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水尺计重(Draught survey)是利用船舶装卸货物的水尺变化来计算载货重量的一种方法。虽然在计重精度上是较粗略的,但方法简便,省时省力,因此广泛适用于价值较低的大宗散货的计重。把水尺计量作得更精确一些,计量中就需要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水尺计重的原理及方法的研究,分析了在水尺计重过程中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结合实践经验,阐述了作为承运人代表的船舶大副在水尺计重中应注意的一些事项,以免承运人在水尺计重这一工作中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基于误差传播原理,对水尺计重误差进行分析:从概述水尺计重的步骤和误差的理论出发,采用逻辑树法分析了在测定有关数据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介绍了确定船舶最终平均吃水、求取船舶排水量和计算货物装(卸)载量这3个过程中的误差源以及由误差传递导致最终结果的误差,并梳理了各误差现行的消减方法.在水尺计重的众多误差中,甄别出散货船在锚泊和系泊时,由于锚链和缆绳的垂直分力使船体下沉而导致的计重误差属于系统误差,且现行的《进出口商品重量鉴定规程——水尺计重》中没有给出修正方法,后续分析中理应通过方法的更新消减这一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4.
散装货物运输中水尺计重的原则和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水尺计重的方法和步骤的研究,分析了水尺计重中产生误差的原因,阐述了承运人在水尺计重中应注意的事项和行动准则,旨在为承运人提供一在水尺计重中的行动依据,以便保证承运人在水尺计重这一普遍性工作中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5.
根据液体内部压强和大气压的关系,用一根透明小管插入水中测量船舶吃水值,可解决风浪影响下大型散装船舶水尺测量的误差问题。  相似文献   

6.
公路收费车道动态称重系统检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重收费的核心就是车道动态称重系统,称重系统的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关系到计重收费政策的成败。  相似文献   

7.
为减少和控制水尺计量误差,应采取各种措施得出正确的海水密度、水尺,压载水量。本文分析评估各种误差以得到准确货量,并采用合适的数学方法,可有效提高尺寸计量精度。  相似文献   

8.
船舶的“吃水”和“型吃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别具有各自相应的内涵。本文通过对载重线和水尺勘画计量基点的论述,提出了对这两个概念分别进行定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迅猛发展,高速公路超限运输问题日趋严重,实施计重收费,是遏制超限运输的有效方法,计重收费在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邢台至衡水高速公路是河北省“五纵六横七条线”高速公路网主骨架的重要补充,与邢汾高速公路、大广高速公路、石黄高速公路等组成晋煤出海的又一重要通道。本文结合邢衡高速公路计重收费系统的建设,介绍新型弯板计重设备的结构组成和施工工艺,既保留了传统弯板安装施工方便的优势,又对改进了传统弯板的抗过载能力差,称量精度低等缺陷,是传统弯板计重设备在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中应用的升级。  相似文献   

10.
散货船运输目前是国际海运的主力之一,其对海运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运输中,散货船不同于油轮和集装箱轮,在校算货量时容易产生货量短缺的问题,如何确保每一航次的货量计算准确是船舶大副必须具备的业务知识,文章关于散货船水尺检验及货损货差方法给出了经验算法.  相似文献   

11.
水尺计量是现代海运贸易中大宗廉价散货数量交接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就水尺计量过程中因水尺数据、舷外水密度及油水存量几方面因素引起的误差进行了分析讨论,以引起相关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注意并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对现有米轨货车用橡胶缓冲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查明其使用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并为开发合适的缓冲器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抗压模量过大和结构不合理是现用缓冲器性能不良的2个根本原因,导致冲击力、容量和质量过大、许用行程和吸收率过低、使用寿命低、缓冲效果差.此外,它们的制造与维修成本高,不宜作为米轨货车橡胶缓冲器的定型产品.  相似文献   

13.
从轨道列车车钩缓冲装置功能和失效原理、分类和标准、理论和应用与列车整体碰撞响应4个方面,梳理了近20年车钩缓冲装置在列车碰撞领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总结了 4个方面研究的优缺点与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列车碰撞动力学的角度,阐述了车钩缓冲装置在列车碰撞中的作用,及其在车辆系统整体设计中的地位;基于欧盟、美国、日本与中国...  相似文献   

14.
以4000HP拖轮的系柱拖力作为研究对象,制定合理的拖力试验大纲,分别进行倒拖工况和正拖工况系柱拖力测试,得出倒、正拖拖力性能;讨论系柱拖力的人为和客观影响因素,提出新型系柱拖力测试系统研究思路.结果表明,拖轮系柱拖力测试方法和手段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气液环簧组合式缓冲器呈现非对称拉压动态特性问题,构建了气液环簧组合式缓冲器动力学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编制了考虑不同吸能元件特性的车辆冲击动力学模型程序,研究了两辆单车冲击及两列动车组冲击的动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组合式缓冲器动力学模型既能有效地模拟拉伸状态下环簧缓冲器的线性加载特性,又能较好地模拟压缩状态下气液缓冲器随冲击速度变化的非线性加载动态特性,即组合式缓冲器动力学模型体现了明显的非对称拉压特性;低速与中高速冲击过程中,组合式缓冲器动力学模型及车辆冲击模型可依次完整有效地模拟缓冲器-压溃管-防爬器-车体结构变形产生的缓冲吸能动态过程及磁滞拉压特性曲线;列车冲击速度为5 km·h-1时,最大车钩力及组合式缓冲器最大行程均小于缓冲器阻抗力和行程限值,其压缩加载特性曲线仅呈现出气液缓冲器的加载特性;冲击速度为20 km·h-1时,最大车钩力为2 900 kN,最大行程为534 mm,防爬器已经触发,其压缩加载特性曲线呈现出了气液缓冲器-压溃管-防爬器组成的连续力学特性,此时车体结构未发生破坏;冲击速度达到25~30 km·h-1时,列车开始发生结构破坏,车钩力陡升;全自动车钩与半永久车钩参数选型能够满足冲击速度20 km·h-1以内的列车车体结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根据摩擦学原理,分析、建立了2号、 MARK50缓冲器的动态计算模型’,分析了缓冲器在落接、列车运行、 调车工况中的动态特性,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