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横向位移法为基础,通过建立无缝线路具有初始弯曲的轨道力学计算模型推导钢轨内温度力、钢轨跨中施加的横向力、跨中横向位移以及轨道各参数的关系。并通过计算绘图分析轨道各参数对无缝线路中钢轨温度力测定值的影响。通过分析可知,曲线半径、钢轨长度对钢轨温度力测定值影响较大,钢轨弹模、钢轨磨耗对钢轨温度力测定值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温度效应对弯桥支座的受力影响较大,也直接影响支座的破坏。采用空间有限元程序建模,分析了温度效应下,桥梁圆曲线半径对支座受力的影响,以及桥下各支座受到的横向力的大小规律。计算结果表明支座受到横向力与桥梁圆曲线半径和温度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车辆以一定的车速在圆曲线上行驶,车辆所产生的离心力由路面的横向力系数及超高来共同抵消,不同半径圆曲线对应不同的超高数值和横向力系数,横向力系数与圆曲线半径的倒数成非对称竖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4.
后轮对独立回转新型向架轮轨横向力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理论论上分析了固定轮对转向架、独立车轮转向架和后轮对独立回转新型转向架通过曲线时的受力情况,围绕轮轨横向力这一重要曲线通过性能指标比较了三种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的优劣,通过比较发现后轮对独立回转新型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最好。然后建立了后轮对独立新型转向架车辆的动力学计算模型,利用数值仿真结果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发现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基本上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小半径曲线换铺60kg/m钢轨引起的钢轨作用于扣件的横向力和轨道几何误差,建立了力学分析模型,并以黔桂线最小曲线半径(177.1m)为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结论说明,在小半径曲线换铺60kg/m钢轨时,钢轨的几何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我需对轨道结构采取额外的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高桩板梁式码头横向排架构造和变形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横向排架的计算原理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采用力法计算横向排架桩力、横梁内力的方法。当横向排架不多于四跨时,采用力法计算比较简便。本文图示的常见三跨情况可考虑采用。  相似文献   

7.
轮轨力连续测试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轮轨力作用下钢轨的受力特点,设计了采用测力钢轨的轮轨力连续测试系统,并通过仿真确定了垂向和横向轮轨力耦合作用下轮轨力计算方程式和相关因数.通过在试验线上的测试,表明该系统可同时连续测出垂向和横向轮轨力.  相似文献   

8.
以具有二系横向主动控制悬挂装置的高速客车为例,建立了具有31个自由度的整车数学模型。通过对系统主动悬挂简单数学模型最优控制的研究,给出了其控制规律,并用于高速客车的主动控制悬挂装置。通过对高速客车的运动稳定性、曲线通过性能、随机响应的动力学仿真分析表明,加装该二系横向主动控制装置不仅能提高高速客车的蛇行临界速度,而且能较大地改善高速客车的横向运行平稳性;高速客车曲线通过性能如脱轨系数、轮轨横向力均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速动车通过曲线时轮轨磨耗问题,利用现场实际测量的不同磨耗阶段动车车轮型面,建立高速列车通过曲线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和曲线段轮轨接触的有限元模型,计算了不同磨耗程度车轮通过曲线时的磨耗功率、垂向、横向动载荷变化规律,并且对比了动载荷和理论载荷下轮轨间接触等效应力.分析结果表明:动车通过曲线时轮轨间的磨耗功率、横向力和横向蠕滑力等参数都随着车轮型面磨耗程度的增大而增大;标准型面到踏面磨耗量达到0.54 mm的过程为剧烈磨耗阶段,踏面磨耗量由0.54 mm增加到1.5 mm过程过为磨耗稳定期;可以根据磨耗Ⅰ型面对车轮型面进行优化,从而延长动车车轮的稳定磨耗阶段.  相似文献   

