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在桥型方案比选的工程实践中,还较少通过方案适应性的评价以达到优选桥型方案的目的。本文在相关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桥型方案适应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且结合突变理论,建立了基于桥型方案适应性评价的桥梁方案选型的突变级数法。首先对桥型方案评价目标进行多层次分解及评价指标属性值数据的归一化处理;然后根据相应的突变数学模型计算突变模糊隶属函数值;最后计算总突变级数值,据此对桥型方案进行优选。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可靠性高、客观性强,为工程实践中桥型方案选型提供了新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孙彦卓 《公路》2022,67(1):89-92
结合重庆万州至湖北利川高速公路(重庆段)龙驹互通立交施工图方案设计,从功能、方案提出、方案比选介绍互通立交方案确定流程和方法.通过技术指标与交通量适应性评价、典型路段(如交织路段、出入口影响区)通行能力与交通量的适应性评价及服务水平评价等手段来确保互通立交方案在功能、可实施性、造价等方面综合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3.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左汊主桥采用2×1 080 m三塔两跨悬索桥方案.南锚位于江心洲上,场区覆盖层厚,合理的持力层圆砾土层埋深约50 m.根据对地质的适应性,选择沉井基础方案和根式锚碇基础方案进行比选.沉井方案结合地质条件以及受力情况选择了合理的持力层,并考虑施工下沉的要求对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根式基础方案为一种新型结构,通过现场的试验,提出了有效的简化计算方法及施工工艺.综合两个方案的优缺点,经比选,采用相对成熟的沉井基础作为南锚碇的最终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4.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所处河段为分汊河段,其中左汊主桥桥址处河势条件复杂,通过对桥址处河势条件及通航要求等建桥条件的综合分析,对5种左汊主桥桥型方案(主跨2×1080m三塔悬索桥方案、主跨1 388 m两塔悬索桥方案、主跨1 180m两塔斜拉桥方案、主跨2×850m三塔斜拉桥方案、主跨1 760m单跨悬索桥方案)从航道适应性、工程经济性进行比较和论证.经过综合比选,确定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左汊主桥采用主跨2×1 080 m三塔两跨悬索桥,较好地解决了深槽左右摆动引起的航道适应性问题,为大桥的顺利立项和获批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山区公路地形地质复杂,路线方案比选难度大,影响因素多,有必要对山区高速公路的路线方案比选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对路线方案比选考虑的因素及方法的分析,结合工程实例对山区公路路线进行了比选论证.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增压器原机高原适应性不足的问题,开展了一维初始目标设计和详细的三维流动仿真分析,对车用跨声速离心压气机进行了高原适应性改进设计.通过降低叶片后弯角、增加叶片数进而增加叶轮做功能力来提升压比.通过叶片细节设计,包括分流叶片前掠和出口曲线掠型进一步优化压气机性能,最终通过了试验验证,在原机的基础上成功优化设计了高压比离心压气机,满足了发动机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7.
为达到方案优化、投资节省的目的,针对复杂的东城大道与中环大道全互通衔接节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比选.通过对东城大道规划及现状条件的分析,发现了原规划方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优化建议.在此基础上重点比选了中环大道节点和铁东路节点的节点方案.通过线位优化、节点方案比选等方面的研究,确定了项目的总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沪宁高速公路锡澄运河大桥路段扩建方案的介绍,阐明在对该类路段方案研究过程中,需要从桥梁现状、病害检测与调查分析、航道规划、工程经济、工程影响及实施难度、交通组织、地方规划适应性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和论证,同时进行动态方案调整,才能作出较好的设计成果,对于新建或改扩建工程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计数型抽样检验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中的使用,提高评定结果的准确性及合理性,针对工程质量评定中计数型抽样检验方案制订的实用方法进行研究.从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的基本特征出发,分析了质量水平参数的确定因素,对检验级别和全数检验及抽样检验的批量范围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根据抽样检验的基本理论,经近15000余次计数型抽样检验方案的计算分析,明确了在抽样比大于0.1时抽样比与批量之间存在解析关系,并采用回归分析,得到了方案制定参数的解析式;其次,在固定抽样比为0.1时,合格判定数亦可通过回归的解析式确定.经数值验证表明,所得到的抽检方案可满足风险控制的要求.这种以解析式确定计数型抽样检验方案参数的连续化方法可避免接收概率的复杂运算,简化了抽样方案的制订.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交叉口改善中的方案决策问题,结合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交叉口改善方案的灰色决策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各个目标的量化,得出各方案的灰色关联度,据此进行方案选择.最后运用该方法对实际交叉口的改善方案进行了比选.  相似文献   

11.
