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上苍赐给中国人这片富饶土地的同时,也赐予了这个民族轻视海防的传统思想。现代中国人在海洋意视觉醒的同时,往往为历史上不重视海洋和海防而扼腕叹息。然而,造成轻视海洋的根源却与我们引以为荣的悠久历史密切相关。国人在继承历史与传统的同时,也继承了漠视海洋的习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领海以及经济专属区地处太平洋西北部,跨越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海岸类型多而曲折,大陆架广阔平坦,海洋各种资源极为丰富,是西太平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幅员辽阔的发展中国家,处于亚太地区的核心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然而,中国海区存在着错综复杂的战略态势,中国建设海防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维护这片辽阔海区的主权和稳定。  相似文献   

3.
周阿江 《中国港口》2022,(1):108-118
海防炮台遗址博物馆是我国遗址博物馆新兴类型。首先,对海防炮台遗址及海防炮台遗址博物馆概念进行了界定,同时明确海防炮台遗址博物馆具有遗址历史意义重大、遗迹建筑类型丰富、遗物数量不断增加等特点。其次,从经验和不足两方面,梳理当前海防炮台遗址博物馆展示现状,指出遗址博物馆在遗址的考古和保护工作成效明显、基本陈列模式较为成熟、临时展览形式多样,但也存在遗址主题相对单一、遗址主体展示不够充分、遗址景观展示不足等问题。继而,借鉴芬兰堡、德国联邦国防军军事历史博物馆、中国香港海防博物馆等国内外知名军事遗址博物馆的经验,提出了拓展展示主题,丰富遗址主体展示手段,关注遗址景观的展示等建议,更加充分发挥海防炮台遗址的文化遗产价值,进一步激发公众的爱国主义意识、国防意识、海洋意识。  相似文献   

4.
《中国港口》2017,(Z1):35-40
有明一代,倭患一直是危害东部沿海的重大问题,其中浙江地区尤为严重。明朝虽然重视浙东区域的海防建设,但因保守的海防思想和舟山自身的局限,作为浙东门户的舟山的战略地位却被忽略,不仅使得舟山防御力量薄弱,也同样削弱了浙东地区的防御纵深,最终使得舟山沦为海盗、走私的大本营。而明代统治者对海洋重要性的漠视,也对后来中国的历史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及300多万平方千米辽阔的海洋国土。然而自古以来,中国的统治者并未充分认识到海洋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长期闭关锁国,渐而形成一种无视海权的思维定式。即使郑和七下西洋也未使中国的封建统治者打开眼界,放眼全球,其后果便是中国近现代悲惨的海防历史。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军队并未彻底改变陆强海弱的传统格局。近年来,随着168、169、170等几型先进导弹驱护舰艇,“宋”级改和“元”级潜艇以及海军航空兵歼轰-7A、B型、SU-30MKK的不断入役,中国海军装备的确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与世界主要海军强国如日本、美国(主要潜在对手)相比较、中国海军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经验方面来看,仍属世界二流、尤以海军航空兵为甚。时至今日,中国的海航仍以近岸防卫为主要任务。中国现今最大的国家安全问题是统一问题,面对日益猖獗的台独势力和日本右翼民族主义的甚嚣尘上,加之背后美国暧昧的态度,我们以现有装备能否有100%把握打赢这场统一战争? 以中国现有的人员装备对付台独是没有问题的,即今加上频繁叫嚣“协防台湾”的“日本海上自卫军”也有不小胜算,问题是如何有效吓阻美军的正面介入,若能达成这一战略目的,中国解放台湾将只是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6.
构筑我们完整的海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加强、“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以及中印关系的缓和,中国长达20000余千米的陆地边境线趋于和平稳定。与此相反,在濒海方向,台湾问题、海洋争端以及海上交通的安全正日益成为挑战中国国家安全与和平稳定环境的隐患。尤其是最近,美日联手在台湾问题上向中国频频出招,暗显美日联盟在地缘战略上对中国采取遏制的态势。因此,加强海上防御已成为中国国防战略中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本刊作者以敏锐的思想触及到了这一主题,并从地理的角度对中国海防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刊发表此文,意在抛砖引玉,激励读者树立海权意识,热爱海防事业,并积极投身于建设海疆、保卫海疆的伟大事业中去!构筑完整的国防是指在国家所属领域和涉及本国利益的范围内,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有效和完整的战略防御体系,有效威慑和抵御外部势力的干预和入侵,有力保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和海内外各种权益的归属,为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对中国而言,构筑完整的国防就是加快推进海防建设,发展中国的海权。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领海以及经济专属区地处太平洋西北部,跨越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海岸类型多而曲折,大陆架广阔平坦,海洋各种资源极为丰富,是西太平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幅员辽阔的发展中国家,处于亚太地区的核心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然而,中国海区存在着错综复杂的战略态势,中国建设海防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维护这片辽阔海区的主权和稳定。  相似文献   

