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利用在Matlab对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进行建模仿真,将整车分为5个子模型,分别是车辆动力学模型、行星齿轮模型、发动机模型、能量管理模型和电力驱动模型,并对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的动力耦合部件——行星齿轮机构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2.
双排行星齿轮机构在混合动力汽车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动力复合装置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所应具有的功能,分析表明一种双排行星齿轮机构可以工作在混合动力汽车的多种工作模式下,建立此行星齿轮机构的动力学方程,基于ADVISOR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双排行星齿轮机构能有效的实现两种动力的复合。  相似文献   

3.
针对混合动力汽车功率分配装置这一关键部件,分析了以行星齿轮机构为核心的功率分配装置的动力学特性,得出了动力学方程,详细讨论了在各种驱动模式下的功率分配传动过程和效率,其结果可作为下一步混合电动汽车整车能量优化控制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产生确定的输出运动,对汽车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中的部件而言,必须要有驱动和止动装置.通常,可将为行星齿轮机构部件提供驱动力和止动力的装置,一并称为执行机构.汽车自动变速器所采用的执行机构,一般由湿式多片离合器,湿式多片或带式制动器以及单向离合器等组成.  相似文献   

5.
行星齿轮结构的混合动力汽车的系统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元  田光宇  陈全世  夏群生  吴昊 《汽车工程》2004,26(3):260-265,278
首先分析了一种行星齿轮结构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纵向动力学方程,并且研究了不同情况下的汽车系统效率,得到了系统效率优化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随后利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对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系统效率进行了优化计算,从而确定了每种工况下的最佳蓄电池功率和最佳减速比。  相似文献   

6.
车辆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分析与动力控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魏跃远  林逸  林程  申荣卫 《公路交通科技》2006,23(11):133-136,140
为了有效的实现行星齿轮机构的动力耦合功能,分析了双动力源与单排行星齿轮机构连接方式的系统效率,提出了实现混合动力汽车多种工作模式的结构方案,建立了行星齿轮机构的动力学模型,针对启动加速这一工况,建立了电机助力的控制策略,基于matlah/simulink建立了仿真模型,基于该模型进行了加速工况动态仿真并获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该分析有助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匹配与优化控制。  相似文献   

7.
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问题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行业新的发展趋势,其中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耦合机构是新能源汽车研究重点之一。文章介绍了一种新的双行星排动力耦合机构,并对其结构和工作模式进行了分析,并用杠杆法与功率流方块简图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双行星排耦合机构进行功率流分析研究,确定该系统产生功率循环的主要因素,为双行星排动力耦合装置的优化设计提供分析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丰田油电混合动力系统,既节能减排,且动力十足,科技时尚感强,引领了环保新风尚。凯美瑞作为混联式重混型车型,使用了丰田混合动力THS-II车辆传动桥总成(如图1所示),采用了复合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如图2所示),包括2个马达发电机(MG1、MG2)、动力分配行星齿轮机构和马达减速行星齿轮机构。一、结构组成原理(如图3所示)1.动力分配行星齿轮机构此机构的太阳轮连接MG1的转  相似文献   

