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港口企业经营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介绍了影响港口企业经营竞争力的各个因素,提出了一个评价港口经营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有助于港口企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提高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长江港口,企业经营管理普遍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笔者以为长江港口企业深入开展经营分析很有必要,对开展经营分析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经营分析对象的范畴阐述了自己的意见,并指出设计长江港口企业经营分析指标体系应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相似文献   

3.
综合物流形势下的港口经营战略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萍 《江苏交通》2003,(2):28-30
阐述我国入关后,在新的激烈竞争中应及时调整竞争策略,作为物流平台的港口企业,必须整合资源,利用优势,参与物流供应链的运作;分析了港口的功能和具备的综合物流的发展条件,提出港口发展综合物流业的战略,使港口在现代物流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上海地方交通》2009,(11):22-2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港口经营行为,维护港口经营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港口经营及相关活动。 第三条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相似文献   

5.
港口企业目前实行地方管理的体制,港口企业的财务状况各不相同。以我国18家上市港口企业为样本,分析比较其资产负债、融资结构以及盈利情况,发现不同港口企业的差异程度显著、不同年份港口企业的经营波动性较大、港口企业的盈利能力与融资结构相关性不明显。港口企业可以据此进一步深挖问题,发掘潜力,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分析我国现有港口的基本经营状况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对港口进行整合的必要性.介绍虚拟企业的内涵和优缺点,和在港口整合中的应用;提出对港口进行整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交通标准化》2004,(10):20-2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港口经营行为,维护港口经营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港口经营及相关活动. 第三条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港口经营,是指港口经营人在港口区域内为船舶、旅客和货物提供港口设施或者服务的活动,主要包括下列各项:  相似文献   

8.
我国公路经营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内部环境不健全、风险意识不强、控制活动不力、信息沟通不畅、缺乏信息系统支持和内部监督弱化等问题.加强公路工程项目内部控制,需要采取强化意识、明确责任主体、完善制度、加强实施力度和人员教育等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过去百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制造业发生了巨大变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制造成本的变化,技术中心和制造中心不断转移和分离.进入21世纪,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带动沿海港口运量规模的增长.近年来,受全球制造业变革的影响,我国制造业开始出现转移趋势. 一方面发达国家将其制造业企业从国外转移到本土,另一方面部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劳动力成本更低廉的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及地区转移.制造业的这种转出无疑将导致制造业产出量的变化,进而引起我国未来进出口贸易量和港口吞吐量的变化.首先,分析了全球制造业中心历次转移情况及其引发的各转移阶段国际货物运输特征;其次,分析了我国港口吞吐量与制造业规模间的关联性;最后,结合制造业离岸和美国制造业回流趋势重点研究了离岸和回流对我国港口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中美双边贸易额,我国出口总额等因素具有显著相关性;同时,受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降低及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驱动,制造业离岸动力增强,制造业回流趋势可能继续保持;考虑到制造业离岸和回流的影响,我国港口吞吐量增长乏力,货运品类结构将由干散货运输向集装箱运输倾斜.未来我国港口应调整资源和集疏运资源配置,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  相似文献   