8.
作为晚清重臣,李鸿章是位被后人褒贬不一的历史人物。以历史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说,抛开外交上的许多媚外和软弱行为,单就他的战略思想而言,在当时应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对清朝的国家战略产生过重要影响。他的海防战略是中国近代海防意识与西方海军战略理论结合的产物,尽管有很大局限性,但在中国近代史上也起过积极作用。本文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入手,试论其理论基础和基本出发点、指导思想及合理性内核、局限性以及对现实的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中国港口》2017,(Z1):53-60
作为海防历史见证的古炮台,至今仍可在北部湾沿线看到其遗址分布。这些古炮台遗址经历历史沉淀,成为今天的文物保护对象。本文即从近年文物调查中有迹可循的北部湾沿海古炮台出发,通过对沿海炮台建造时间、分布情况和功用等方面的分析,探讨明清海防思想在这一地区的体现。通过炮台建设和北部湾海岸海防形势及历史背景的综合分析,讨论北部湾沿海古炮台在明清海防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1946年3月6日,死伤约500余人的驻越南法国舰队的司令阿巴努中将,向中国陆军130师举起了白旗。这起在越南北部港口城市海防爆发的大规模流血冲突,始于中法两军入越接受日军投降。殖民主义者的嚣张气焰受到重创,被历史嘲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明代海防实况、海防思想发展、戚继光的海防方略三个层面展开阐述,分析了明代中后期倭患肆虐、海疆几欲不保的社会原因、政治原因和军事原因。归纳了当时主要的海防观点,再结合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海防思想、海防实践和海防战绩,试图揭示明代中后期的海防现状和取得抗倭战争全面胜利的原由所在。  相似文献   

12.
边海防水域具有线长面广、环境恶劣复杂、突发事件层出、局部争端频现等特点,长期以来是管控的重难点之一,研制边海防无人艇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分析了国内外无人艇研究现状,根据边海防水域环境特点和管控任务,论证了边海防无人艇的多样化任务应用需求和总体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边海防无人艇初步建设设想,并针对具体使用实际从总体设计、环境感知、模块化载荷、安全防护等方面指出关键技术攻关方向,为推进实装应用进程提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适逢甲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进入了攻坚期。两个甲子之前,在西方依托工业化先发优势进行全球扩张时,中国晚清政府未能成功应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挑战。作为陆海复合的超大型国家,中国在陆地上遭遇来自沙皇俄国与英印帝国的夹击,在海洋上遭遇西方列强以及日本的持续侵攻,最终清王朝在“海防”与“塞防”的双重倾轧下崩溃。  相似文献   

14.
追忆海防行     
不久前,由杜梅和武文杰率越南高级代表团访华,标志着中越关系正常化。使我回想起我首航海防的情景。老华侨的回忆那是1948年春,海菲轮在香港修好船后,装了一些杂货和旅客,就奉命首航海防。  相似文献   

15.
《世界海运》2016,(6):44-47
中国近代是一个复杂、多变、充满苦难的社会转型期,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古今中外矛盾错综交织。经历两次鸦片战争,平复太平天国之后,清政府边疆危机叠生,尤以东南海疆和西北边塞为甚。解决何者为先,重臣们各抒己见,分歧明显,逐渐形成"片面海防""片面塞防"和"海塞并重"三种声音。此次辩论转变中国近代国防观念,在近代军事史留下浓重一笔,于当代"边海防一体化"蓝图规划有示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叶鸣銮 《航海》2001,(2):46
鸿基是越南一个秀丽的海港,与我国广西的海防可谓“一衣带水”。鸿基的下龙湾,奇岛出水,仰碧湾相映,堪与桂林山水媲美。 我轮因水尺达7米,不能直入海防,被安排到鸿基驳载。 船过吉婆岛,前方船已转向朝近岸的丛岛中去,我轮取大道而行。这边也有怪岛奇石,但不似“小路”上星罗棋布。不觉已抵下龙湾锚地,这里依然翠岛零落。见一岛腰藏深洞,时有舟楫从洞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本文以历史观点阐述了郑和下西洋对有关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以及当时中国造船与航海的杰出成就,还对中国较之西方海洋国家率先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远洋的历史事实及其原因进行剖析,并对中国明清封建王朝放弃海洋的后果进行了反思。重温历史,传承中华民族的开海传统,以期振兴中国的海洋事业。  相似文献   

18.
为了让船员实时了解周围海况和污染数据,提高海上船只防灾能力,增加航海安全,提出在海上适当布设监测风速、风向、海浪和海水污染点,进行实时采集相关数据.通过GTM90001无线模块和GPRS网络把信息发送给船上的PC上位机,再由上位机进行数据处理、保存、显示和及时报警.实验表明,该航海防灾无线远程监测系统,弥补了卫星拍摄对海况细节了解的不足,与卫星监测结合能做好海洋灾害的预警.该系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航海与造船工业有辉煌的历史。建国以来,造船工业、船舶运输、海军建设及水产业都迅速发展。为了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航海与造船业的优秀遗产,为研究船舶历史提供基地,并为船舶科学技术交流提供场所,普及船舶与海洋知识以及培养青年一代爱好海洋事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多年以来,我国部分沿海地区受到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农业、种植业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到威胁。为了保护人民的经济财产和生命安全,政府不断进行入海口海防工程,将潜在的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此类工程建设已经开展多年,并积累了较多的经验,能够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主要分析了入海口海防堤顶的高程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