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不断推进远洋船舶的建造和使用,加速了航运信息化建设进程,改善了海上船舶管理完全依靠传统人工操作的局面。本文结合当前成本低、使用简便的CCTV和RFID设备,提出一种海上船舶视频快速检索方法,实现了目标的快速定位、身份信息识别和视频信息的快速查找。该方法首先结合RFID和CCTV特点,利用数据库交互捕获包含目标对象的画面信息;然后在监控区域内,利用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完成对目标的识别跟踪、RFID匹配信息以及船舶身份识别等操作。  相似文献   

2.
对于水下作战,目标识别十分困难,因此必须走多传感器融合、多技术融合的道路,应分析研究不同的方法优缺点,取长补短,综合处理。本文比较了不确定性推理技术中主观Bayes方法与证据理论的特点,分别给出了基于2种技术的目标融合识别思想。提出了基于Bayes统计理论的身份识别和基于D-S理论融合身份识别的框架。研究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提出了模糊神经网络信息融合紧密结合与松散结合的2种处理框架,并结合应用讨论了其特点。  相似文献   

3.
对于水下作战,目标识别十分困难,因此必须走多传感器融合、多技术融合的道路,应分析研究不同的方法优缺点,取长补短,综合处理。本文比较了不确定性推理技术中主观Bayes方法与证据理论的特点,分别给出了基于2种技术的目标融合识别思想。提出了基于Bayes统计理论的身份识别和基于D—S理论融合身份识别的框架。研究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提出了模糊神经网络信息融合紧密结合与松散结合的2种处理框架,并结合应用讨论了其特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传统航空货运安检业务中存在过检效率低、过检信息难追溯等难题,设计出一套多标签识别智能分拣系统,实现航空货物的身份信息采集、精准跟踪、智能分拣。智能分拣系统由输送绑定分拣子系统和单通道调度子系统组成,智能传输分拣子系统集成视觉识别、RFID识别技术,并采用高性能模组分拣技术实现多类型货运身份信息识别及跟踪分拣;通道集成调度系统可根据待检货物量、安检结果、实时过检状态智能控制各设备单元模块协同工作,提升整体过检效率。  相似文献   

5.
利用渔船RFID系统,实现船舶身份电子信息识别,结合港口和船舶的基础信息数据和管理信息数据,实现对船舶、港口、船员和主管部门管理资源的一体化管理、服务和调度,为渔业生产开辟了全新的安全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6.
身份识别作为安全管理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深入到港口安全管理过程中。当前港口身份智能识别系统由于数据处理能力较差,导致识别精度过低。针对对比系统问题,构建新型港口身份智能识别系统。选用C8051F020单边机作为信息读写器的核心控制部分,提高数据读写速度。优化通信接口结构,选用TSB0102芯片作为电平转化芯片,保证通信接口正常运行。选用Laplace算子对关键身份信息图像边缘进行检测,并使用处理后的图像完成身份识别过程。经系统测试证实,本文系统对于对比系统的不足具有优化作用,其使用效果优于对比系统。  相似文献   

7.
多传感器综合目标识别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描述了传感器与目标身份信息的特征,提出了多佑感器特征级综合目标识别的系统结构,并介绍了与综合目标识别相关的关键技术,重点阐述了几种目标识别融合算法。  相似文献   

