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论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轮胎与路面间摩擦产生的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中产生的机理可归纳为轮胎与路面间分子引力的作用、轮胎与路面间的粘着作用、胎面橡胶的弹性变形及路面上小尺寸微凸体的微切削作用四种;影响轮胎与路面间摩擦的主要因素有滑移率,轮胎类型,胎面花纹的类型、密度系数、深度,路面粗糙度,路面污染情况,路面水膜,气候及充气压力等。 相似文献
3.
推导出靠弹簧压紧的滑动体牵引力与摩擦曲面形状关系公式.只有当ndy/dx<1时可牵引它沿摩擦而滑动.同时也可以由测得的牵引力曲线和摩擦面形状反演推出弹簧的刚度系数和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利用汽车门二限位器的牵引力试验曲线,又将摩擦面形状用反正切函数近似得到了弹簧的刚度系数和摩擦系数,反过来又得到了另一段小坡滑动面上的牵引力曲线.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4.
模具和板材的表面粗糙度对拉延摩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拉延模具和成型板材的表面粗糙度对拉延工艺摩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凹模圆角区,当使用固体润滑剂时,模具表面只有在粗糙度及波度小于润滑膜厚度,并且粗糙度分布垂直于板材滑动方向或为随机分布的条件下才是有利的,在一定条件下板材表面粗糙度的增大可减小摩擦系数,特别是润滑剂的粘度越大,冲压速度越高,这种效应则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6.
7.
冰雪路面汽车轮胎的摩擦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综合介绍了国外对橡胶-冰、橡胶-雪界面间摩擦机理的研究情况,以及改善这种机理所采取的典型方法。提出为保证冰雪覆盖路面上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操纵稳定性,未来冬季用轮胎的研究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胎面材料与结构以及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特别是应建立相应的力模型和热模型。 相似文献
8.
对路面平整度概念的粗浅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路面平整度是一个比较混乱的概念。为此,在广泛阅读中英资料的基础上,就路面平整度的中英用词、词语的实际含义、定义和不同的分类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相应提出了一些建议,指出了道路平整度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轮胎——路面接触压力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胎和路面接触压力问题主要涉及轮胎、路面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接触面等三方面问题。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综述了该领域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手段及方法,叙述了影响轮胎一路面接触面积大小的因素,同时提出作者对该问题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对影响轮胎与路面间附着性能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影响轮胎与路面间附着性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轮胎、路面以及滑动率等,通过分析,揭示这些因素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并加以改善,以提高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1.
动态载荷下轮胎侧偏特性的理论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在动载和时变印迹长度下轮胎的接触历程概念,导出了计算动载时轮胎接地印迹内各点接触历程的入迹方程,阐明轮胎动载侧偏力学特性建模机理,克服了动载侧偏特性理论建模的一个基本障碍,建立了考虑胎体平移弹性小幅动载时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轮胎动载侧偏特性的半经验模型,进行了相应的试验研究,给出了试验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的比较。 相似文献
12.
13.
为了提高仿真模型的计算效率,基于环模型理论系统研究了轮胎二维有限元模型的建模技术、参数确定方法和轮胎包容特性分析技术.从试验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可知,利用有限元方法基于轮胎REF模型建模,在对轮胎胎侧弹性进行非线性模型修正后,得到的轮胎低速滚动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轮胎模型的有效性,同时为车辆一地面系统虚拟试验提供了一种实时高精度的轮胎面内特性仿真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14.
N. K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2009,10(1):65-71
A lumped tire model was developed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enveloping property in order to predict the natural tire frequency. Tire stiffness was classified into vertical, sidewall, and enveloping stiffnesses, and the tire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in detail experimentally and vi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In addition, the effective masses of the tire tread and belt were extracted directly from design specification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izes and material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rubber blocks. Using the design parameters of the tires, natural frequencies were calculated from the derived model and were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Finally, based on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sensitivity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verify the effect of tire stiffnesses on the natural frequencies. 相似文献
15.
16.
轮胎非稳态转向特性半经验模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轮胎非稳转向特性理论模型的基础,本文提出了一种半经验模型,经过试验验证,在与汽车平面运动有关的低频范围内,试验值与理论值吻合得较好,与已有的半经验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计算简单,精度较高等优点,直接反映出轮胎模型参数与结构参数间的关系,便于在汽车动力学仿真与轮胎特性改进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用于汽车驾驶模拟器动力学模拟的STI(Systems Technologies Inc)轮胎半经验模型,建立了该轮胎模型的复合滑移率、横向刚度和纵向刚度以及横向力和纵向力的计算方程,并利用Vc++6.0编程计算得到的理论值与实验值对比,对该模型进行了分析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轮胎模型用于车辆动力学模拟时有较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19.
胎面花纹是影响轮胎性能的重要因素。文中以模态参数模型的稳态侧偏模型为基础,从理论推导和实际计算两方面说明胎而花纹刚度的重要性,其对侧偏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要大大高于对垂直模型的影响。因此,在确定轮胎解析模型中胎面花纹参数时应首先考虑其对侧偏模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