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考证汉晋时代道教人士编写的《西京杂记》《神异经》《拾遗记》《博物志》《南方草木状》中的中外交流史料,发现其中蕴藏大量珍贵内容,有很多可信成分,需要我们运用现代知识,加以印证。《神异经》中的榴莲、菠萝蜜、面包果,是中国最早记载。道士为了宗教的追求,关注域外地理信息,所以他们的书中有这些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2.
分析我国历史有关水战的封锁记载,大致可分为两型:一是封锁航道;二是封锁港口。而港口封锁,又可分为海港与渡口两种。象《后汉书》所说:公孙述为了防备刘秀从水路进四川,在长江三峡设置了铁索横江,阻挡船舟的往来,就是我国水战中最早也最著名的航道封锁。他如《唐书·高仁厚传》称:韩秀升在  相似文献   

3.
封面图说     
《航海》2015,(2):2
<正>太湖"七扇子"大船古称"罛船"。"罛",大网也,即大网船,为我国淡水捕捞中最大的渔船。因船上竖桅杆七根,挂篷帆七扇,渔民俗称"七扇子"。大船方头平底,舱浅船身宽,平稳耐风浪。  相似文献   

4.
张淳 《珠江水运》2014,(14):39-39
此前,一部由李冰冰和全智贤主演的电影《雪花秘扇》让我们了解到一种神秘的符号——女书。女书是世界上发现的唯一一种女性文字,它凝结着古代女性间细腻的情感。因为起源于湖南省江永县,女书又被称为江永女书。而来到云南省富宁县,你不能不了解另外一种唯一——坡芽歌书。  相似文献   

5.
郑和航海图     
我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后,他的随员陆续写了一些书,如1434年巩珍著《西洋番国志》,1434年费信著《星槎胜览》,1451年马欢著《瀛涯胜览》和1520年黄省曾著《西洋朝贡典录》这些书都没有介绍和记载郑和航海方面的资料,仅记录了沿岸各国的风土人情、物产和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6.
风与人类生息相关,有史以来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风能、风帆的文字记载,就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风帆作为船舶航行的一种动力,一直受到人们的极大重视。我国是世界最早发明和利用风帆的国家之一,在夏禹时期就开始利用风帆助航了。在《物原》上有这样的记载:“燧人以瓠济水,伏羲  相似文献   

7.
唐海波,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他少年始学习书法,数十年来从未间断对传统碑帖的临摹研习。80年代始,唐海波开始参加省市全国性书法活动,并于1988年一举获得全国神龙书法大赛金奖。自1989年始,唐海波陆续参加全国首届扇面展、第七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二届行草书大展、全国首届行书展等,均取得骄人成绩。2008年始,唐海波在烟台美术馆成功举办个人书法展,获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8.
曹凛 《中国船检》2013,(11):106-109
《船政》一书是南京兵部车驾司于1546年(嘉靖二十五年)抄刻出版的官方档案文书,汇集了嘉靖二十一年至二十五年南京兵部所辖船厂的船政管理文档的专业书籍。书中记载了许多有关船政管理、检验规范和船样覆查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曹凛 《中国船检》2011,(11):104-107
《岛夷志略》为元朝航海家汪大渊所著,书中记述了100多个他亲自去过的沿海国家和地区,他在《岛夷志略》后序中注:"皆身所游焉,耳目所亲见,传说之事则不载焉"。书中记载了自泉州出口的90多种外销商品绝大多数都是手工业制品,表明中国元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仍以出口丝绸和陶瓷为主。明初,郑和七下西  相似文献   

10.
丘克辉同志在《郑和下西洋的宝船考》(载《航海》一九八三年第二期)一文中,介绍了学术界、航海界对宝船尺度的不同意见,引起了我的兴趣。经查阅有关史料,我认为,《明史·郑和传》关于宝船尺度“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的记载是正确的,不能轻易否定。明代人对宝船尺度的记载并非仅见于《<瀛涯胜览>序》。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一载:“今城之西北有宝船厂。永乐三年三月,命太监郑和等,行赏赐古里满刺诸国。通计官校、旗员、勇士、士民、买办、书手,共二万七千八百七十余员,名宝船,共六十三号。(笔者按:《明史》作‘六十二’。一艘之差,显为记误或  相似文献   