10.
通过山区双车道公路实地行车试验,选取不同曲线半径的弯道路段作为试验路段,对驾驶员在不同曲线半径处行驶过程中的心率和加速度进行了测量。试验结果表明:驾驶员在不同曲线半径下的心率变化率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加,驾驶员的心率变化率随横向力系数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趋势,得出心率变化率与横向力系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针对曲梁桥常出现的横向偏移现象,以某独墩单支座的曲线连续钢箱梁桥工程实例,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针对曲梁桥的特点,采用竖向顶升和横向顶推相结合的复位方法,优化了顶推复位工序,确定了每点的顶(推)力计算方法。施工实践及运营情况表明,该复位方案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2.
后轮对独立回转新型转向架轮轨横向力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理论上分析了固定轮对转向架、独立车轮转向架和后轮对独立回转新型转向架通过曲线时的受力情况。围绕轮轨横向力这一重要曲线通过性能指标比较了三种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的优劣 ,通过比较发现后轮对独立回转新型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最好。然后建立了后轮对独立新型转向架车辆的动力学计算模型 ,利用数值仿真结果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 ,发现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基本上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地铁车辆车轮与曲线区段钢轨接触的有限元模型,应用有限元参数二次规划法分析这一三维轮轨接触问题.对不同轴重和横向力作用下的轮轨接触模型分别进行计算,得出了大量的轮轨接触应力的分布及变化规律.这些计算结果将有助于找到缓解钢轨侧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低速磁浮列车二系悬挂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低速磁浮列车结构及其运动学关系,利用多刚体动力学建模方法,建立了低速磁浮列车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曲线通过时二系悬挂各构件的运动情况,阐述了平行四边形机构在曲线通过中的重要作用.仿真结果表明:二系悬挂系的平行四边形机构把横向力较平均地分配到各个模块上,使得各个模块沿着曲线达到合理分布;平行四边形机构减小了空气弹簧的横向力及纵向力,减小了模块的摇头角,有利于曲线通过与导向;运行速度对滑台横移量有一定影响,而轨道曲线半径是影响滑台滑动横移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横风对双层集装箱平车运行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采用流场数值模拟计算方法,计算了横风作用时的垂向气动升力系数、气动横向力系数和侧滚力矩系数,得出各系数与车辆速度和风速之间的变化关系。从动力学角度,根据力矩平衡原理推导了横风作用时车辆稳定性计算关系式,根据车辆运行的实际情况得出双层集装箱平车在不同装载情况下的临界倾覆风速和风速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垂向气动升力、横向气动力和侧滚力矩对车辆倾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横风引起的力中气动横向力占主导作用;空车比重车的临界倾覆风速低;重车比空车的临界运行车速低。  相似文献   

16.
中间轴自由横动量对2C0机车动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动力学仿真软件SIMPACK建立了一种2C0转向架机车模型,在该模型中,首先分析了中间轴自由横动量的变化对机车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其中主要分析了机车通过曲线时各轮对的脱轨系数值、轮重减载率、外轮导向力和轮缘磨耗随中间轴自由横动量的变化情况。接着分析了中间轴自由横动量的变化对机车横向平稳性的影响。得出通过设置合理的中间轴自由横动量可以改善机车的曲线通过性能,而且该措施不会对机车的横向平稳性产生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开发中国运行速度为200km.h-1的2C0轴式单杆牵引高速机车转向架,研究了牵引杆布置方式对机车运行安全性的影响。采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了2C0轴式弹性架悬机车整车动力学模型,在惰行、牵引和制动工况下,分析了单牵引杆由转向架向车体端部和中部牵引时,机车的直线运行性能和曲线通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牵引杆布置方式对机车动力学性能影响不显著,建议采用牵引杆端部牵引的方案,以简化机车车体的设计与制造。采用牵引杆端部牵引的机车可安全通过R400m和R1600m的S形曲线;通过R400m小半径曲线时,机车惰行运行的轮对横向力大于牵引和制动工况的横向力,制动工况的轮重减载率较大;通过R2800m大半径曲线时,机车牵引和惰行的轮对横向力大小相当,大于制动工况的横向力。  相似文献   

18.
三转向架磁悬浮车几何曲线通过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三转向架磁悬浮车为例,对磁悬浮车曲线通过时的运动学规律进行了研究.磁转向架通过曲线时的状态由磁导向力和几何约束确定.推导了基于磁导向力平衡假设的磁悬浮车曲线通过的几何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并给出了工程应用的近似计算公式.实例计算表明,近似公式计算结果与迭代计算结果相差很小,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高速列车的稳定性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为了研究列车中各车辆在直线上和大半径圆曲线上的蛇行稳定性,建立了具有17个自由度的车辆系统非线性数学模型。模型中考虑了车钩力横向分力的作用,根据列车运行阻力确定各车辆(动车或拖车)的车钩力,其是列车速度和车辆在列车中位置的函数,列车编组共考虑了2M9T、3M8T和6M5T三种形式。应用牛顿一拉夫森达代法确定车辆系统的平衡位置,采用QR算法求解系统雅可比矩阵的特征值,并结合二分法搜索系统平衡位置失稳时的临界速度。通过计算得知,在直线上列车中各车辆的临界速度相差不大,但在曲线上有一定的差别,车辆在曲线上的临界速度要低于直线上的临界速度,曲线半径越小,其临界速度越低,因此进行曲线上的临界速度计算时,必须考虑车钩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山岭重丘地区因地形复杂,公路选线设计时为保证几何尺寸达到合理标准,经常遇到最小坡长.最小半径、复曲线、断背曲线、反向曲线.回头曲线、卵形曲线等极限要素,车辆在转弯行驶过程中.根据车辆动态情况,按照三维力学原理进行典型受力分析,经常产生转弯时的横向离心力、下坡时紧急制动力、爬坡时强大的摩擦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