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从明永乐三年(1405)到宣德八年(1433),前后七次下西洋,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航海史上和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郑和下西洋是中国海外交通史的里程碑,它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而且对华侨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拟从明清时期海外交通著作的有关记载,探讨郑和下西洋与华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上半叶,泉州籍移民作为国际移民大潮的一份子,出国人数剧增,随之出现大量由国外成员和原籍成员所组成的华侨家庭。这种跨国家庭结构,呈现不同的形式,也出现了侨眷家庭妇女所扮演的多重角色,这在延续千百年的传统闽南家族组织中,无疑是一种新的家庭结构模式。本文试图通过族谱、墓志铭和田野调查资料,浅析这一时期该地华侨家庭类型、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3.
在15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初,闽南人基于"出海谋生"的目的,大规模向海外进行人口移动.这段时期,闽南人的海外人口移动,不仅有规模性,而且具有持续性.其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及港澳台等地区.在这几百年的移民潮中,闽南华侨利用地缘、血缘、业缘等优势,在东南亚等地区建立了坚固而广阔的商业贸易网.1868年神户开港后,大批的华侨纷纷前往神户发展,在20世纪40年代前,神户成为日本对中国及东南亚的最主要贸易港口,而闽南华侨在开发日本的中国及东南亚市场所起作用非常的显著.闽南华侨为何能如此成功地发展中国及东南亚市场,其优势之所在,的确耐人寻味.本报告将列举活跃在日本神户的闽南华侨的事例,并藉由族谱、阄书、商号条规等资料,探讨闽南商人的经营资本与家族的关系;他们对于家族财产是如何维系与分配;最后,对华侨的海外贸易网中,是否存在着家族性特征及延续"经济家族"的传统特质作一番考证.  相似文献   

4.
对外贸易是宋代以降中外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的对外贸易,促使外销商品深入到东南亚社会的诸多方面,特别是陶瓷器皿,在东南亚和华侨社会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从事对外贸易的华商,为东南亚华侨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为华侨居住国的社会进步,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最近,位于南美洲的"石油王国"委内瑞拉侨界传出一个好消息:由著名中外关系史专家、暨南大学教授、广东省恩平籍乡亲高伟浓编著的史学专著《委内瑞拉华侨史略》由马来西亚学林书局出版发行。这是委内瑞拉有华侨华人定居以来的160多年移民历史上第一本华侨史著,不少委内瑞拉华侨华人捧读该书倍受鼓舞,大家高兴地表示:"我们委内瑞拉侨界从此也有了自己的华侨史,子孙后代透过她可以知道华侨华人一个多世纪艰辛艰苦的移民之路,这是我们华侨华人社会的传家宝啊!"  相似文献   

6.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转型时期建设和谐校园,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的核心途径。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包括:寓教于活动、动之以环境和建之以制度。  相似文献   

7.
清末民国时期,中国侨乡金融业经历了一个由传统向近代转型的过程.在这一变迁过程中,传统与近代共生共荣的金店、水客业、侨批业的兴盛与华侨的作用密切相关.正是由于华侨的牵引拉动、内引外联的作用,推进了侨乡金融业的转型,进而有力地推动了整个侨乡经济变迁.  相似文献   

8.
日本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日本的经济发展与其高等教育息息相关。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对研究生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日本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但是这种改革并没有像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教育改革对日本经济产生那么大的影响,这也引发我们对教育与经济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高校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切实增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和造就"四有"新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教育思想纵横架构框图.对教育思想的认识思路与实践途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作者期望这些研究工作对于教师、校(院)长、教学管理人员乃至后勤服务人员建立现代教育思想并如何将这些思想付诸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