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已经讨论过微型车和小型车的"性价比".而下面要讨论的中级车和更高价位的汽车除了"性价比"之外.肯定还把消费者的钱花在了其他的一些地方。作为汽车市场销售主力的B级车,其车型价格、配置的定位无不与竞争对手贴身肉搏。在我们所统计到的国产B级车当中.他们的"马力/价格"比值非常集中地分布在一个狭长的区域.价格在10~40万区间的几乎所有车型都遵循着一个基本的"马力/价格"定位。  相似文献   

2.
施毓麟 《车迷》2021,(6):20-25
国内中大型SUV市场的霸主地位一直被丰田汉兰达占据,其上市多年来,就算目前已经到了这一代产品的末期,市场上依然一车难求.在同价位区间内,汉兰达也几乎一直是"无敌"的存在.如果同样是合资中大型SUV,价格更低、配置更高,你还会继续坚守在汉兰达的阵营吗?  相似文献   

3.
2000年7月1日,国家正式下文取消238项涉及交通和车辆的收费项目,其中大多数项目主要是针对汽车的行政性收费,只有少数几项为汽车工业和摩托车工业所共有,此举将有助于改善当前国内汽车市场的外部环境.随后8月10日,国家计委也宣布将实施"费改税"政策,使得早已闹得沸沸扬扬的燃油"费改税"制度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逐步进入正式实施阶段,而几乎就在同一星期内,由于国际原油市场上原油价格的上扬,我国参考新加坡油市而随之第六次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格,使得当前的汽油和柴油价格较之年初平均上升了近40%之多.  相似文献   

4.
国Ⅲ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市场亟待标志性新品伴随着7月1日国m标准的全面实施,国内几大主流轻卡企业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降价潮.有些车型甚至优惠了8000~10000元,几乎占到了整车价格的10%.在原材料成本不断高企的严峻形势下,大量的国Ⅲ轻卡品牌价格不升反降,甚至出现"国Ⅲ轻卡卖到国Ⅱ价"的情况,足见各大轻卡企业对国Ⅲ市场志在必夺的决心.  相似文献   

5.
李林 《北京汽车》2001,(5):30-31
说来也怪,被认为缺乏实际意义且颇有"作秀"之嫌的国家计委关于放开国产轿车价格的通知,在市场上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实质性"效果:一些轿车品牌的价格是"闻声而降",并且降价阵营还有日益扩大的趋势.不论是否因国家将定价权下放之后企业得以放开手脚的缘故,还是迫于市场的竞争形势企业急需寻觅一个堂而皇之的降价借口,总之国产轿车价格的普遍大幅下降、企业间价格竞争的愈演愈烈却是实实在在的客观现实.不过,当我们透过轿车市场弥漫的价格硝烟,试图从产业发展和市场培育的角度去理性地剖析谁将会成为这场"残酷"价格竞争的最终受益者时,在似乎"皆大欢喜"的市场表象下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实质却让人异常的沉重.  相似文献   

6.
东方 《商用汽车》2007,(3):60-61
2007年初,经历了国际原油成本30%的大幅下跌后,国内成品油价格终于出现人们所期盼的下调,各地油价随之纷纷回落,被刺激了1年之久的"油价神经"终于得到了些许放松.据业内人士分析,2007年国内燃油价格会随着国际原油市场价格的持续走低而继续回落,汽车市场对产品的要求将会由高节油的的"经济性"向高质量的"可靠性"转变.  相似文献   

7.
随着夏季酷暑的不断侵袭,贴隔热膜几乎是车主购车的必选项目,然而隔热膜市场也呈现鱼龙混杂的趋势,隔热膜的质量及价格差别很大,各个美容店的服务水平也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8.
<正>通用汽车计划在两年内推出一款名为雪佛兰Bolt的全新电动车,"Bolt"(含有"闪电"和"螺栓"之意)。它预计在2017年公开发售,预计售价在3万~3.5万美元之间,有望在扣除联邦退税优惠后降至ST美元以下。从价格上看,Bolt将比上一代沃蓝达(Volt)更便宜(减少近10000美元),和新一代Volt相当。雪佛兰Bolt极具竞争力,不论是风格还是价格,都和即将面世的特斯拉Model 3有一比。Model 3更加亲民在目前的电动车市场,几乎是特斯拉一家独大。作为目前全球仅有的一家提供长距离行驶的电动汽车公司,它凭借Model S电动车进军超豪华轿车市场大获成功,现正在稳步提高产量,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异言堂     
《汽车知识》2011,(4):110-111
自主品牌的高端问题这个问题是由帝豪EC8引起的,这款车的尺寸达到B级车水平,配置也不低,市场定位也应该是B级车,可是看到定价,真可谓悲喜交加。"喜"很容易理解,定价完全跨入合资紧凑型车价格区间,实惠!"悲"的是这样的定位几乎跟高端无缘。既然这样,那么这款车有竞争力吗?有!只不过是跟A级车比。堂堂一个B级车只能在A级车市场发力,  相似文献   