9.
09E自动变速器具有挡位多、变速范围大、燃油经济性好、污染排放量低、结构紧凑、成本低等优点。同时具备增设挡位和扩大变速范围就能有效地提升燃油经济性和降低污染排放量的特点。“Lepelletier”的行星齿轮组是由一个Ravigneaux-双行星齿轮组和一个初级行星齿轮机构组合而成的六挡行星齿轮装置,并且变速器的换挡执行元件含有3个离合器和两个制动器,通过5个换挡执行元件的配合,从而实现换挡。各挡位在换挡执行元件的配合下,分析行星齿轮装置各部件的运动状态,进而分析出变速器各挡位的动力传递过程,并通过联立运动方程计算出相应的传动比。掌握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装置的结构原理、换挡执行元件及动力传递路线是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的两种耦合(转矩耦合或转速耦合)方式的结构和运动特性的分析,提出了一种转速耦合与转矩耦合交替工作的动力耦合系统,并根据行星齿轮机构的转速特性的分析计算了系统的结构设计参数。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对该系统进行了联合仿真,结果表明:其动力性指标满足设计要求,而且与其他单一耦合系统相比,在动力性能指标相同的情况下,能有效减小动力部件的尺寸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在满足常规车辆测试指标的前提下,混合动力汽车能更好地体现节能减排的优势。根据动力总成结构特点和布置方式的不同,介绍了混合动力汽车(HEV)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3种类型的工作原理,比较分析了混合动力汽车4种常用的整车性能评价测试方法及试验内容。从整车和部件的角度出发,列举了混合动力汽车相关标准中规定的性能评价测试指标。指出混合动力汽车在整车和关键零部件测试时,应先满足常规性能要求,然后对排放和燃油经济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结构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是指以蓄电池与辅助动力单元(APU)共同作为动力源的汽车。由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节能和降低排放污染方面的明显优势,因而受到很大的重视,研制开发和产业化的进程相当快,目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主要有两种混合驱动结构,串联式和并联式,对这两种混合动力系统结构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对并联式结构中的不同结构进行了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3.
In a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HEV) system, it is an important issue on how to distribute the output power from multiple power generating components to operate a vehicle more efficiently. Many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how to manage multiple power sources of a vehicle based on various optimization theories. In this study, an algorithm to calculate the optimization of a series HEV that has three power generating components, engine, battery and ultra-capacitor, is developed based on dynamic programming. Normally dynamic programming is applied to the optimization of power management and components sizing by estimating potential fuel economy for electrified vehicle such as HEV, Plug-in HEV or Fuelcell HEV. In contrast with most objective systems that have only two power generating components, the system in this study has three power sources. Since the system has three power sources, the number of state and control variables of optimization problem increases. Therefore the number of calculations increases unreasonably. To decrease the number and time of calculations, a new electric model that contains the both characteristics of battery and ultra-capacitor is developed with some assumption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hich follows the theory of DP with no assumptions, the results from the newly developed algorithm has 1.04 % discrepancy in terms of fuel economy, even though the calculation time decreases to 4400 times less.  相似文献   

14.
混合动力轿车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研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晓明  谢辉  吴志新 《汽车工程》2006,28(6):525-529
介绍某型混合动力轿车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关键技术,着重阐述混合动力系统功能设计、控制逻辑和策略、系统硬软件设计以及动力系统台架联合调试的情况。研究轻度并联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策略、CAN通信、测试和试验等技术和方法,通过提高系统的控制功能和性能,最终达到改善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等目的。  相似文献   

15.
静液传动混合动力汽车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静液传动混合动力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进行充分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介绍了静液传动混合动力汽车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其应用,论述了其关键部件的选用对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整体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静液传动混合动力汽车效率的影响因素,并对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指出了静液传动混合动力汽车目前需要进行的主要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ISG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控制器的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ISG用于带增压柴油机的混合动力汽车的特点,设计了基于CAN总线的ISG混合动力汽车的整车控制器,包括硬件的模块化设计、CAN总线的应用设计及针对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的ISG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设计,并且详细介绍了其硬件设计方法以及部分主要模块和算法的程序流程图.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功能强大、性能可靠,能准确实现带增压柴油机的ISG混合动力汽车的整车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7.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关键技术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的核心是混合动力驱动系统,HEV系统具有高度的复杂性,混合动力系统设计的关键是系统结构的选择,整车能量管理策略的开发和系统参数的确定。功率分别是系统能量管理策略研究的关键,随着研究的深入,自适应控制,模糊逻辑控制,神经元网络控制等方法也得到了有效的运用。文中对子系统的关键技术及整车试验方法一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为应对石油危机及大气污染,混合动力汽车(HEV)成为汽车行业的研究重点。从动力来源、动力混合程度及动力系统布置及组合方式3方面对HEV进行分类,介绍了串联式、并联式及混联式HEV的结构形式及优缺点。将当前的控制策略归为基于规则的控制策略和基于系统优化的控制策略,指出当前的控制策略无法自适应复杂路况的需求,不够智能,不利于整车性能提高。提出兼顾整车性能的多智能体集成控制是未来HEV控制策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9.
文中分析了动力总成的能量消耗特点及功率流关系,提出了混合动力汽车的4条节能途径,并计算城市客车在典型城市工况下的燃油及能量消耗。分别对各节能途径进行了节能贡献的分析,最后总结了各城市工况下最大的总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20.
增程式电动汽车是最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新能源汽车。通过对其结构特点、工作模式、动力系统和技术关键等方面的分析,证明了增程式电动汽车具有节约燃油,对发电单元功率需求小,降低排放,延长续驶里程等优点。通过与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比较,突出了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特点,充分说明了增程式电动汽车是当前向纯电动汽车过渡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