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纲  王娜 《当代汽车》2006,(11):22-25
福美来2身上最有意义的变化应该是品牌的名称上,这款车的推出适逢海马的战略转型时期,它将逐渐失去马自达的技术支持,在这种背景下,福美来2采用了新的自主采购的发动机,进一步调低了售价和定位。所以我们看到的福美来2不再挂马自达的商标,取而代之的是“海马汽车”的新Logo.在车型的名称上,现在海马摆脱了马自达束缚,便又得以光明正大地重新启用“FAMILY”这个自己钟情的名字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海南马自达曾经创造了辉煌的一个时代,“福美来”一跃成为中级车市场“新三样”之一,产销量均是可圈可点。在此之后,海南马自达推出“福美来二代”,初涉自主开发之路。2008年6月推出的海马3,是海南马自达首款完全自主开发的运动型家庭轿车。  相似文献   

3.
海南马自达曾经创造了辉煌的一个时代,“福美来”一跃成为中级车市场“新三样”之一,产销量均是可圈可点。在此之后,海南马自达推出“福美来二代”,初涉自主开发之路。2008年6月推出的海马3,是海南马自达首款完全自主开发的运动型家庭轿车。  相似文献   

4.
谈到福美来,也许人们谈论的焦点会集中到挂着海马汽车自主品牌标志的福美来2上。其实海马汽车给人们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产品应该是挂着马自达标志的福美来。福美来的原型车是马自达公司的最后一代323车型。323是马自达的一个老牌产品,至今已历经十余次改型,作为最后一代323的车型,取得了相当不错的销售业绩,在国内它的保有量也不算小。笔者对这款车的改装潜力相当看好的,本期就为大家细细地分析一下福美来的外观该怎么改。  相似文献   

5.
阿辉 《当代汽车》2006,(11):48-51
谈到福美来,也许人们谈论的焦点会集中到挂着海马汽车自主品牌标志的福美来2上。其实海马汽车给人们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产品应该是挂着马自达标志的福美来.福美来的原型车是马自达公司的最后一代323车型.323是马自达的一个老牌产品,至今已历经十余次改型,作为最后一代323的车型,取得了相当不错的销售业绩,在国内它的保有量也不算小.笔者对这款车的改装潜力相当看好的,本期就为大家细细地分析一下福美来的外观该怎么改.[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赵航  建明 《汽车知识》2008,(3):86-93
海马福美来2代 作为海马自主品牌的第一款产品,福美来2代其实是在马自达福美来的基础上优化改进而来。通过自主化进程,福美来2代在外观和内饰的细节上都做出了一些改变,但外形轮廓以及内饰空间等方面都与老款车型并无太大差异。而更重要的是,在保证整体品质并无下降的前提下,海马通过换标将曾作为新三样代表之一的福美来从当初十几万元的价格高位最低下探至八万元的价格底线,  相似文献   

7.
曾几何时,老款福美来为当时的海南马自达开创了一个辉煌的时代,成为 A 级车市场无人不知的"新三样"之一,也为今天的海马汽车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2006年,海马汽车公司结束与马自达的合作关系,在这个困难时期推出了福美来2代,成为了海马汽车走上自主品牌的一个起点。2007年1~6月海马汽车销售量达到70034台,比去年同比增长133.18%。取得如此好的成绩,福美来2功不可没;在福美来2代打下的良好的过渡基础上,海马满怀信心地推出了全新的海马3。这款新车在外形上焕然一新,已找不到福美来的影子,更重要的是采用了完全自主的发动机,可说是一款自主程度很高的新车型。  相似文献   

