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公路》2021,(4)
跨海通道建设将对区域交通格局与经济联系产生显著影响,涉及到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运量重新分配,因此对跨海通道的运量预测相比于一般工程更为复杂。基于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方案,从综合交通视角下考虑未来不同路径上各类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关系,采用改进的"三阶段法",将海峡两侧客货运输需求进行多路径、全方式再分配,从而得到跨海通道运量预测结果。本次研究可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时机论证和技术标准的选取提供有力参考,同时对其他跨海通道运量预测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公路》2021,66(9):318-322
为科学谋划西部陆海新通道交通发展思路和方向,充分发挥交通对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从西部陆海新通道交通发展要求和需求着手,剖析通道交通发展基础和突出问题,研究提出了通道交通发展理念和发展目标,并对通道总体交通格局进行规划布局。  相似文献   

3.
针对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东西航站区微循环通道进行研究,以工作人员、旅客和货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空空侧、陆陆侧、空陆侧、陆空侧四种界面的特点以及现状存在的交通方式,采用多元化的交通方式,并根据不同的使用对象、不同的使用场景来布局适合的交通方式,使东西航站区不同界面切换高效便捷.为国内机场综合交通规划提供借鉴,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协调城市群区域运输通道客运结构,避免通道内各出行方式间的恶性竞争,以运输通道内供给与需求相适应和效益最大为目标,基于出行者对交通运输方式选择遵守效用极大化原理,构建了城市群客运通道不同交通方式合理分工非线性多目标模型,并对其进行求解。以算例验证建立的协调模型,在总效益和需求与供给相适应方面优于传统的Logit模型。  相似文献   

5.
依据地区资源禀赋,结合各种运输方式在综合交通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分析沪宁运输通道现状综合交通发展模式及其不足,研究交通运输面临的形势和发展趋势,提出沪宁运输通道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建议和优化目标.  相似文献   

6.
针对如何提高城市地下道路的运营效率,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城市交通等问题,通过对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地下交通联系通道设计过程的归纳总结,提出了城市地下道路交通诱导系统的研究思路,并以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地下交通联系通道为实例,阐述了交通诱导系统在地下道路中的实际应用。通过对区域路网以及地下道路与周边道路衔接方案的研究,确定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交通标线、交通标志,进行交通诱导设计。  相似文献   

7.
龙腾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6):20-22,2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过江通道规划的数量越来越多。在城市建成区内,过江通道的建设条件越来越复杂,通常要处理好过江通道与交通路网、地块开发、地铁建设、河道通航等重要制约因素的之间的关系。过江通道在桥隧形式上各有利弊,以宁波市四明路跨奉化江通道为例,分别研究了桥梁、隧道过江方案的总体布置,桥隧方案与地铁的关系,通过对桥隧方案各自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采用桥梁方式过江为最优方案,为类似过江通道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上海外滩通道是外滩综合改造的重点工程,外滩通道的建设将为整个外滩地区的“重现功能、重塑风貌”创造条件。通过区域内合理的交通组织,可实现外滩通道的交通功能,改善区域内部交通,从而更好地发挥核心CBD地区的社会经济效益。该文对上海外滩地区交通组织进行了研究,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长沙市都市区跨湘江通道的交通规划方案为例,就城市的地理位置和交通路网分布、跨江通道的位置、桥隧接线和匝道控制用地、接线与路网连接、桥型选择、桥梁和隧道方案比较、交通量预测分析和跨江通道的建设序列、各个设计阶段的工作重点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对于滨河城市的跨江通道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内河改造后应如何统筹规划跨河通道,从跨河通道方式入题,定性分析国内外典型跨河通道布局方案,基本得出了合理的跨河通道间距。结合吴淞江工程(上海段)跨河通道的布局方案进行实例分析,最终确定了较为合理的布局方案,并对建成后的桥梁布局进行了交通适应性分析,定量验证了间距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运输通道客运需求方式结构组合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客运需求结构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客运需求方式结构的形成机理。基于此形成机理,提出旅客出行选择运输方式的层次结构过程,并依此构建间接预测模型。将间接预测模型与MNL模型(直接预测模型)进行组合预测,通过对2种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差异化的权重赋予,从而形成最终预测结果。以沪宁运输通道为实例对该组合预测方法进行试验,并对预测结果与现状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组合预测方法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Improving truck safety: Potential of weigh-in-motion technology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rucks exceeding the legal mass limits increase the risk of traffic accidents and damage to the infrastructure. They also result in unfair competition between transport modes and companies. It is therefore important to ensure truck compliance to weight regulation. New technologies are being developed for more efficient overload screening and enforcement. Weigh-in-Motion (WIM) technologies allow trucks to be weighed in the traffic flow, without any disruption to operations. Much progress has been made recently to improve and implement WIM systems, which can contribute to safer and more efficient operation of trucks.  相似文献   

