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轻轨与地铁、有轨电车对比的角度,阐述轻轨系统的轨道、供电、弱电等系统的特点和研究重点,进一步完善轻轨系统合理的功能定位和技术发展目标。在走行系统方面,轻轨包括钢轮钢轨和橡胶轮胎两类,需要根据不同轮轨特征进行轨道设计;在供电系统方面,除了遵循当前设计规范外,在做好轻轨系统的外部电源规划的基础上,建议针对轻轨特点研究确定供电配置标准和负荷等级;在弱电系统方面,结合当前新技术发展,提出综合化、智慧化趋势;最后从提高乘客服务水平与环保节能效能角度,提出电扶梯、通风空调等的配置要求,以提高轻轨交通的出行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现代有轨电车轨道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上海浦东张江高新科技园区和苏州高新区现代有轨电车工程,从胶轮导轨系统和钢轮钢轨系统2种现代有轨电车轨道系统的特点、钢轨及轨道结构选型等方面,对胶轮导向轨系统和钢轮钢轨系统有轨电车的轨道结构及设计施工进行分析和比较,为城市轨道交通现代有轨电车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发展城市轻轨交通的机遇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德国的维尔茨堡、汉诺威、不来梅和法兰克福为例,介绍了欧洲发展城市轻轨交通的背景和状况,分析了上述城市轻轨交通系统的不同特点。并从轨道线路走向与布局、车站建筑、车辆应用三个方面阐述了现代轻轨交通系统的主要特征。认为发展轻轨交通是我国大中城市解决交通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模式技术经济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应用最为广泛、技术最为成熟的还是传统的钢轨-钢轮走行系统的地铁和轻轨,然而建设成本高。建设周期长,对城市振动.噪声、环境影响较大等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地铁和轻轨的发展。因此.国外在传统地铁与轻轨的基础上,从走行.导向、驱动以及信号控制、管理维护等各方面进行了改进与创新.研发出了各种新型的城市轨道交通模式。我国各个城市的交通需求.经济条件以及地形地貌均有较大差异,因此结合城市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城市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广州地铁3号线上将安装SelTrac S40移动闭塞ATC系统,它由加拿大的阿尔卡特交通自动化部开发提供.该系统的早先用户包括:温哥华的Skytrain系统、伦敦DLR轻轨、多伦多的Scarborough快速轨道系统、底特律的市区环形系统、吉隆坡轻轨二期、香港九广铁路西线、武汉轻轨等.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钢轨电阻测量及电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钢轨电阻室内,外测量的仪器、方法及内容。通过室内测量数据建立了电阻测值与钢轨的测点位置,测段长度,支撑条件、温度,使用程度等的变化关系模型,通过现场测量得到了PD3型60kg/m轨,U71MnSi型50kg/m轨的大样本电阻实测值的统计分析结果。最后,对上海莘闵线两种钢轨轨道结构下的电能消耗差进行了估算,对我国城市轻轨交通的钢轨选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武汉轻轨一号线一期工程轨道结构的设计原则、主要技术标准、轨道类型选择,以及钢轨、扣件、整体道床、道俞等具体选型设计。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50kg/m钢轨与60kg/m钢轨性能、技术经济效益的比较与分析,对不同条件下轻轨交通钢轨类型的选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广义轻轨车辆涵盖钢轮钢轨制式、胶轮制式和磁浮制式,车辆制式决定线路的总体技术标准和工程建设规模。轻轨项目实施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根据线路特点选择合适的轻轨车辆。从车辆技术特点出发,对各种车辆的典型特征进行梳理,并对车辆的优缺点进行客观描述,以阐明各轻轨车辆的适用范围。钢轮钢轨车辆具备应用历史长、系统简单可靠、运能和运行速度覆盖范围广、路权和敷设方式灵活等优点,应作为轻轨系统网络化首选;但钢轮钢轨轻轨车辆应重点改善振动及噪声较大的缺点,并进一步优化车辆灵活性,以适应城市轻轨高架敷设需求。结合城市的特殊需求,并经充分技术经济综合分析后,也可考虑采用胶轮跨座式单轨或APM系统。磁浮车辆的优势是应用于高速轨道领域,而在中低速城轨领域其主要优势为振动及噪声较低,但列车牵引能耗较高,敷设方式与折返能力亦受限,在轻轨车辆选择时应特别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0.
瑞士巴塞尔市的Steinenberg是该市轻轨铁路网中最繁忙的区段之一,其轻轨列车的行车间隔大约只有1~2min。一段时间以来,由于钢轨出现磨损和裂纹,在Steinenberg以及Theaterstrasse(剧场大街)的线路上的轨道必须全部更换。与此同时,市政委员会决定在这2条街道的T字形路口处铺设浮置板式轨道系统以降低噪声和振动,多年来,噪声和振动一直困扰着邻近的Statcasino音乐厅。  相似文献   

