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汽车电子稳定系统ESP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汽车电子稳定系统ESP的工作原理、组成部件及其功能。ESP系统基于汽车翻转角速度、横向线加速度和偏转力矩等的测量值,不但能够纠正诸如翻转或者打滑等各种汽车不稳定行驶状态,而且能够显著提高汽车线内行驶的稳定性,缩短在弯道或湿滑路面上紧急制动时的制动距离等。  相似文献   

2.
以八自由度整车模型为研究对象,建立单独的汽车主动悬架模型和电子稳定程序(ESP)系统模型,主动悬架系统采用最优控制,ESP系统采用模糊控制,设计协同控制器,对汽车主动悬架系统和 ESP系统进行安全稳定性协调控制;在阶跃工况下,对协调控制系统模型和单个子系统模型利用 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协同控制的效果优于单独控制,车辆行驶稳定性和主动安全性得到较好控制,提高了车辆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3.
汽车电子稳定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检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汽车电子稳定系统(ESP)的组成部件及其功能;在分析ESP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ESP的维护和检修方法。  相似文献   

4.
电控车辆稳定系统(ESP)主要是用来防止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或变换车道时发生侧翻事故,确保汽车良好的线内行驶稳定性,即使汽车具有良好的横向稳定性.1998年2月,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公司首次在其A级微型轿车中批量安装了ESP,以克服该型轿车在进行蛇形路线测试时出现的侧翻现象.  相似文献   

5.
汽车电子稳定系统(ESP)结构及常见故障检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的主动安全性已有着大大地提高。汽车电子稳定系统(简称ESP)便是一种新型汽车主动安全系统。它可实时监控汽车的行驶状态,在紧急躲避障碍物或转弯时出现转向不足或转向过度时,可使汽车避免偏离理想轨迹,从而减少交通事故。ESP系统大致由四大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用于检测汽车状态和驾驶员操作的传感器部分、  相似文献   

6.
陈胜金 《汽车电器》2004,(11):60-61
1ESP控制原理动态偏航稳定控制系统ESP(ElectronicStabilityProgram)是汽车新型主动安全系统,是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牵引力控制系统ASR、电子制动力分配EBD、牵引力控制系统TCS、主动车身横摆控制系统AYC(ActiveYawControl)的结合。在ABS和ASR的基础上,增加了汽车转向行驶时横摆率传感器、侧加速度传感器和方向盘转角传感器,ECU通过庞大的监视网络监测车辆的状态和驾驶员的需求,发出各种指令确保汽车在制动、加速、转向等情况下行驶的稳定性。ESP系统根据“从外部作用于汽车的所有力(不管是制动力、驱动力,还是任何一种侧向…  相似文献   

7.
汽车稳定控制系统ESP(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是一种集成了ABS、ASR(驱动防滑系统)、EBD(电子制动力分配)、BA(辅助制动)、MSR(发动机转矩控制)等系统的功能,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的主动安全系统,为此设计ESP的ECU时必须要求ECU具有能胜任各种行驶情况的软件和硬件措施。  相似文献   

8.
简析汽车稳定控制系统(ESP)的ECU的性能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稳定控制系统ESP是一种集成了ABS、ASR、EBD、BA、MSR等系统的功能,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的主动安全系统。为此,设计ESP的ECU时必须要求ECU具有能胜任各种行驶情况的软件和硬件措施。  相似文献   

9.
ESP系统实际是一种牵引力控制系统,与其他牵引力控制系统比较,ESP不但控制驱动轮,而且可控制从动轮。如后轮驱动汽车常出现的转向过多情况,此时后轮失控而甩尾,ESP便会刹慢外侧的前轮来稳定车子;在转向过少时,为了校正循迹方向,ESP则会刹慢内后轮,从而校正行驶方向。ESP系统包含ABS(防抱死刹车系统)及ASR(防侧滑系统),是这两种系统功能上的延伸,因此,ESP称得上是当前汽车防滑装置的  相似文献   

10.
(接上期)3.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ESP)主控制单元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ESP)主控制单元(N47-5)包括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ESP)、速度感应动力转向系统(SPS)和制动辅助系统(BAS)控制单元。ESP主控制单元位于发动机舱中驾驶员侧信号采集及促动控制模块(SAM)控制单元(N10/10)的左侧(见图10)。它的任务包括读取传感器、检波器的信号,评估计算各传感器输入数据,控制各种功能,促动执行部件。  相似文献   