13.
运输通道公路旅客中长距离OD模型构造及分段客运量预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针对运输通道公路旅客中长距离出行特征及调查点OD不一致问题,通过对各运输线路(高速公路、国道等)影响区域交通小区划分及变化的分析,提出利用既有的不同线路上各个调查点的OD调查结果,采用合并、拆分的方法构造通道OD的基本原理及旅客中长距离出行OD模型约束条件和修正方法,进而利用构造的OD模型预测未来年OD分布,推算通道内公路旅客中长距离出行的分段客运量,并结合京郑运输通道的公路分段客运量预测阐述了该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4.
城市客运交通方式的效用特性包含客运交通方式的设施发展规模、运输特性和经济特性,体现了1个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综合评估城市各种客运交通方式的效用特性,有助于优化客运系统交通结构,提高运输效率。文中通过交通方式的规模、运输服务和经济特性等3方面构建了效用特性的指标体系,建立了城市客运交通方式效用特性层次分析量化模型,以大连市2011年各种客运交通方式为研究对象,分别计算了各自的效用指数。  相似文献   

15.
城市客运交通走廊判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如何正确判定城市客运交通走廊是进行城市大运量客运交通方式规划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城市客运交通走廊对交通源和交通方式的集聚效应特点,提出采用效应场和场中介质的概念来模拟交通走廊对交通流和交通源的吸引作用。应用衰减函数或磁感函数作为效应场函数模拟分析城市客运交通走廊对附近范围产生的集聚效应,采用人口密度、出行生成密度或潜力密度作为介质函数来表现走廊附近范围的土地利用形态,提出了一种直接根据用地来确定城市客运交通走廊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中山大道快速公交(BRT)试验线工程于2010年2月建成通车投入使用,此项目在国内创新地采用了"封闭走廊"+"灵活线路"运营模式,也是目前亚洲第一大运力的快速公交系统。该文阐述了该项目运营模式的研究、设计过程和实施效果,包括车站与专用车道设置、线路管理,以及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黄埔大道是广州中心城区重要的东西向交通走廊,交通拥堵对中心城区的交通出行、商业活动、休闲旅游、市民体验有重大影响。通过对黄埔大道所处的地理位置及交通功能理解,将黄埔大道交通状态放入我国经济和城填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中,结合广州城市空间发展和产业布置,回顾广州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实际情况,找出黄埔大道交通拥堵原因。从广州市主骨架路网结构,片区低等级规划路网,城市更新,绿色公共交通和交通需求管理等多纬度提出交通拥堵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温州目前瓯北、三江区域越江通道偏少,平均间距为6km,现状东瓯大桥和瓯越大桥早晚高峰拥堵严重,过江通道难以满足过江交通需求。建设府东路过江通道是贯彻温州大都市区主中心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措施,是疏解温州北站地区交通、解决两岸交通不畅的必要手段。本文通过线位比选、建设规模、桥隧模式分析,得出温州府东路过江通道的建设形式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设计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部分城市交通规划往往较多考虑了汽车的通行,而忽视了城市慢行交通的设计,没有给非机动化交通提供足够的空间。为了改变我国慢行交通所处的弱势地位,在阐述城市慢行交通的特点与定位以及我国慢行交通系统的主要特征的基础上,从"以人为本"与"安全平等"的规划理念出发,以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提出了一系列城市慢行交通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0.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operation of traffic signal systems, different signal timings should be designed to accommodate traffic pattern variations. One of the greatest challenges is the identification of appropriate time-of-day (TOD) breakpoints, where different signal timings could be implemented during the time periods between two consecutive breakpoints. This research presents an advanced cluster analysis aimed at identifying TOD breakpoints for coordinated, semiactuated modes when it is necessary for multiple intersection operations to be considered simultaneously. Different from previous studies, this proposed methodology considers the time of traffic occurring as one dimension in clustering and uses continuous traffic data obtained through innovative, nonintrusive data collection techniques, which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is method's performance. The operability of this proposed method is demonstrated in a case study of a corridor located in Tampa, FL. The traffic simulation results reported in this article reveal that this novel procedure performs better than existing TOD signal timing pla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