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实验动态观察了大鼠心肌梗塞(MI)后左、右心室及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Ⅰ、Ⅱ(AngⅠ、Ⅱ)含量和血浆肾素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术后第3、15和42d,梗塞鼠左、右心室Ang Ⅰ、Ang Ⅱ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鼠,而血浆肾素活性及Ang Ⅰ含量与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第3d时血浆Ang Ⅱ水平虽有明显升高,但于15d已降到对照水平。提示MI后心脏局部RAS激活,心肌中Ang Ⅰ、Ⅱ的变化与循环RAS无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RIA的方法对西安地压217例正常人ATI,ATⅡ-醛固酮进行了含量的测定,其结果ATI基础状态均值为0.1610±0.1477,激发状态为0.1988±0.1936。ATⅡ基础状态均值为43.88±23.60,激发状态为55.61±26.93。经统计学处理在男女性别之间无显著性差别(P>0.05)。血浆醛固酮基础状态均值为90.15±19.78,激发状态均值为139.25±47.55。从测定的结果看随着年令的增长醛固酮的分泌量有所下降的趋势。通过男女不同年令217例ATI、ATⅡ和醛固酮基础状态与激发状态测定结果,确定我们实验室正常值范围同时为临床在诊断与治疗预后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传统地被认为是一调节血压和血容里的内分泌系统;但近年来,通过生物化学、放射免疫、组织化学,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等先进技术相继发现,机体许多局部组织,如血管、心脏、肝、肺、脑、肾上腺、脑垂体、睾丸和卵巢等都存在独立的RAS这一重要发现下仅改变了人们对RAS传统的认识,而且对了解机体水盐代谢的调控和心血管内环境的稳定等都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尤其对研究心血管功能紊乱的病理生理,如高血压、心肌肥大等的发生机制将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局部RAS的发现,对于研究RAS抑制剂的药理及其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本重点就心血管局部RAS研究的最新进展加以介绍。心血管局部RAS的发现和分布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小鼠的MC3T3-E1细胞来观察地塞米松对成骨细胞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常规培养MC3T3-E1细胞,细胞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成骨细胞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组分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和Ⅱ型受体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表达。然后利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12h后,将MC3T3-E1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地塞米松组(10-6 mol/L)、地塞米松+米非司酮组以及米非司酮组(10-5 mol/L)。待干预36h后,检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利用半定量PCR检测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和Ⅱ型受体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mRNA的表达水平。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和Ⅱ型受体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地塞米松明显增加了成骨细胞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同时也增加了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和Ⅱ型受体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蛋白和mRNA的水平(P<0.05),但当同时给予米非司酮时,地塞米松的这种作用被阻断(P<0.05)。当单独给予米非司酮时,成骨细胞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和Ⅱ型受体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蛋白和mRNA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无发生明显变化(P>0.05)。结论地塞米松通过成骨细胞上的糖皮质素受体激活成骨细胞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这很可能是激素性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平肝降压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浆、下丘脑肾素活性(RA)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SHR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平肝降压胶囊治疗组,另取10只同龄雄性Wistar-Kyoto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用药12周后,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浆和下丘脑RA及AngⅡ的水平。结果平肝降压胶囊能显著降低SHR血压(P<0.01);模型对照组血浆、下丘脑RA及Ang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给予平肝降压胶囊治疗后血浆、下丘脑RA和AngⅡ的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平肝降压胶囊可能通过降低血浆、下丘脑RA及AngⅡ水平,从而达到降血压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放射免疫法观察了大鼠心肌梗塞(MI)后血浆血管紧张素H(AH)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巯甲丙脯酸(Cap)对血浆AH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MI后第1天血浆AH水平明显升高,但持续时间较短,第3天已恢复至术前水平。较长时间连续应用Cap能使MI鼠的血浆AH持续稳定地处于低水平。  相似文献   

7.