11.
汽车电子稳定性程序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汽车电子稳定性程序(ESP)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对汽车横向、纵向滑移的控制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汽车出现不足转向和过度转向等情况时的稳定控制技术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2.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与动态偏航稳定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BS及其拓展系统———牵引力控制系统ASR/TCS、动态偏航稳定控制系统ESP是汽车的主动安全系统 ,决定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文中介绍了ABS及ASR/ESP的基本工作原理、国外先进的制动系统EHB和EMB的基本原理与特点及目前国内ABS的技术现状。  相似文献   

13.
《轿车情报》2008,(3):43-43
随着汽年工业的成熟发展,如何保证汽车行驶安全已经成为业界及广大消费者的首要关注所在。当前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如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电子稳定程序ESP等已经得到了日益广泛的运用。特别是ESP,作为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的集大成者,它整合了ABS和TCS的功能,能有效防止车轮在制动时抱死(ABS)和在起动时打滑(FCS)。  相似文献   

14.
<正>(接上期)一、ESP电控系统的作用和组成1.ESP电控系统的含义和作用ESP(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电子稳定程序)电控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保持车辆的稳定。如图1所示,一辆行驶在盘山公路上的车辆,公路左侧是山石耸立的绝壁,公路右边是万丈悬崖,驾驶员希望驾驶车辆沿公路中心线行驶;而有时由于车辆的惯性或道路湿滑等各种原因,车辆的实际行驶轨迹与驾驶员的意愿不一致,出现转向不足或转向过度等使车辆不稳定的现  相似文献   

15.
汽车电子稳定系统(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ESP)是汽车主动安全系统,能够很好的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该文针对ESP系统的特性,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魔术公式轮胎模型、七自由度车辆模型和车辆参考模型,选取车辆横摆角速度作为控制变量,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并对某款车型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横摆角速度模糊控制器能够对汽车进行很好的控制,提高了汽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汽车电子稳定程序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汽车电子稳定程序控制系统是一种新型主动安全控制系统,是继防抱死制动系统和牵引力控制系统发展起来的。它能够根据驾驶员的意图、路面状况及汽车的运动状态控制车辆的运动,防止出现危险状况,从而更有效、更显著地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文中对国内外ESP技术研究的现状和研究水平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分析了汽车电子稳定程序控制技术的理论基础以及工作原理,论述了过度转向和不足转向时的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些目前在ESP研究领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世界汽车》2005,(9):103-103
戴姆勒·克莱斯勒的梅赛德斯·奔驰公司开发了一种新的拖车稳定控制系统“TS(ATrailerStabilityAssist”,它延伸了防侧滑系统“ESP”的功能,可以从根本上防止汽车打滑。装有这套系统的汽车再也不用害怕汽车打滑了。TSA主要用保障拖车时的行驶安全性,这在房车或汽车发生故障需要  相似文献   

18.
自汽车发明之日起,梅赛德斯-奔驰就一直致力于汽车安全技术的不断提升,其中历经四代的ESF概念车是梅赛德斯-奔驰安全技术的完美诠释。曾应用于之前几代ESF车型的安全带、安全气囊、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ESP)等众多安全技术,目前已经是市场上火多数年哩的标准安全配饩。  相似文献   

19.
《汽车维修技师》2010,(7):86-86
<正>作为汽车安全行驶的基本保障,制动系统无疑是最重要的主动安全系统。提到制动,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ABS、ESP和EBD等耳熟能详的安全配置,而往往忽略了为这些系统冲锋  相似文献   

20.
ESP系统是博世公司1995年推出的,意为“车辆电子稳定系统”(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以下简称“ESP”)。其工作原理是,传感器按照每秒25次的频率检测驾驶员的行驶意图和车辆的实际行驶情况。如果发现有紧急情况,它会迅速做出反应,中央处理器经过分析传感器传来的信号,通过液压调节器调节每个车轮的制动压力,从而及时调整车辆的行驶状态,维护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如有可能,还会干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的工作,同时能降低车辆侧滑的危险,从而降低事故的发生。ESP是一项主动安全系统,能始终处于工作状态,不停地监控车辆行驶状态和观察驾驶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