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大型板桩码头的截面形式和结构进行优化研究。运用规范中关于板桩内力及入土深度的计算方法对矩形、T形以及工字形截面的前墙进行计算,并从配筋率和造价方面进行截面优化,得出对于大型大刚度的板桩码头,前墙和锚碇结构采用T形截面更经济,且施工质量可靠。在此基础上运用有限元模型,对T形截面板桩墙的位移和内力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并对板桩码头结构进行优化,得到了大型板桩码头的优化截面和结构。成果对于大型深水板桩码头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关云飞  吴志强  韩迅 《港口科技》2022,(1):18-21,46
针对淤泥地质条件下传统板桩码头结构受力和变形较大的技术难题,提出采用由固化淤泥和单锚板桩形成的组合式码头结构,提升板桩码头结构在淤泥地质中的承载能力.通过数值分析,研究在不同水泥含量、养护龄期条件下固化淤泥地基上板桩码头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性,得到固化淤泥地基板桩码头结构前墙土压力的分布规律和结构水平位移变化规律:前墙土...  相似文献   

3.
钢管桩/AZ型钢板桩组合墙是一种新型板桩结构,具有构造简单、抗弯刚度大、变形量小以及经济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但在国内大型深水码头中尚无工程实例,有待于对组合墙的性能进行深入研究。以某板桩码头工程为例,采用竖向弹性地基梁法,同时考虑桩土作用的影响,对组合墙的受力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组合钢板桩相比普通钢板桩具有更大的抗弯刚度;由于水平土拱作用结构受力分配合理,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组合墙位移变形较小,水平位移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吴锋  卓杨  刘旭 《水运工程》2023,(1):29-33
目前整体卸荷式板桩码头设计理论尚不成熟,相关规范没有涉及具体计算方法,对码头结构开展原型观测是掌握这种新型结构工作特性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结合整体卸荷式板桩码头结构形式及主要施工工艺,开展原型观测,得到不同施工阶段前墙钢管板桩应力、土压力、深层土体位移等参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由于桩间距较小,板桩墙后土体受到桩基挤密作用明显,前墙板桩弯矩和承台桩基均小于设计值,沉降和码头前沿水平位移最大值均大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值。  相似文献   

5.
当高桩码头承受较大水平力荷载作用时,码头因位移大而存在安全隐患。为此,研究叉桩和平联撑在高桩码头中抵抗水平力作用大小。运用易工水运工程结构CAD集成软件建立高桩排架空间结构模型,计算分析叉桩排架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码头横梁、桩基的内力和位移大小随叉桩的斜度和转角改变的规律,同时对比叉桩和平联撑在高桩码头中抵抗水平力大小。结果表明:叉桩排架结构抵抗水平力产生的位移作用远大于设置平联撑的排架结构。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大型深水港高桩码头多级围堤接岸结构新型式——堤下淤泥土较大范围换砂及清淤与多级围堤接岸,以及传统的淤泥土小范围换砂及砂桩处理与板桩挡土接岸型式。2种方案的弹塑性有限元计算表明,前者的沉降和水平位移均最小、单元应力水平低、施工期安全度高,方案优于后者。与传统的板桩接岸结构型式相比,多级围堤接岸型式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边坡稳定性好等特点,但筑堤引起码头桩基的负摩擦力较高。  相似文献   

7.
高桩码头叉桩刚度大,在地震作用下极易发生脆性破坏而引起码头结构的破坏,隔震技术作为提高结构抗震安全性的成熟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等结构中。为此,在叉桩桩顶处增加橡胶隔震支座提高码头结构的抗震安全性。以顺岸无梁板式码头为研究对象,通过SAP2000软件建立全直桩码头结构、非隔震叉桩码头结构、隔震叉桩码头结构3种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而对3种结构进行二维Pushover对比分析,对比结构的自振周期、静力Pushover曲线、塑性铰、桩身弯矩以及位移能力5个方面。结果表明,隔震叉桩码头结构具有较大的水平承载能力和位移变形能力,可以有效解决叉桩脆性破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戴江山  吴辉 《水运工程》2018,(6):257-263
钢管组合板桩结构作为一种新型板桩结构,在大型深水码头中应用在国内尚无工程实例。此种新型结构计算方法尚未成熟,在设计计算中采用规范简化方法无法对结构位移进行全面分析,有必要运用多种数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同时结合施工的步骤,全面分析结构受力,为设计提供技术支撑。结合某20万DWT集装箱深水码头工程,利用Autodesk Robot、PLAXIS、ABAQUS等软件进行计算,得出一致结论:本工程设计施工工序合理,位移可控;大部分位移发生在施工期且位于桩顶,最大水平位移10 cm左右。该设计方法和结论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大型深水港高桩码头多级围堤接岸结构新型式--堤下淤泥土较大范围换砂及清淤与多级围堤接岸,以及传统的淤泥土小范围换砂及砂桩处理与板桩档土接岸型式.2种方案的弹塑性有限元计算表明,前者的沉降和水平位移均最小、单元应力水平低、施工期安全度高,方案优于后者.与传统的板桩接岸结构型式相比,多级围堤接岸型式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边坡稳定性好等特点,但筑堤引起码头桩基的负摩擦力较高.  相似文献   

10.
运用通用岩土工程有限元软件PLAXIS 3D建立遮帘式板桩码头模型,对影响板桩码头结构受力的主要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体参数对板桩结构各构件内力和位移的影响十分显著;加固锚碇结构后方土体,有利于减小后方堆载对板桩结构的影响;剩余水压力产生的结构内力不可忽视,应采取可靠措施降低板桩码头剩余水压力;板桩码头的施工工序对构件内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构内力分析应结合实际充分考虑施工工序影响,以保证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