8.
福美来2代推出的意义就在于这辆车真正打上了海马品牌的标志。这与国内某些民族品牌非要打上日本车标并引以为荣相比,海马这样的选择显然更值得我们尊敬。虽然这样的民族品牌化在福美来2代上进行得还并不彻底,但至少这让我们看到了海马在这方面的努力和决心,从而提升了海马汽车在国内消费者心目中的民族形象。由于福美来在国内市场上已显老态,而其替代产品马自达3又被马自达授予长安马自达生产。因此,对只有福美来生产线的海马来说,只能在老产品上动动手脚,以期得到消费者的再次关注。也正是改款产品上自主品牌的使用,使得福美来2代的定价策略更为灵活,消费者们会有机会用更少的钱买到原来福美来的品质。或者,换句更通俗的话说,这就等于变相降价,换了标志,提高了性价比,进而增加了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徐钢  林浩 《当代汽车》2007,(8):28-31
曾几何时,老款福美来为当时的海南马自达开创了一个辉煌的时代,成为A级车市场无人不知的:新三样:之一,也为今天的海马汽车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2006年,海马汽车公司结束与马自达的合作关系,在这个困难时期推出了福美来2代,成为了海马汽车走上自主品牌的一个起点。2007年1-6月海马汽车销售量达到70034台,比去正同比增长133.18%。取得如此好的成绩,福美来2功不可没。在福美来2代打下的良好的过渡基础上,海马满怀信心地推出了全新的海,马3。这款新车在外形上焕然一新,已找不到福美来的影子,更重要的是采用了完全自主的发动机,可说是一款自主程度很高的新车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A级车征战市场多年的海马福美来,以其全新的外观设计加上堪比A+车型的尺寸卷土重来,重新杀入市场的福美来M5实力够强吗?海马汽车给我的印象一直都是适合家用的小型车,毕竟早在12年前的2012年,第一代海马福美来就已经进入市场拼杀。因为海马汽车早期与日本马自达合作,每款车型都可以在马自达的阵营中找到相似的"兄弟"。后来马自达转而与一汽合作,海马汽车就彻底变为一个只能依靠自身技术发展的自主品牌。如今,海马已经成功地摆脱了马自达的影子,固化了自己的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11.
魏涛  刘杰 《轿车情报》2006,(4):46-48
海马汽车生产的福美来引自马自达Familia,是马自达323的小改款车型,最早亮相于2000年巴黎车展,一直以来,福美来在国内被定位为一款家轿,在一定程度上埋没了与生俱来的体育天赋、换了运动装的福美来Sports在田径场的表现,也许会改变您对他的印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海马汽车自从走了自主之路后,生产的第一款轿车是福美来2代,从出身来说仍然摆脱不了以前福美来的影子,而最新推出的一款运动型轿车海马3,虽然和之前的合作伙伴马自达3有着不少的形似,但它却是海马汽车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自主轿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徐雨 《汽车杂志》2007,(5):96-96
随着海马汽车同马自达的合作协议到期.海马更加注重自我研发和自我品牌意识.并且在没可能拿到马自达的新车型的情况下在原有产品上突出细化,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福美来心动版是这一情况下的产物.它将福美来的性价比的优势大大强化后使其达到常青树的效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陈俊 《轿车情报》2006,(12):144-145
1992年,海南汽车制造厂与日本马自达合作成立了海南马自达,之间推出福美来和普力马等热销车型;2004年海马汽车与一汽开始合作,占股比例分别为:一汽49%,海南省政府2%,海马汽车也相应更名为一汽海南马自达。这些改变源自海马的合作方——马自达,在进入中国的多年时间里,马自达似乎一直在寻找新的伴侣。  相似文献   

15.
新颜福美来     
福美来是海马与马自达公司合作的另一重要结晶。这部原名为Familia的车型到底在哪里生产一度有多种传闻,但在北京车展海南马自达公司将其展出后,所有误解都不攻自破。7月18日,海南马自达公司正式在海口举行了新车上市仪式,福美来正式加入家轿军团。  相似文献   

16.
《汽车驾驶员》2007,(11):117-117
二手福美来市场分析 福美来在二手车市场上的表现可以用“不温不火”来形容,这与其不张扬而略显中庸的外表倒有些相似。首先是从车型上看,2002年问世的福美来其原型车是马自达323的升级版,但作为新锐车型的代表它很好地继承了马自达的优良血统,  相似文献   

17.
经过多年的自主之路,拥有着流畅线条,鲜明轮廓的福美来三代已经彻底摆脱了马自达323的影子,它将再塑海马家族“家轿专家”的形象。  相似文献   

18.
很多人对于Mazda3(马3)这个系列的理解还存在于“福美来”时代或者海马汽车的”马自达323”时代,但新Mazda3已经完全被福特注入了全新的欧洲血统。福特控股马自达并收购沃尔沃轿车之后,通过整合资源,将福克斯、马3和沃尔沃S40统一在一个平台上,实现共线生产,不仅最大限度地节省了成本,还把各国汽车技术进行了整合和升级,  相似文献   

19.
<正>如今的消费者已经不像前几年那么"好骗",他们现在追求的不光是"大而全",还有"精而美"。作为福美来的全新换代车型,福美来M5能否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呢?安全配置丰富发动机低扭表现一般熟悉海马汽车的消费者可能注意到了,福美来M5与其它新车型的命名方式稍显不同,保留了"福美来"这三个汉字。也许对于厂商或市场来说,"福美来"比"M5"的含金量更重一些。早在海南马自达时代的2002年,海马汽车便引进了马自达323,以福美来的名字讲行国产销售,并被称为当时中国汽车市场的"新三  相似文献   

20.
背景信息 提起福美来便很容易联想到同门师兄马自达323,曾经作为1995年“世妇会”引入的出租车——第一代化油器马自达323。2001年海南马自达323装备了丰田8A发动机,但好景不长,随着紧凑级和大空间小型车的上下挤压.马自达在2002年推出了换代车型“福美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