10.
荣威550上市已经有段时间了.但是至今仍有很多人不明白荣威提出的"数字轿车"的概念到底是什么.今天,我们找来了一辆最高配的荣威550.搞清楚"数字轿车"究竟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作为一辆自主品牌A级车,这款被称为品仕版的高配荣威550市场指导价格为18.98万元,这样的价格足可以买下一辆不错的B级车.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高昂的价格背后肯定隐藏着一些出类拔萃的配置和功能.  相似文献   

11.
刘云 《商用汽车》2007,(1):42-43
日本摩托车的卷土重来与日本客车的一落千丈 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东南亚各国市场,日本摩托车与中国摩托车进行了一场价格大战,日本高价摩托车几乎要被中国低价摩托车挤出市场;然而,这2年日本摩托车又卷土重来,牢牢占据着高端摩托车市场.日本摩托车单价在1 000美元以上,中国摩托车大都在500美元以下,最便宜的仅两三百美元,每辆摩托车利润不足50美元.论销售量中国领先,论销售额日本则遥遥领先.其实中国摩托车与日本摩托车相比,在质量、技术上差距不大,但日本摩托车是世界名牌,具有强大的品牌效应;因此,尽管中国摩托车靠低价竞争策略能取得一定效果,但并不能撼动日本摩托车世界名牌的地位,而且低价促销还给当地消费者留下中国摩托车"低质、低价"的不良印象,日本摩托车借机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12.
《时代汽车》2005,(11):94
[讲故事的背景] 随着市场外部环境的变化,全国轿车产品的价格、质量、技术、成本日趋"平均化".在市场相对封闭的情况下,集团内配套是零部件企业的优势,越多越好.而现在,"保护"变成了"包袱",内配套的比重越大,零部件企业的风险越大,赢利能力越低.  相似文献   

13.
消失的公爵     
庞建明 《汽车杂志》2003,(12):133-135
2003年是国产新车最多的一年,也是二手车市场最混乱的一年。在过去二手车买卖中,一年几乎不用看新车的价格,就可以决定二手车的价格。如今.新车不断,价格也不断调整,做二手车买卖的人,不仅要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二孩、三孩政策的开放,家庭用户对大空间、六座或者七座SUV的需求日趋高涨,所以中大型SUV市场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尤其是合资品牌,几乎是各出奇招,用尽浑身解数来抢占这块市场。虽然这些车型在空间、配置和动力方面都几乎无懈可击,唯独在价格这个维度,没有谁表现出该有的诚意,直到江铃福特领裕的到来。  相似文献   

15.
可以说,二手车是在战争中赢得其举足轻重的市场地位的.在"二战"期间,汽车厂家将精力全部投入到武器的制造中,新车的生产几乎停滞,因而促进了二手车交易市场的形成.但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对二手车经销商不信任而滋生出的市场偏见却并没有实质性的转变,很多人认为:买不起新车的人才去买二手车.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场难分胜负的争斗,但暴徒最终沦为第二名,铃木暴徒几乎是要获得第一名的,它排老二是因为它的新车不低的价格--我们这里考虑价廉的因素.本田的CB750标价为5199美元,比暴徒低几百美元,但是市场对明亮的红色暴徒的需求量仍在增大.  相似文献   

17.
走进二手车     
有些事实,你不得不面对. 因为燃油价格飙升、摩托车上牌收消费税、部分城市"禁摩"、电动车的不断完善和更新换代以及汽车拥有者的增加等,使摩托车销售至少在一些地区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市场冲击.  相似文献   

18.
为了让广大购车者了解常用车型维修保养中常用配件的价格,编辑部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几乎走遍了上海的各个品牌的4S店和汽配市场进行收集。各个商家在维修件价格的透明度上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政策,有的明码标价,有的含含糊糊,有的配件价格一目了然,有的只有口头报价。所以,最终的汇总也就不一定完整。在此希望得到广大读者的理解,我们会在今后不断地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汽车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许多汽车厂家以丰田等日本公司为榜样,当年日本公司正是在起步晚和落后的状态下赶超欧美的。中国政府对本国企业也给予了大力扶持。虽然目前日本企业还认为中国企业不足畏,但正是中国民族资本的"价格破坏力"拉近了中国人与家电、摩托车等高档消费品的距离。中国的汽车市场2006年新车销量达721万辆,与上一年相比增加了25%。轿车的增长幅度尤为明显,同比增长37%,达到380万辆,三年间增加了近一倍。根据权威估计,2007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将达850万辆。目前日系,欧系与中国本土的汽车厂家在市场份额上几乎是平分秋色。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的总体现状与发展趋势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刘杰 《汽车之友》2023,(11):58-61
如果仔细观察新能源汽车市场可以发现,20万-30万元是最核心的价位,几乎每家车企的走量车型都是来自这个价格区间。其次,中国汽车市场消费者偏爱SUV车型,SUV市场也成了各品牌的“必争之地”,抢占SUV市场已经成了夺取天下的第一步,不使出浑身解数真的把握不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