11.
轨道系统高频振动导纳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魏伟 《铁道学报》1998,20(A04):113-117
提出了包含钢轨断面弹性变形、轨下不连接支承、横垂向交叉导纳的轨道高频振动分析模型。分析表明:约1000Hz以下,钢轨振动表现为整体振动,再高频率钢轨发生断面弹性变形的振动。分析了影响轨道高频振动的主要因素及我国轨道系统的振动特点。  相似文献   

12.
轻轨之最     
陆上最安全交通工具之一 “单轨是目前陆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重庆市轨道交通总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仲建华先生告诉记者,轻轨的车厢和地铁基本一样,但走行部分却大相径庭,地铁的钢轨是搁在轨道上的,而轻轨是骑在轨道梁上运行的,侧面有稳定轮和导向轮,三面的轮子紧紧抱住轨道,相当于上了双保险,理论上讲,即使风驰电掣时出现故障,也不会脱轨、颠覆。  相似文献   

13.
1 前言 钢轨焊接是地铁及城市轻轨轨道结构无缝线路中的关键技术,采用全焊接无缝线路,优化地铁车辆运行环境,对于提高轨道、车辆寿命,提高乘客舒适度,减小噪声污染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世界各国城市地铁都广泛采用了这一技术。无缝线路焊接方……  相似文献   

14.
轨道结构横向刚度改变对轮轨动力性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轮轨相互作用特点,以小半径曲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冲击荷载作用下轨道结构横向振动简化模型。在一系列假定的基础上,利用MATLAB的Simulink语言编制轮轨动力作用程序,通过改变钢轨扣件横向刚度,观察其对轮轨系统横向振动特性及钢轨磨损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曲线地段轨道结构横向刚度进行合理取值,能有效地降低轮轨相互作用以及延缓钢轨磨损。  相似文献   

15.
结合吉隆坡Ampang轻轨项目特点,对传统的无砟道床施工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长钢轨直铺法施工无砟道床技术。详细介绍了采用该技术需要投入的特殊设备(钢轨支撑调整系统)及组装的流程,从工序及设备投入方面与传统的无砟道床施工工艺进行比较,分析了该技术的优点。长钢轨一次铺设无砟道床施工技术尤其适合道床断面复杂、曲线半径小且施工环境条件困难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相似文献   

16.
对轻轨高架桥整体道床无缝线路轨道强度、稳定性进行了讨论,通过对梁端钢轨、扣件、胶垫和梁支座工作状态的分析,提出了梁端部位是最薄弱环节的概念,并提出改善其工作状态,提高其强度、可靠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轨枕配置标准应与运营条件相适应 ,并与轨道各部件合理匹配。根据上海市轨道交通 6号线的运营条件 ,从静力和动力学角度分析不同轨枕配置对钢轨、道床及路基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及轨道稳定性 ,推荐适合本线的标准 ,对目前规范尚未明确的轻轨线路轨道标准作了探讨和适当补充  相似文献   

18.
如何确定适用的轻轨交通制式是建设城市轻轨交通时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各种轻轨系统所能满足的客流量,系统总造价,运营成本,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系统实施的可行必、车辆国产化的可能性等诸因素进行了综合比较,并以上海市近期拟建的4条轻轨线为例,对适用的轻轨交通式制式作了选型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轨道一号线北延伸是我国第一条城市高架公路一体化轻轨交通线,在城市轨道高架桥上建立焊轨基地现场焊接长钢轨,我国尚属首次。本文针对高架桥的施工务件,介绍了上海轨道一号线北延伸高架桥焊接长钢轨、轨条运输的施工方案,以及小半径、大坡道地段长轨车的运行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20.
李林 《科技交流》2003,33(2):97-102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第一条跨座式单轨交通线—重庆轻轨工程高架轨道梁桥的设计与施工概况,并对跨座式单轨交通高架轨道梁桥的结构设计形式以及相关技术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