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余珍  张玮  任慧  唐磊 《水道港口》2011,32(1):43-47
以新通海沙围垦工程挖入式港池为例,针对长江口潮汐河段挖入式港池回淤问题,采用数学模型模拟了港区水流泥沙运动。结合相关河段实际回淤调查,研究了港池内水流条件分布与回淤分布,对港池回淤进行了估算。分析结果表明,港池内淤积分布形态与港池内水流分布规律相似,回淤估算结果与实际工程调查结果相符,可为潮汐河段挖入式港池的回淤预报和减淤措施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潮流物理模型试验和泥沙回淤计算,分析研究二期港池向西至颗珠山深槽间浅滩挖通对一、二期工程港区的减淤作用.以及一、二期港池拓宽300 m对一、二期工程港区的减淤影响.试验、计算结果表明:西部浅段开挖势在丛行;港池加宽300 m减淤作用不大;为求整体经济效益合理,应该辅以整治工程措施;预报与实测回淤量值比较,预报值仅偏大约10%,两者基本一致,说明预报是比较准确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试验,结合部分理论分析,研究了挖入式港池泥沙淤积特性,分析了产生淤积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3种减淤措施。试验结果表明:港池内泥沙淤积主要由回流及异重流引起,淤积物分布具有一定规律,回流产生的淤积集中在口门附近,粒径较粗,而由异重流引起的淤积在港池内沿程分布,粒径较细。提出的方案能够达到减淤的目的,可以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4.
何杰  辛文杰 《水道港口》2010,31(5):449-453
采用经过水沙验证的潮流泥沙数学模型,模拟了大港湾水域的水沙运动特点,计算了港池泥沙回淤量。模拟结果表明,港池泥沙来源主要为大港湾后方浅滩落潮流挟沙;港池口门处的防波堤对减轻港池泥沙回淤的效果并不显著,港池后方修建围堰可使港池回淤量减小2/3;围堰阻挡了浅滩泥沙进入港池的通道。同时大港湾形成的半封闭港池具有流弱、沙少、回淤较轻的特点,经过相应的工程措施可成为一个优良的港湾。  相似文献   

5.
以天津港现场实测资料及多年来港池航道疏浚实践经验为基础,论证了天津港实施定吸清淤工程的可行性,并对该工程的减淤效果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6.
根据实测资料和有关研究成果,对天津港各阶段港池与航道的淤积规律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分析,阐明泥沙淤积变化及减淤效果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大铲湾港区泥沙沉积特性的研究,以及对骤淤的计算、港池施工期回淤的估算和港池施工后回淤分析,计算出深圳大铲湾港区年淤积强度,对港池疏浚施工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州湾港区一港池建在辐射沙洲南缘腰沙高滩上,港池航道开挖后的回淤问题是工程设计关注的焦点.设计时通过研究工程海域潮流、波浪、泥沙、底质等自然特征,分析影响回淤的主要因素,从挡沙堤平面布置、备淤深度确定、维护疏浚、船舶吃水控制等方面提出一系列针对性措施.研究认为:通州湾港区一港池建在粉砂质浅滩上,港池航道开挖必会出现回淤...  相似文献   

9.
王希慧 《水道港口》2007,28(6):409-414
通过数学模型模拟海庙港扩建工程实施后港池、外航道的流速变化,利用淤积计算公式,得出港池、外航道的淤强及淤积量。外航道淤积计算由悬沙落淤、推移质淤积两部分组成。港池平面为环抱式,故淤积计算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纳潮棱体引起的悬沙落淤;二是口门环流形成的悬沙落淤。  相似文献   

