国的差距大幅缩小;新承接船舶订单占世界份额的32%,位居世界第二;手持船舶订单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4%.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船舶订单拿下世界第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年高速增长,冲顶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中国船舶工业,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在国家出台《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并推出一系列扶持船舶工业发展措施带动下,船舶工业克服种种困难,化危机为机遇,逆势而上,成绩显著。2009年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超过40%,占世界船舶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承接新船订单量首次超过韩国位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5.
康林道 《船艇》1998,(5):7-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国际造船界的地位逐渐上升。船舶辅机作为船舶配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国产化水平的工作中,为中国船舶工业的全面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同  相似文献   

16.
2009年9月30日,是江苏省船舶先进制造技术中心(工商登记名为:江苏现代造船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五周年的日子。五年来,该中心在江苏船舶工业的大地上,播撒着船舶建造数字化的种子,收获着科技创新的硕果。  相似文献   

17.
江苏造船界历来对信息工作十分重视。随着船舶工业的发展,船舶企业对信息工作更加看重了。江苏造船业中,办得较好的信息刊物有:南通中远船务工程公司的《南通船务》、新世纪造船公司的《新世纪造船》、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公司的《船厂工人》、泰州口岸船舶公司的《简报》、中船澄西船舶修造公司的《澄西船舶》、扬州大洋造船公司的《大洋报》、中海工业(江苏)公司的《中海工业造船》,还有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公司等企业所建立的网络系统。这些信息刊物和网络系统对江苏船舶工业的发展起到了极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广东造船》2009,(4):19-20
上半年我国船舶工业总产值、出口交货值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增幅呈现下降趋势;重点监测船舶企业造船完工量同比大幅增长,新船订单同比大幅减少,环比出现回升,手持船舶订单连续9个月下降,金融危机对船舶行业的影响逐步显现,经营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9.
《机电设备》2012,(4):4-4
"‘十二五’期间,船舶工业年出口规模保持在400亿美元以上,形成4个以上船舶出口吨位进入世界前10强的造船企业和12个船舶出口基地,加大高新技术船舶产品的技术研发力度,培育海洋工程装备、游艇等新的出口经济增长点,形成约50个品牌出口产品,游艇出口金额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远洋航务》2010,(1):43-43
2月1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规划指出,鼓励骨干船舶制造企业实施兼并重组。会议对船舶工业振兴规划提出六点要求:一要稳定船舶企业生产。加大信贷融资支持力度,支持大型船舶企业和航运企业按期履行造船合同,采取鼓励措施支持购买弃船。指导船舶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保持生产连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