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浅谈日本“来岛海峡”的航行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往返于中国和日本的“联裕”轮多次安全通过日本“来岛海峡”进行了相关分析,浅谈如何根据水文气象资料和有关法规法则安全通过日本“来岛海峡”的航行方法及所采取的航行措施。  相似文献   

3.
海上船舶在航经一些海峡、港口时不得不经过一些比较狭窄的航道。狭水道航行难道较大,易受风、流、岸壁效应、浅水效应等因素的影响,航行事故多发,严重影响海上运输业发展和海洋环境保护。文中通过阐述狭水道的含义,分析狭水道的航行特点,联系《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结合研究狭水道船舶碰撞事故,明确船舶在进入狭水道航行前应做的的准备,探讨狭水道航行中的导航、避险、转向方法。  相似文献   

4.
5.
关门海峡是日本濑户内海的西门户,也是日本西海陆交通要冲,它是中国北方港口、韩国及朝鲜通往日本关东的重要水道,可大大缩减通往日本关东各港的航程。笔者曾多次指挥船舶进出关门海峡,在此总结了自己过关门海峡的航行心得,供各位同行切磋、参考。  相似文献   

6.
此文根据狭水道航行的特点,结合船舶通过狭水道误差分析,对船舶是否安全通过狭水道的问题进行可行性判断。  相似文献   

7.
孙密 《航海技术》2007,(6):20-20
当船舶航行在通航密度大、渔区、狭水道、进出港等水域时,经常保持慢速进车的安全航速,维持舵效,是确保安全航行的一种重要操纵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雷州半岛东部外罗门水道小型船舶航行安全措施进行探讨,对保证船舶在该水道安全航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11.
就关门海峡的航道、潮流、信号、通航情况、航法及船过海峡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根据多次通过关门海峡的经验总结出一些可供借鉴的航法。  相似文献   

12.
浅析港口物流发展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中外港口物流发展现状,研究了港口物流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港口物流发展3阶段设想,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港口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物流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铎 《中国航海》2006,(3):55-58
《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准许在必要时背离避碰规则的规定来避免紧迫危险。通过对避碰规则条款归类、分析,可以被背离的避碰规则条款必须是强制性的、不附例外条件的、针对性的具体避碰规定。具体而言,只有狭水道条款中的右行规则和对遇局面中的右转规则才存在背离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在实船航行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新、马海峡的航道特点和通航条件,论述了大型油轮通过海峡的航行方法和操船注意事项,供航海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牛国臣 《世界海运》2002,25(4):8-10
就日本来岛海峡的航法、潮流、雾况、通航情况及船过来岛海峡应注意的事项等进行了阐述,并结合航行来岛海峡的经验,指出了航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对台湾海峡主航道船舶交通的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海上交通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海峡通航环境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揭示海峡中主要交通流模式和交通环境特征,结合IMO《关于船舶定线的一般规定》,规划和设计台湾海峡主航道船舶定线制,并对该定线制方案设计中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台湾海峡船舶交通流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高岩松 《中国航海》2005,(3):37-40,61
采用雷达观测方法获取台湾海峡船舶交通实况,应用自行开发的基于电子海图的观测数据与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台湾海峡船舶交通流分布,建立交通流模型,揭示台湾海峡船舶交通流特点和潜在危险。其调查与分析结果为实施台湾海峡船舶交通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运用灰色关联系统分别分析了所有船舶和300 gt及以上的船舶在台湾海峡及附近水域中发生的海难事故,并对碰撞、触礁或搁浅、触碰、失火或爆炸、机械故障、倾斜或倾覆等六类海难事故,进行了灰色关联矩阵运算及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水域海难事故以300 gt以下的小船所占比率较高,同时该水域海难事故类型以机械故障具较高关联性;当排除300 gt以下的船舶后,该水域海难事故类型则以碰撞具较高关联性。  相似文献   

19.
奥帆赛海上交通安全与应急保障和安保工作,全面体现了水上大型公众活动水上保障工作的共性和特殊性。水上大型公众活动的水上保障工作主要包括保证活动水域的清洁,保证活动正常进行而不受干扰,保障活动船艇设施与人员的生命安全,这是水上大型公众活动保障的共性;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水上活动搜救预案的制定、针对活动水域的特殊性而采取的特殊保障措施和影响活动的自然灾害的应对准备三个方面。通过参与水上大型公众活动的保障工作,将会加快推进水上交通安全与应急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