10.
过去百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制造业发生了巨大变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制造成本的变化,技术中心和制造中心不断转移和分离.进入21世纪,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带动沿海港口运量规模的增长.近年来,受全球制造业变革的影响,我国制造业开始出现转移趋势. 一方面发达国家将其制造业企业从国外转移到本土,另一方面部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劳动力成本更低廉的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及地区转移.制造业的这种转出无疑将导致制造业产出量的变化,进而引起我国未来进出口贸易量和港口吞吐量的变化.首先,分析了全球制造业中心历次转移情况及其引发的各转移阶段国际货物运输特征;其次,分析了我国港口吞吐量与制造业规模间的关联性;最后,结合制造业离岸和美国制造业回流趋势重点研究了离岸和回流对我国港口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中美双边贸易额,我国出口总额等因素具有显著相关性;同时,受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降低及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驱动,制造业离岸动力增强,制造业回流趋势可能继续保持;考虑到制造业离岸和回流的影响,我国港口吞吐量增长乏力,货运品类结构将由干散货运输向集装箱运输倾斜.未来我国港口应调整资源和集疏运资源配置,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港口在区域经济和地方经济发展中将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国内外港口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深入研究,总结归纳我国港口工程现有的项目管理模式。从业主方投资管理的角度,将我国现有的港口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为三类,并对各种模式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我国港口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建议,以期为提高我国港口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船舶在港时间有较强的可压缩性,协调好船方、货主、码头作业和相关部门及单位的工作,是提高船舶在港作业效率,节省船舶在港时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港口项目综合质量模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港口项目的特点,以广州南沙某港口项目为例,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港口项目综合质量的评价指标,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港口项目模糊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第四代港口的概念及其推行方式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借助于港口发展阶段性理论和供应链管理理论,研究了第四代港口的内涵、特征和实施方法。对第四代港口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其功能特征,提出了第四代港口是柔性化港口的观点。给出了实施第四代港口的四个阶段,即:港口作业流程再造阶段、准时化阶段、精细化阶段和从精细到敏捷的阶段。认为港口柔性化是一个能满足第四代港口发展需要的战略模式,能帮助港口适应由现代供应链所带来的新的经济环境。为此,建议港口运营商应通过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差异化服务的需要,营造出一个敏捷化的港口,从而使港口真正纳入现代供应链管理之中,顺利跨入第四代港口的行列。  相似文献   

15.
江西水利资源丰富,涉水行业人员众多,水上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日渐显著。通过以船舶、水上餐饮场所、水上加油设施、涉水作业人员聚集区和港口码头为载体,从政策、管理层面分析了江西水域消防监督工作的现状,并结合工作实际阐述了江西省水域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弊端和困境,最终逻辑演绎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这无疑对改善江西省水域监管工作困境局面,保障水域安全事业顺利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分析我国大陆地区区港联动试点与国际自由港在概念、类型及功能方面的区别,比较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和外高桥港区港联动与香港自由港在政策方面的差距,指出我国大陆地区的自由港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7.
泊位作为港口的重要资源,它的有效管理对于港口有着重要意义。集装箱港口泊位分配问题(BAP),实质是为到达集装箱港口的船舶安排最佳停靠位置与停靠时间。本文考虑到船舶动态到达的情况,以及实际操作中码头装卸效率对船舶在港作业时间和船舶优先权的影响,以最小化包括等待时间在内的船舶在港停留时间为目标,建立了基于船舶优先权的连续布置泊位分配模型。该模型是0-1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对于小规模问题,可采用商业优化软件求解,对于大规模问题,可设计遗传算法处理。算例分析表明,考虑了连续布置泊位分配问题的二维特性和船舶优先权,能够找到更符合实际的泊位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18.
文中探讨国际航运管理专业的港航地理实训系统开发,通过对港航业的人才需求分析,以培养港航业所需人才专业技能为目标,在实时地图和高清卫星图为基础上,以港口信息、船期表、GPS航线监控、常用航线标注、港口卫星图识别等模块功能的实现为主要考核点,建立具有操作灵活性、技术实用性的BS结构实训系统。为高职类港口航运业人才培养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实现数字化教学。  相似文献   

19.
通关口岸是一种特殊的交通枢纽,为保证其提供舒适、快捷的通关服务,满足日益增长的通关需求,有必要对其进行科学的交通预测和规划设计。针对通关口岸交通需求复杂、内部查验部门多、客货需求集中的特点,提出口岸交通规划设计思路和原则。以深圳市莲塘口岸为例,从交通需求预测、功能区规模测算、口岸总体布局、建筑布置、交通组织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交通规划设计方案,探讨其如何实现口岸交通功能和高效利用城市土地资源,落实以人为本的交通理念。  相似文献   

20.
安全目标管理是现代化管理技术在安全管理上的应用,在进行广泛调查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实际,提出了构建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目标控制指标体系,并讨论了该体系的实施和评价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