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泉州,历史上曾经以"刺桐"之名为世界所熟知。刺桐港是12-14世纪(宋元时期)中国最大的贸易港,在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和东西方交流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非常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论述刺桐港的发展史,来说明没有历史上的"世界的刺桐港",就没有现在的"世界的泉州学";通过举例论述两百多年来世界各国、各界人士对泉州和"泉州学"的关注、兴趣和研究,验证"泉州学"具有的世界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张钧雷 《水运管理》2011,33(3):41-42
旱在八百年之前,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刺桐港,即如今之泉州港,已是“梯航万国”、闻名遐迩的国际海运枢纽了。当时,刺桐港内“舟船辐辏,帆樯鳞集”,除了国内船舶和货物繁忙进出之外,更有来自海外的“胡贾蕃商云集阑闵码头,海舶商舡泊满港湾江渚”,呈现“缠头赤脚半蕃商,  相似文献   

3.
张钧雷 《水运管理》2010,32(12):43-44
泉州,一座历史悠久的海港城市,因其古代海上交通和海外交流的遗存丰富而倍受海内外瞩目。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古代泉州港地位重要,表现突出,今人透过研究史料、遗存和考古,可以深切感受到古代泉州港作为国际性海上商贸枢纽时的辉煌。  相似文献   

4.
<正>泉州港顺应时代契机,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海丝先行区,立志将泉州港塑造成"一带一路"战略支点的主力港口泉州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源地,是我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更是我国著名的侨乡,民营经济十分活跃。历史上,泉州港口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港口,无数的华侨华人通过泉州口岸下南洋、谋生计,之后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建立  相似文献   

5.
荣亮  任志宏  袁晓莉 《航海》2011,(6):42-43
今泉州古有泉南、鲤城、刺桐城之称,其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福建之东南海滨晋江、洛阳江入海口处,扼晋江下游,为江海交汇之所,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泉州港港湾曲折,水深港阔且其避风条件好,临江面海适于泊船,具有优越的港区条件。自唐景云二年(711年)设泉州城治以来,其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在历朝  相似文献   

6.
<正> 今天,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在这个举家团圆的日子里,海内外专家、学者欢聚在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东端——泉州,参加由中国航海学会、泉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泉州港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共同研讨泉州港对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贡献和对未来的影响。在此,我代表交通部,向会议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7.
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开辟了国际间文化与物质交流渠道,加速了世界经济、科技与社会的发展,增进了各国人民的瞭解和友谊。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发展,中国南方港口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历代有所变迁。从公元3世纪30年代起,广州成为海丝主港;宋末至元代时,泉州超越广州,并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第一大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承认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便是泉州。  相似文献   

8.
《航海》2010,(3)
泉州是历史上闻名的东方贸易大港,在我国古代海外贸易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南朝史籍中开始有泉州与国外的往来记载.唐代,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中国四大对外贸易港口之一.两宋时期,泉州港进一步发展,到南宋时,已与海外58个国家和地区有通商往来.  相似文献   

9.
<正>新年未临时就从福建传来喜讯:泉州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TEU!虽然中国沿海集装箱突破100万TEU的港口已有不少,但我们对此喜讯还是感到兴奋。因为这个千年古港曾经是驰名世界的"东方第一大港",有过"千帆竞发刺桐港(泉州港古称),百舸争流丝绸路"的繁荣!如今她  相似文献   

10.
张钧雷 《水运管理》2010,32(11):38-40
20年前的1990年10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队乘坐仿古的“和平方舟”轮从意大利威尼斯港出发,沿着古代海上贸易航线自西东行,先后访问土耳其、阿曼、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13个国家的15个港口,于翌年2月14日抵达我国泉州港。  相似文献   

11.
文中分析了舟山港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区位优势,论证了舟山港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作为“驿站”功能的可行性,进而探讨了舟山港未来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宋代的泉州港,曾经以它的繁荣著称于世。当时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Marcopolo)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中认为,泉州港是当时世界两个最大的贸易港之一。他在写到泉州的繁荣时说,各地商贾贩运货物的数量,“虽合全世界也不及刺桐(即泉州,因初筑城时环植刺桐树,亦称刺桐港)一个大港。”另一个当时著名的旅行家,摩洛哥人伊本·拔图塔  相似文献   

13.
两宋时期,我国对外航海贸易在诸多方面都有显著增长与提升,海上丝绸之路东海航线也迎来繁荣。凭借卓越的区位和港口优势,宋代宁波逐渐发展成为当时与广州、泉州并列的海上丝绸之路三大枢纽港。宁波—博多航路成为海丝东航航线的主干线,宁波—礼成江口的航路则成为宋丽海交要道,此外,经由泉州和广州,宁波与南海各地也保持着密切的商贸联系。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7月1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一行在福建省、泉州市主要领导陪同下到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泉州港后渚作业区考察。走进泉州港后渚作业区集装箱码头,张高丽详细询问泉州港码头泊位现状、货种结构和港口具体吞吐量,泉州市有关部门领导向张高丽汇报了泉州港的悠久历史、现有港区范围、航线开通情况、码头泊位数、码头设计通过能力和2013年港口货物吞吐  相似文献   

15.
广州港历史悠久,在明、清时期,就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最大口岸,独揽全国外贸。广州港作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积极发挥港口的集聚和辐  相似文献   

16.
《中国港口》2016,(Z1):13-16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具有源远流长的海丝文化,自古享有"东方第一大港"、"四海人文第一邦"等盛名,今又被赋予"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东亚文化之都"等诸多美誉。改革开放以来,泉州顺势而为、加快发展,经济总量连续多年独占福建近"半壁江山",更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列"三甲"。本研究中,笔者拟对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地位进行了一番粗浅探寻,以期为各界有为之士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凡到福建泉州开元寺参观游览的人,都能看到东西塔前后有几株古代海外舶来栽种的亭亭如盖的刺桐树。若是初夏,饱赏着她那红艳艳的花姿,更使人油然想起泉州这座古代海交巨港,曾以“刺桐城”、“刺桐港”的美称誉满海宇。刺桐,是一种落叶乔木的花树,枝上长有黑色圆锥形的棘刺,很象梧桐,叶子羽状三出,小叶三枚,  相似文献   

18.
正泉州市是我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是列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1])2016年通过的《泉州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泉州市应建设陆海统筹枢纽区,建成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枢纽港,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互联互通,建立"一带一路"内外对接的陆海新通道。东盟是泉州市的第二大贸易合作伙伴,打造泉州市至东盟的便捷  相似文献   

19.
桑史良 《航海》2005,(3):F002-F002,1
作为我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福建泉州(古称“刺桐”),早在南朝时,即开始了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唐代,当地成为我国四大海外交通商港之一;宋元时期,则进入“涨海声中万国商”的黄金时代,刺桐港跨入世界四大名港行列。  相似文献   

20.
<正>东南沿海的泉州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曾创下与98个国家、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记录。自汉朝开始,中国与马来半岛就已有接触,尤其是唐代之后,来往更加密切,作为往来的途径,最方便的当然是航海,而中西贸易也利用此航道作交易之道。泉州早在宋元时期就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最大港口,元朝初期朝廷就在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