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某竖井开挖对既有路基变形性能的影响。为了预测竖井开挖对路基变形的影响,分别计算了竖井开挖过程中和竖井开挖后移动荷载作用时路基的变形。分析结果表明,竖井开挖时引起路基变形较大,路基开挖后移动荷载作用时对路基的变形影响较小。根据计算结果,结合工程经验,路基开挖对路基的变形和列车的运行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2.
影响路基安全的因素很多,其中,水环境对路基的影响最为广泛。为了路基安全防护的需要,基于水环境的影响划分了路基安全等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路基防排水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这将有助于路基工程的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3.
高填方路基压实与路基路面病害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全国范围来看,高填方路段路基、路面的病害是普遍现象。影响高填方路段路基、路面病害的因素很多,但路基施工时的压实质量肯定是一个重要因素。文中从分析路基压实与路基土体的强度和路基沉降之间的关系入手,探讨高填方路基压实对路基、路面病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水是影响冻土路基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现场调查及测试,分析了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的主要病害类型及典型路段路基湿度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湿度对路基病害的影响,研究结果证实:水是造成路基变形的关键因素,土体含水量的增大还会加剧路基变形,进一步影响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黄土路基压实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从理论上确定黄土路基的压实标准,首先确定以路表弯沉和路基顶面压应变作为受路基压实标准影响的沥青路面设计指标,根据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力学分析获得的路基内部压应变分布以及在试验路测得的行车荷载作用下路基内部的压应力分布将整个路基分为距路基顶面0-80 cm的路床和路床下路基两部分,通过分析路基回弹模量对于路面结构层厚度的影响确定了路基不同深度处的回弹模量要求,并试验研究了压实度对于压实黄土的回弹模量和浸水后附加压缩变形的影响。最后,结合路基不同压实区域划分、路基回弹模量的要求、压实度对于黄土力学性质的影响提出以回弹模量和压实度双控的黄土路基压实标准。  相似文献   

6.
为从理论上确定黄土路基的压实标准,首先确定以路表弯沉和路基顶面压应变作为受路基压实标准影响的沥青路面设计指标,根据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力学分析获得的路基内部压应变分布以及在试验路测得的行车荷载作用下路基内部的压应力分布将整个路基分为距路基顶面0~80 cm的路床和路床下路基两部分,通过分析路基回弹模量对于路面结构层厚度的影响确定了路基不同深度处的回弹模量要求,并试验研究了压实度对于压实黄土的回弹模量和浸水后附加压缩变形的影响。最后,结合路基不同压实区域划分、路基回弹模量的要求、压实度对于黄土力学性质的影响提出以回弹模量和压实度双控的黄土路基压实标准。  相似文献   

7.
以湖南省某高速公路路基红黏土为研究对象,采用静压成型方法制作不同压实度、含水率的标准试件,采用室内承载板法进行路基回弹模量测试,分析了压实度及含水率对路基回弹模量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路基回弹模量随路基压实度的降低而降低,随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压实度的增加,路基回弹模量增加幅度逐渐降低;而随着含水率的升高,路基回弹模量降低幅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路基含水率对路基回弹模量的影响比路基压实度对路基回弹模量的影响大,压实度一定时,含水率每增加2%,路基回弹模量降低10~15 MPa;含水率一定时,路基压实度每降低2%,路基回弹模量降低3~7 MPa。  相似文献   

8.
李航  于玲 《路基工程》2011,(5):26-28,32
为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对路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路基变形场及应力场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并应用强度折减法求解路基边坡在冻融循环作用后的安全系数,分析了冻融作用范围内路基应力场和变形场的分布规律,得出冻融循环作用次数与路基边坡安全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会改变路基边坡土体的力学性质,从而影响路基边坡的稳定性。路基边坡受到的冻融循环作用是引起路基病害的直接原因,反复的冻融循环作用将引起路基边坡稳定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9.
李侠 《公路与汽运》2010,(4):114-116
通过埋设FDR湿度传感器进行路基含水量观测试验,研究了降雨强度、路基土孔隙率、路面状况等因素对降雨渗流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降雨强度由8 mm/d增加到65 mm/d时,路基瞬态含水量增加19%~25%;与降雨强度相比,路基土孔隙率对路基含水量的影响相对较小;路面未发生损坏时降雨渗流作用对路基含水量的影响范围主要分布在路基顶面以下0.4 m,路面结构损坏后影响区域增大到路基顶面以下1 m。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17,(2)
为了深入了解海砂回填路基的沉降变形规律,更好地利用海砂修筑路基,结合海砂工程特性,构建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软土地基条件下填筑速率、压实度、换填厚度及地下水位对海砂回填路基沉降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填筑速率对路基和土基均有影响,填筑速率越大,路基总沉降、工后沉降、差异沉降及土基沉降也越大;路基沉降与压实度大致呈线性关系,路基沉降量和差异沉降均随压实度的提高而减小,这说明增大压实度能够改善路基自身变形,提高路基承载力,减小不均匀沉降。与粉质黏土路基相比,海砂用作路基材料能够减小地下水的不利影响,减小沉降量,增强路基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1.
贵博维  程义花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5,(4):119-120,139,14,15
公路路基病害不但破坏了公路的平整性,影响路容,而且影响公路通行的正常使用,甚至酿造交通事故的发生,危害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分析路基防护的影响因素,探索路基防护的有效措施,使用科学合理的防护技术,势在必行。就路基防护工程的类别和选择作出了探析,以期为路基防护工作提供一定借鉴,从而提高路基防护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三维有限元模拟,揭示了路基结构在移动重载下的力学响应。编写材料子程序引入NCHRP1-28A中的路基土通用本构模型,采用单轴双轮的DLOAD子程序以模拟移动重载,研究了基层状态、轴载与温度3个非湿度因素对路基模量的影响,比较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并通过附加应力做出解释。结果表明:基层破坏是影响路基模量的最重要因素;路基模量存在明显的应力依赖性,基层破坏、超载和高温可通过影响路基内部的附加应力,间接减小路基模量。  相似文献   