在Langendorff灌注大鼠心脏模型上,观察了血管紧张素任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受体阻断剂Losartan对心肌缺血预处理的影响。结果:10-7mol/L血管紧张素Ⅱ预处理心脏,明显改善了随后缺血再灌注所造成的心肌损伤;在预处理前及预处理过程中,用10-6mol/LLosartan灌流心脏,可消除预处理的保护作用。提示外源性血管紧张素Ⅱ能够模拟缺血预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而心肌组织源性血管紧张素Ⅱ可能是参与大鼠心肌缺血预处理的重要介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cumin,Cur)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I)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VSMCs细胞,MTT法测定不同浓度Cur对AngⅡ诱导VSMCs增殖的影响。并分别设对照组、AngⅡ干预组、20μmol/L Cur组及AngⅡ联用不同浓度Cur(5、10、20μmol/L)组,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测定各组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p47phox mRNA与蛋白的表达;亚硝酸盐含量重氮化反应吸光测定法(Greiss assay)测定细胞内一氧化氮(NO)的表达;DCFH-DA氧化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各试验组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光光度计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采用p47phox特异性siRNA干扰VSMCs p47phox的表达,并深入探讨Cur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s增殖及氧化应激的机制。结果 MTT法观察到Cur在0~80μmol/L浓度范围内对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Cur(5、10、20μmol/L)可以有效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s增殖。同时,Cur可有效抑制AngⅡ诱导的NO、iNOS、p47phox、ROS的高表达并有效提高SOD和Gpx的活性,且具有浓度依赖性。采用p47phox特异性siRNA下调p47phox表达,AngⅡ诱导的VSMCs内ROS生成减少。结论 Cur具有抑制AngⅡ诱导VSMCs的增殖及氧化应激作用。这一作用与减少iNOS诱导的NO合成,下调p47phox的表达抑制ROS产生、提高SOD和Gpx的活性,进而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s内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与雄激素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PCOS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妇女各40例,检测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胰岛素、血糖和性激素水平。结果①F-G评分、LH/FSH比值、T、PRA和AngⅡ浓度,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显示,PCOS组>对照组(P<0.05);②PCOS组PRA与月经周期、AngⅡ、LH/FSH、T、FINS、Homa IR、Homaβ、β细胞功能评定指数(MBCI)呈正相关性(分别为r=0.40,0.44,0.37,0.35,0.50,0.42,0.48,0.38,P<0.05);AngⅡ与月经周期、LH/FSH比值、T呈正相关(分别r=0.34,0.32,0.42,P<0.05);AngⅡ与FSH呈负相关(r=-0.36,P<0.05)。结论①多囊卵巢综合征存在肾素-血管紧张素-雄激素级联亢进;②RAS亢进可能参与PCOS胰岛素抵抗和生育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大鼠肺部纤维化的诱导机制。方法 SPF级雄性Wistar大鼠30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模型+AngⅡ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行HE染色,评价肺纤维化和肺泡炎症程度,RT-PCR检测Yes相关蛋白1(Yap1)、PDZ结合相关性转录共激活因子(TAZ)、Smad2/3和Ⅰ型胶原蛋白(Col-Ⅰ)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大鼠肺组织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肺泡壁完整,结构清晰,肺泡隔无增宽,支气管腔及肺泡腔内无炎性渗出物,肺泡无炎性改变;模型组大鼠肺组织镜下可见部分肺泡融合,肺组织结构紊乱,肺泡隔严重充血、水肿及炎细胞浸润;模型+AngⅡ组大鼠肺组织镜下可见肺间质呈现均匀增厚,炎症细胞浸润增多。模型组和模型+AngⅡ组肺纤维化和肺泡炎症程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模型+AngⅡ组肺纤维化和肺泡炎症程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和模型+AngⅡ组Yap1、TAZ、Smad2/3和Col-ⅠmRNA和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模型+AngⅡ组Yap1、TAZ、Smad2/3和Col-ⅠmRNA和蛋白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AngⅡ可能通过上调Hippo信号通路中Yap1的表达和TGF-β1/Smad信号通路中Smad2/3的表达,促进Ⅰ型胶原的合成,诱导大鼠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11.