10.
天津港泥沙淤积规律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大量的现场实测资料和有关研究成果,对天津港各阶段港池及航道淤积规律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分析,并结合深水码头改造工程,阐明了泥沙淤积规律、发展趋势及减淤效果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1.
挖入式港池泥沙淤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槽试验的基础上,结合部分理论分析,初步研究了挖入式港池的泥沙淤积问题的原因、泥沙运动以及淤积特性。结果表明:含沙量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口门处淤积量较大,泥沙粒径较粗,而港池内部淤积量较小,粒径较细。因此,采取适当措施减少该形式港池口门处的淤积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环抱式与挖入式港池的纳潮淤积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水、沙运动基本方程,考虑潮汐棱体影响,得出水、沙运动规律,进一步建立环抱式港池淤积计算公式(包括淤积分布、总淤积量和平均淤强),利用现场实测资料对公式进行验证,并进一步建立挖入式港池淤积公式,文中所得各式均满足实际工程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大风期黄骅港外航道的骤淤估算及防淤减淤措施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罗肇森 《水运工程》2004,(10):69-73
黄骅港运用后,偏北大风引起外航道的泥沙淤积严重。根据2002年及2003年的实测数据,本文使用新近完善的风、浪、流共同作用下的输沙公式及已编制成的大风期航道回淤预报程序,进行回淤的验证和计算,计算表明:预报结果与实测比较相当符合。参考已有的文献资料,提出了用潜堤作为防淤减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长江口宝山港池的经济疏浚及减淤措施设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长江口宝山港池经济疏浚措施的具体方法,并提出与疏浚措施和工程措施相关的4种减淤方案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孙连成 《水道港口》2008,29(1):8-15
基于天津港近些年来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利用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及现场实测资料分析等科研手段,对天津港深水航道的建设、南疆港区的扩建、南北防波堤的延伸及东疆港区海岸一期工程的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1)天津港海域开挖建设深水航道从自然条件方面是可行的;(2)海河口北治导线南移,使两治导线间距由1900 m缩为1200 m。既能满足泄洪要求,又能扩大南疆的用地面积;(3)防波堤延伸至16+0,港内的流态及泊稳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可使天津港减少60%的淤积量;(4)试验结果对东疆港区东海岸一期工程人工沙滩的冲淤稳定性、港内的水体交换等,提出了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刘强  梁波  于志安 《水运工程》2011,(6):143-147
曹妃甸通用码头工程为曹妃甸地区首座沉箱重力式码头,码头的沉降控制还未有可供参考的数据,在黏土地基上建设10万吨级的大型重力式码头的重点在于对沉降的控制.针对曹妃甸港区的地质情况,从设计方面对基床、沉箱、回填料均采取了优化措施,从施工方面对施工质量严格控制,并严格按照监测结果指导施工,从而成功控制了码头沉降,实际监测结果也证实了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天津港座落在典型的淤泥质海岸上,曾经是一个世界闻名的严重淤积港口,泥沙问题一度制约了港口的发展。通过长期的测验研究,掌握了水动力和泥沙的基本运动规律,提出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和半经验半理论公式,在工程建设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使天津港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一个国际化、轻淤积、深水大港。  相似文献   

18.
洋山一期陆域工程深厚吹填砂区为粉细砂陆域,一般工程性质较差,必须采用适当的加固措施进行处理。介绍了对几种地基处理方案的比选,提出采用振冲法。较详细阐述了振冲法在洋山港区地基处理工程中的试验和应用,并通过表层沉降观测数据表明,效果很好。最后得出洋山港大面积深厚粉细砂无填料振冲法地基处理成功的结论,可为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9.
金镠 《水运工程》2019,(12):80-85
丁坝群不同平面布置方案下坝田与主流间的泥沙交换和地形变化是长江口深水航道回淤机理及减淤措施研究的重要内容,但以往研究不多。坝田与主流的泥沙交换及地形变化与紊流结构及时均流场有关,即与坝田-主流主界面混合层的大尺度相干结构和坝田内时均大尺度环流有关。在出水丁坝和淹没丁坝情况下坝田与主流的质量交换系数变化不大,约为0. 02左右。坝田不存在悬沙的平衡剖面(Rouse分布),悬沙和底沙均存在指向坝田的净输沙。坝田淤积达到准平衡状态需要5~6 a,但基本上在前2 a就达到了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