11.
海难救助已有很长的历史,相传中国在四五千年前黄帝的时候就有了船,船一下水遭遇危险,就得抢救。公元前约900年,古希腊的《罗得法》也有船、货遇难,为了共同安全所做出的牺牲应由大家分摊的记载。  相似文献   

12.
对LOF2000救助合同并入SCOPIC条款及其附件A之浅见(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难救助已有很长的历史,相传中国在四五千年前黄帝的时候就有了船,船一下水遭遇危险,就得抢救。公元前约900年,古希腊的《罗得法》也有船、货遇难,为了共同安全所做出的牺牲应由大家分摊的记载。  相似文献   

13.
天津钞关与民船检查
  据《清朝天津大事记(1644—1911)》(以下简称《大事记》)记载:康熙四年(1665年)七月,天津钞关由河西务移驻天津。钞关是明清时朝廷设立的征收船税的机构,最早设于明1429年,由中央户部在各地设立户部分司,管理收税事宜。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机器处所《油类记录簿》的记载要求,例举了日常操作中机器处所《油类记录簿》的记载方法,并就如何规范《油类记录簿》记载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最早出现的“档案”概念 “档案”一词最早见于清代。现存清代档案康熙十九年(1680年)的《起居注册》(汉文正本)中就有“部中无档案”之语。大约成书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的杨宾《柳边纪略》中说:“边外文字,多书于木,往来传递者日牌子,以削木若牌故也;存贮年久者日档案,日档子,以积累多,贯皮条挂壁若档故也。然今文字之书于纸者,亦呼为牌子、档子矣”。  相似文献   

16.
航用恒星     
船舶在大海上航行,海天相连,渺无涯际。人们不禁会问:怎样知道船舶的位置,并引导航行呢?我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和航海活动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在古代,航海者很自然地把日、月、星辰作为“空中灯塔”和“指路明灯”。在汉初《淮南子·齐俗训》中,就有“夫乘舟而惑者,不知东西、见斗、极则寤矣”。这是最早利用北斗、北极星辨别方向的记载。公元414年东晋僧人法显自天竺(今印度)从海路东归后写成的  相似文献   

17.
一、规则修订的背景 共同海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约900年,古希腊的《罗得法》(Rhodian Law)就有"为了减载,被抛弃的货物应由大家分摊"的文字记载.此后,尽管世界发生过许多变迁,但"为了大家的利益作出的牺牲应由大家分摊"的原则却一直保留下来.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古代航海活动最早可追溯至夏商时期。春秋战国之时,较大规模的海上运输和海上战争已不罕见,频繁的航海活动逐渐催生出诸如灯火、旗帜、锣鼓、号角、烽燧等原始海上通信手段。至唐宋,据宋《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记载,徐兢奉旨率船队出使高丽,"八舟鸣金鼓,张旗帜,以次解发""入夜举火,则八舟皆应"。夜间每有使船经过,沿途岛屿则"于山巅明火于烽燧,诸山次递相  相似文献   

19.
冯威  王平  许小明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12):61-62,124
航母编队可能受到敌空袭的威胁扇面大小关系到编队防空兵力配置的多少。通过对航母编队可能受到的威胁扇面影响因素的分析,提供了航母编队可能受到的敌空袭威胁扇面大小的确定方法,并建立了计算威胁扇面大小的数学模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郑明 《中国船检》2006,(7):8-10
早在距今3000多年前,周朝就设有负责船舶检验的官员,被称为“舟牧”。在《吕氏春秋》中载有:“季春之月,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备具于天子焉。”可见,当时为皇帝准备的舟船,是经过反复检验核查后,才具备交船使用的条件,负责检验的“舟牧”就是我国史书中记载的最早的船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