13.
根据路基土工参数取值的区间性特征,引入区间分析理论,将路基土参数视为区间变量,根据不同的路基回弹模量预估模型,给出了路基回弹模量的区间分析过程,并探讨不同路基土参数对路基回弹模量的影响规律,结合目前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在设计时未能充分考虑路基湿度变化对路基回弹模量值的影响,对平衡湿度下的路基回弹模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合理、可行,可为路基回弹模量设计值的取用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路基回弹模量是表征路基抗变形能力与路面结构设计的重要力学参数,路基含水量是影响路基回弹模量的主要因素,但已有研究很少涉及含水量变化对路基回弹模量的影响规律。探讨路基土中含水量季节性变化规律以及回弹模量随含水量季节性变化规律,通过干湿循环试验,得出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不同干湿循环阶段下甘肃重塑非饱和黄土的回弹模量变化规律。通过研究,可以得出,从工程上减少干湿循环对路基回弹模量的不利影响看,宜在最佳含水量偏湿一侧进行路基碾压。  相似文献   

15.
为预防和整治路基病害问题,查明长期服役状态下的路基动应力分布是关键因素之一.依据相似理论设置了精细化的小比例路基模型;通过对路基模型施加简谐荷载,分析加载幅值、频率等因素对路基动应力的影响,并以路基的应力状态为指标来判定路基工作区深度及交通荷载的影响范围.结果 表明:交通荷载的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轮载的正下方,水平方向的有效作用距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实际公路病害整治中可定点整治;路基动应力随加载幅值增大而增大,随加载频率增大而减小,且加载幅值对路基的影响程度要显著高于频率的影响程度;一般公路路基工作区深度为100~110 cm,施工时应确保此范围内路基土体的填筑质量.  相似文献   

16.
路侧弃土是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较为常见的弃土方式,由此引起的路基变形破坏时有发生,但相关的研究却少见。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就路侧弃土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弃土于路基下侧,对路基稳定和变形的影响较弃土于路基上侧小;水对弃渣体及路基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弃土于路基上侧时路基稳定系数可降低约18%,弃土于路基下侧时弃渣体的稳定系数可降低约10%;工程上应加强路侧弃土外部与内部防排水设施的设置,以减少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软土地基上路基加宽工程沉降变形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钟勇强  李浩  徐伟 《路基工程》2011,(6):162-165
针对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加宽工程中新老路基的差异沉降问题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分析新路基作为附加荷载对老路基和地基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加宽部分路基的填筑将会使得老路路肩与路基中心间差异沉降的产生,极易导致路基纵向裂缝病害。通过参数变化后的计算与分析,建议采用合适的加宽宽度、路基填料和软基处理等措施,控制和降低加宽部分对原有路基沉降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差异沉降对高速公路拓宽路基的影响,通过Ansys有限元计算分析软件,建立差异沉降力学计算模型,系统分析路基拓宽方式、填筑高度、拓宽宽度和土基模量对拓宽路基差异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路基采用两侧对称加宽的方式对差异沉降的控制明显优于单侧加宽;随着路基拓宽高度与宽度的不断增加,路基产生的竖向沉降也在逐渐增大,新路基产生的竖向沉降大于旧路基,最大值出现在新路基路肩位置附近,而旧路基中心线处竖向沉降值最小;随着路基填土模量的不断增大,新旧路基产生的竖向沉降与竖向应力在逐渐减小,新路基沉降大于旧路基沉降,沉降峰值出现在新路基路肩附近。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降雨入渗对路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考虑渗流场与应力场间的耦合作用,依据强度折减方法,运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降雨、路基几何形状及路基土物理性能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强度越大、降雨历时越长,路基变形位移越大,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减小;长时小雨造成的路基沉降较大,边坡容易失稳;路基边坡越陡,路基变形位移较小,但边坡稳定性较低;路基土渗透系数越大,路基变形位移越大,边坡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20.
杨博 《路基工程》2014,(4):78-81
路基设计参数对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十分重要。通过合理考虑不同季节路基回弹模量对路表弯沉值的影响,提出考虑季节变化的路基有效回弹模量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河南省高速公路路基强度状况调查,根据不同交通等级下,不同路基回弹模量对沥青路面设计厚度的影响,提出路基强度等级分类标准。研究结果能够在保证路基承载力的情况下,提高设计参数取值的合理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