针对宁波市姚江新城云飞路中海绵城市的营造,基于工程特点,开展技术选择和比选,提出适应性强的透水路面方案和生物滞留方案,并对技术路线以及设计复核进行了阐述。借此对城市道路的海绵城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根据X桥主桥采用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实例,对合拢段施工方案1和方案2进行分析,在两种方案下的主梁计算比选,以及各阶段墩顶水平位移比选分析,通过分析其结果归纳出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软基是高速公路建设中经常遇到的难题之一,特别是软基较为严重时,是选择常规路基软基处治还是选择桥梁方式通过,将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及道路后期的使用质量.在分析路基与桥梁方案主要经济成本区别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比选方法,并以实际工程为例,运用该方法进行方法比选,从而确定不同情况下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4.
在植生型多孔混凝土制备的基础上,选取草种、骨料粒径、播种方式和施肥方式等因素,建立正交试验表.通过试验及分析,对植生型多孔混凝土的植物生长适应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最佳的种植方案.  相似文献   

15.
狮子洋通道全长约35 km,为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双层复合过江通道,过江段采用双层桥梁方案(上层为高速公路,下层为市政道路),多处主线桥设计采用50~80 m跨径桥梁,主梁采用钢-混组合梁结构。通过对简支和连续体系进行比选,该项目采用结构简支、桥面连续的结构体系,并配合暗帽梁的设计方案;通过对工字形钢板组合梁、整体式钢箱组合梁、波形钢腹板组合梁、钢桁腹组合梁、分体式小钢箱组合梁进行比选,选择分体式小钢箱作为该项目钢-混组合梁的钢主梁形式;通过对结构受力性能、经济性、施工便利性、运输便利性和对变宽路段的适应性等综合分析比选,钢主梁采用4片主梁方案,该方案有利于设计、制造及施工标准化,结构受力更合理、造价更经济。从施工场地、设备、工期和安全性等方面分析,该项目施工采用标准化加工钢结构、工厂化预制混凝土桥面板,在桥位上通过湿接缝和集束式剪力钉形成组合结构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厦漳跨海大桥主要由北汊桥、海门岛立交及收费服务区、南汊桥、海平立交四大部分组成,全长9.333 km.为适应复杂的自然与建设条件,对该桥桥位方案进行比选,并对项目中关键控制性工程(北汊主桥、南汊主桥)的桥型方案进行研究.经研究,最终确定北汊主桥采用主跨780m的五跨连续钢箱梁斜拉桥方案,南汊主桥采用主跨300 m的结合梁斜拉桥方案.针对项目中复杂的地质条件、高地震烈度和恶劣的风环境,分别采取设置适应性强的桩基础,对较差的桩基地质注浆;按抗震要求进行构造设计,在主桥塔梁处设置纵向阻尼器,引桥设置减隔震支座;北汊主桥采用一种翼型扶手栏杆、南汊主桥采用分流板抗风等措施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7.
由于用地规划、资金缺口等限制,公路改造方案往往需要通过多个方案比选才能得到,以往的方案比选和评价方法往往都是一些定性的方法,受决策者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VISSIM仿真模拟的道路改造方案的定量化评价方法,该方法利用VISSIM仿真软件,对各种改造方案进行模拟和预测,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并根据得到的各项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以达到比选方案的目的.以南京市绕城公路改造工程为例,结合其实际的情况应用该方法对提出的多种改善措施和优化方案进行评价比较,结果表明:车型和车道管理方案能够有效地改善交通流运营情况,提高安全水平;运用VISSIM仿真模型能得到较好地量化评价指标,对方案比选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采用声压级测量法测试出YC4W31柴油机排气消声器需要优化的频率范围.建立了原消声器计算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基于传递矩阵法提出两种改进方案,并依据试验结果对改进后排气消声器进行了频谱分析.结果表明,在频率低于400Hz时,按方案2改进的消声器比按方案1改进的消声器消声量提高3 dB(A)左右;比原消声器消声量平均提高7 dB(A)左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沪宁高速公路锡澄运河大桥路段扩建方案的介绍,阐明在对该类路段方案研究过程中,需要从桥梁现状、病害调查与检测分析、航道规划、技术标准、桥型方案、工程经济、工程影响及实施难度、交通组织、地方规划适应性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和论证,并进行方案的动态调整,对新建或改扩建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某规划为轨道交通与城市快速路公轨两用过江通道的建设规模和地质条件,重点调查了岩溶发育及特征,提出了具备一定可行性的桥梁和隧道方案。通过对规划用地、交通功能、地质条件适应性、运营安全、经济性,以及对水保区、通航、行洪的影响等方面的比选,最终认为位于岩溶发育区、紧邻一级水源保护区的过江通道采用隧道方案有较高的工程风险和社会风险,而桥梁方案建设费用低,能够满足通航和行洪要求,且设计理论完善,施工经验成熟,对地质条件的适应性较强,具有较高的工程可行性。因此,工程可行性阶段推荐采用公轨两用的桥梁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