8.
“电子政务”在国外一般称“电子政府”(E—govern—ment)。在我国,为了与“电子商务”的概念相对应而称为“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是政务信息和政府管理活动的网络化和电子化,即通过信息网络实现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包括以电子形式实现并开展的政府日常管理事务、政府行政事务、公务活动和社会服务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阶段,雷达技术的应用范围相对广泛,特别是在海上监视领域中。其中,高频地波雷达能够实现超视距探测与跟踪,并实时监视区域内的动态目标,但却无法准确地提供目标身份信息。而AIS,即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的应用,则能够对监视区域内部的目标信息进行详细地检测,在识别目标类型与身份方面获得了极大的便利。然而,AIS却无法提供非合作目标信息数据。由此可见,两者各有优缺点,在提供信息方面能够实现互补,所以,船舶通信系统的AIS与雷达信息融合技术的系统化研究十分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2009年9月30日,国家船舶远程识别和跟踪系统(LRIT)数据中心正式启用。通过该数据中心,不仅可以查到所有中国籍船舶的身份和实时位置信息,还能对靠近中国海岸线的外国船舶进行身份和实时位置查询。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悄然兴起,我们己进入了以信息为主体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高速化、便捷化成为世界各国相继竞争的焦点之一。1995年至1997年,世界主要经济强国相继提出了建设信息社会国家的发展战略,其主要看点就是通过对政府信息化的建设带动社会其他方面的信息化发展,电子政务则成为政府信息化的主要方式和运营手段。目前,电子政务建设正在我国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鉴于实施技术、工作水平及实施状况的差异,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与国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海事信息化建设和海事电子政务建设现状,以及信息整合的内容和意义,重点阐述了在海事电子政务中实现信息整合的重要作用和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目前基层航标管理站仓库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设计基层航标管理站仓库无人管理系统。该系统分为两部分:后台数据库和识别系统。数据库负责信息存储;识别系统由身份识别系统和物品识别系统组成,分别负责身份确认,物品录入、领取。仓库管理员对航标材料、工属具进行编码入库,领取人使用识别系统进行身份识别、扫码领取,该系统的设置使航标管理站仓库无人管理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工程的逐步开展,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电子文件,其中部分电子文件将转化为电子档案进行保存和提供利用。电子档案与传统的纸质档案在保管要求上有很大区别,如何安全、妥善地保管好电子档案,已成为档案保护技术工作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是当今信息社会的一场革命。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等网络应用的发展和普及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而且正在创造着巨大的财富,以Internet为代表的全球性信息化浪潮日益深刻,应用层次不断深入,应用领域更是从传统的、小型业务系统逐渐向大型、关键业务系统扩展。与此同时,计算机网络也正面临着日益剧增的安全威胁。广为网络用户所知的黑客行为和攻击活动正以每年10倍的速度增长,网页被修改、  相似文献   

16.
基于异类传感器的数据融合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各种有源和无源探测设备在内的异类多传感器集成提供多种观测数据,同时通过不同传感器之间的关联来提高数据精度,可以得到关于目标的更多特征信息,从而为身份识别、态势估计提供更多的依据.基于异类传感器的数据融合系统实现了雷达、ESM等异类传感器的数据关联与融合.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能提供更高精度的数据,获得目标的更多特征信息,并可对目标实施有效识别.  相似文献   

17.
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发展.电子文件的数量在不断增长。将电子文件保管好以提供利用是档案管理者的使命,也是电子文件管理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8.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发展给航运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领域带来了新的变化。国际贸易和远洋运输的迅猛发展需要高效的信息传输和管理手段,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建设性地将电子商务应用到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通过信息技术促进商务的运作成为我们所面临的真正挑战。电子商务采用了现代通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加快了信息传递和交流,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社会运作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因此,电子商务是未来航运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为寻求更加便捷、更加符合内河水运发展的监控方式,指出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在内河航道小型船舶应用受限,无法很好地实现船舶监控的问题,提出基于双模(GPS/BDS)定位和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内河船舶身份识别系统(R-AIS),并分析其为海事监管部门、船主、船闸调度中心等3类服务对象分别实现船舶位置定位、周边船舶身份自动识别和协助船舶便捷过闸功能,发挥船载终端的功能、实现岸基终端信息交互、优化船载终端供电系统。R-AIS可为船舶监管提供有效的监控手段,提高船舶的过闸效率,促进内河水运事业健康、安全、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永兴  王涛  韦扬 《中国航海》2022,(4):133-139
针对船舶污染物监管场景需求,提出了船舶申报信息、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和摄像头图像检测多源融合的船舶目标智能识别和验证方法。从申报信息中获取船舶水上移动通信业务标识码身份,利用该标识码提取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参数,判断船舶是否达到现场;通过改进的YOLOv5检测模型从摄像头获取现场船舶的视觉目标检测框;采用视觉目标检测框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目标在摄像头像素坐标系映射标定框的交叉匹配算法,完成船舶目标的融合验证。在SeaShips公开数据集上的试验表明,相较原始YOLOv5模型,提出的船舶视觉目标检测模型平均精确度指标提升了3.14%,达到80.83%;且利用TensorRT加速使得模型推理速度提升了73%,帧率达到64.18。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目标与视觉目标的匹配融合满足船舶污染物接收现场船舶身份的识别和验证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