采用微量细胞病变中和试验对15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的中和抗体进行了动态检测。第3病日即可检出,5病日内检出率为78%(7/9),至第15~16病日达高峰,中和抗体的滴度变化与EHF的病期和病型有明显关系,轻型、中型、重型患者随病程进展而升高,危重型患者发热期滴度最高,死亡前中和抗体滴度明显降低;中和抗体的滴度与尿蛋白的变化呈负相关。动态检测中和抗体的滴度变化可反映患者的转归和预后,若重症患者中和抗体极度降低,则预后不良,这对探索EHF的发病机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我校发生的流行性出血热感染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次此感染验与实验大白鼠的感染有直接关系。并就动物鼠龄和饲养条件与感染阳性检出率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将IgM抗体捕获ELISA法应用于检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尿液中的特异性IgM抗体,总阳性率72.62%,7~9病日可达83.87%;第3病日即可出现阳性;并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尿中特异性IgM抗体检出的阳性率与病日(G=7.3858,P>0.05)及尿蛋白含量(G=4.4003,P>0.05)间均无明显关系;特异性IgM抗体的滴度与病日有关(F′=26.5331,P<0.01)与尿蛋白含量无明显关系(F=2.2074,P>0.05);不同病日尿液中特异性IgM抗体检出的阳性率与滴度呈正相关(r=0.9973,P<0.01)。  相似文献   

14.
用IgM抗体捕获法ELISA(Mac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同时检测32例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血清特异性lgM抗体(SIgM)的动态反应。二法检出SIgM的总符合率为99.46%,所测抗体滴度的动态反应曲线基本平行,而MacELISA所测抗体滴度比IFA明显提高。早期EHF病人血清即有较高滴度的SIgM抗体,9病日~10病日达高峰,此后趋于下降。IFA法所测不同病日的SIgM滴度无显著差异(F=1.680,P>0.05),而MacELISA则有显著差异(F′=2.978,P<0.05)。二法所测不同病型EHF的SIgM滴度在病日相同时各型间皆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聚肌胞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对多种病毒感染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也是一种良好的非专一性免疫增强剂。本文总结国产聚肌胞治疗早期流行性出血热临床双盲试验结果表明聚肌胞早期使用有促使退热加快,减轻肾损的作用,越低血压及少尿期的病例数亦较多,对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和总结了我院自1983~1985年100例流行性出血热肾功能衰竭。根据临床表现和一些实验室检查:如血尿素氮、肌酐、血清电解质、尿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溶菌酶,尿红细胞形态观察以及部分肾穿病理资料而将其分成4种临床类型,其中75%为非少尿型,19%为少尿型,3%为慢性肾衰型,3%2次肾衰型。比较各型之间临床表现,肾功能和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别。故认为对流行性出血热肾衰临床分型的探讨,对指导防治是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7.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32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病程中血清特异性IgG(SIgG)抗体变化作了动态检测,分析了SIgG的变化与病型的关系。结果表明,SIgG可于第3病日检出,此后其阳性率和滴度随病日的延长而增高,至第11~12病日,阳性率达100%,滴度趋于稳定的高水平。不同病型EHF有不同的SIgG反应,于第7~8病日,不同病型的SIgG滴度出现显著差异(F=4.004,P<0.05)。提示SIgG在EHF的免疫病理损伤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病毒唑治疗的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血清EHF—IgG及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进行了系统的动态观察,结果显示病毒唑治疗组患者血清EHF—IgG抗体及CIC水平皆比对照组为低。说明用药后患者体内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降低,CIC形成减少,有利于病情改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一种检测EHF特异性IgM抗体的ELISA间接法,在临床诊断应用中分别对耳血及静脉血清进行了平行检查,并与IFAT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9例临床诊断为EHF患者耳血中ELISA—IgM阳性率为100%(19/19),IFAT—IgM阳性率为89.47%(17/19),且ELISA耳血IgM抗体滴度>IFAT耳血IgM抗体滴度者为68.47%(13/19)。实验发现,耳血ELISA—IgM抗体滴度明显高于静脉血清ELISA—IgM抗体滴度4倍者占73.68%(14/19)。作者认为,该方法特异性、敏感性较好,操作简便,只需要采用耳血就可以达到早期,快速诊断目的,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用大鼠腹主动脉狭窄伴左肾切除(AA)和动静脉瘘(AVF)模型,观察了压力和容量负荷性心肌肥大时,心室肌及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Ⅰ、Ⅱ(AngⅠ、Ⅱ)和血浆肾素活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AC组动物心室肌AngⅠ、Ⅱ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浆中AngⅠ、Ⅱ和肾素活性在重度肥大的AC组则明显降低。AVF组心肌和血浆AngⅠ、Ⅱ都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在压力负荷引起的心肌肥大中,心脏局部RAS可能起着重要作用,而在单纯容量负荷性心肌肥大时,心脏局部和循环RAS可能都参与了心肌肥大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