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久陵 《轿车情报》2010,(11):50-51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初稿刚完成不久,科技部又制定了电动汽车“十二五”专项规划草案。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不仅是处于“箭在弦上”,更是已经逐步从研究开发阶段进入了产业化阶段。  相似文献   

2.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在中国汽车工业的表现已经愈来愈明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各大汽车厂商在新车型研发、模具设计及零部件开发设计上倾注了更多的关注,如何更快、更好地进行汽车核心零部件研发设计成为关注的焦点。中国汽车工业在零部件研发设计中CAD/CAM使用现状和国内外处于怎样的水平都是大家关心的话题。我们且听行业人士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更新汽车市场是世界汽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达国家,更新汽车已成为汽车市场的主导性需求。我国更新汽车市场一直处于“陪衬”地位,主要是由于国家车辆更淅法规不完善等原因。目前,我国已具有了一些促进更亲汽车市场发展的因素。我国更新汽车市场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51年的功过是非何其多也,然而业内人士议论最多的,当推自主开发、自主品牌。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我国汽车产、销量一下子都上去了,惟独搞自主动品牌就这么难。这个困扰业界多年的根本问题使我们处于一处尴尬的局面;年产量处于全球“坐四望三”位置的中国汽车业在世界汽车舞台上却仍然扮演着“配角”。  相似文献   

5.
对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的状况,在首届中国汽车营销首脑风暴高峰论坛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薛旭教授做了十分形象的比喻:快速发展的中国汽车市场,正处于多品牌割据的“春秋战国”时代。几乎没有什么品牌处于真正意义上的垄断地位。  相似文献   

6.
《中华汽摩配》2005,(7):14-17
目前的中国车业,车市增速放缓令人猝不及防。极具潜力的市场吸引着各大跨国公司,通用、福特、大众、丰田、日产、本田、PSA、现代、宝马、戴-克、菲亚特……世界知名汽车厂商的到来让面临机遇与挑战的中国汽车业更快地走向世界,通过与跨国公司间的国际合作,国内汽车企业的整车开发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并日益融入零部件的全球采购当中。我国几大汽车集团的领军人物竺延风等一大批“尖峰人物”叱咤风云,以战略家的淡定,从容挥动大手笔,站到了中国汽车之巅。“汽车英雄”们几年内“创造出世界前所未有的近乎疯狂的新车上市制度”和令人耳目一新的格局,深刻变革着中国人的汽车消费观和价值观,他们的经历与思想也将作为见证我国汽车工业一段跌宕起伏的发展史。本刊为全面解读汽车工业,将推出“跨国汽车巨头中国战略”系列报道,全面解析大众,通用,福特,丰田,日产,本田,PSA标志雪铁龙,现代,宝马,戴-克,菲亚特11家跨国汽车巨头的中国战略;同时我们也高度关注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并全面报道我国汽车行业的领军人物竺延风,苗圩,胡茂元,尹家绪,安庆衡。本刊将继续五期在“专题报道”栏目里对11家跨国巨头和中国汽车界的5大尖峰人物进行刊登,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7.
《中华汽摩配》2005,(8):56-59
目前的中国汽车业,车市增速放缓令人粹不及防。极具潜力的市场吸引着各大跨国公司,通用、福特、大众、丰田、日产、本田、PSA、现代、宝马、戴-克、菲亚特……世界知名汽车厂商的到来让面临机遇与挑战的中国汽车业更快地走向世界,通过与跨国公司间的国际合作,国内汽车企业的整车开发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并日益融入零部件的全球采购当中。我国几大汽车集团的领军人物竺延风等一大枇“尖峰人物”叱咤风云,以战略家的决定,从容挥动大手笔。站到了中国汽车之巅。“汽车英雄”们几年内“创造出世界前所未有的近乎赢狂的新车上市制度”和令人耳目一新的格局,深刻变革着中国人的汽车消费观和价值观,他们的经历与思想也将作为见证我国汽车工业一段跌宕起伏的发展史,本刊为全面解读汽车工业,将推出“跨国汽车巨头中国战略”系列报道,全面解析大众、通用、福特、丰田、日产、本田、PSA标志雪轶龙、现代、宝马、戴-克、菲亚特11家跨国汽车巨头的中国战略:同时我们也高度关注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并全面报道我国汽车行业的领军人物竺廷风、苗圩、胡茂元、尹家绪、安庆衡。本刊将连续五期在“专题报道”栏目里对11家跨国巨头和中国汽车界的5大尖峰人物进行刊登,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8.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道路的回顾与展望——合作与自主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背景与回顾1.认识汽车工业 汽车是唯一的一种“零件以万计,产量以百万计,保有量以亿计”的“第一商品”,它的巨大市场潜力,不断产生着使科技进步的不竭动力,它是各种高新技术争相应用的强大载体。  相似文献   

9.
1994年我国制定了第一部《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将汽车工业确定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从此,中国汽车工业进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近二三年,中国汽车工业特别是轿车工业的发展更是犹如井喷,火爆异常。200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高达444万辆,在全球已经处于“坐四望三”的地位。然而,业内一些有志之士从来没有停止过担忧和思考,并一再呼吁中国要想成为真正的汽车强国,必须拥有自己的开发能力、民族品牌和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0.
《中华汽摩配》2005,(9):16-18
目前的中国汽车业,车市增速放缓令人猝不及防。极具潜力的市场吸引着各大跨国公司,通用、福特、大众、丰田、日产、本田、PSA、现代、宝马、戴-克、菲亚特……世界知名汽车厂商的到来让面临机遇与挑战的中国汽车业更快地走向世界,通过与跨国公司间的国际合作,国内汽车企业的整车开发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并日益融入零部件的全球采购当中。我国几大汽车集团的领军人物竺延风等一大批“尖峰人物”叱咤风云,以战略家的淡定,从容挥动大手笔,站到了中国汽车之巅。“汽车英雄”们几年内“创造出世界前所未有的近乎疯狂的新车上市制度”和令人耳目一新的格局,深刻变革着中国人的汽车消费观和价值观,他们的经历与思想也将作为见证我国汽车工业一段跌宕起伏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世界上潜力最大的汽车市场,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纷纷在华投资。德国采取投资方式进入中国,其在在华投资战略上暂时处于优势。美国汽车工业1995年才开始与我国建立合作关系,但有善于进行战略性行动和采取技术领先战略等特点。日本汽车工业由于以掌握能满足中方需求的技术自恃等原因,在华投资所处地位暂显落后,在国际竞争中错过了“双赢”机会。在世界汽车工业越来越看好中国汽车市场和国外汽车产业界在中国市场的竞争还将加剧的大背景下,我国应本着“为我所用”的原则,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2.
汽车界呼吁自主开发的声音不可谓不响,但合资引进20年了,车越造越多,企业的硬件条件也早已今非昔比,为什么中国汽车企业还“自主”不起来呢?笔者认为,是现行政策和企业机制,束缚住了中国大汽车企业自主开发的手脚。  相似文献   

13.
“第一辆车买,第二辆车学,第三辆车造”,这是韩国汽车工业发展之路。中国汽车工业经历20多年的改革开放时期.已经越过了买车和学车的阶段,正在致力于“造车”。面对中国汽车产业强调自主开发,汽车市场合资品牌、自主品牌胶着拚杀的态势.中国汽车工业“十一五”向何处去?是继续走开放竞争的道路,加强同跨国公司的合作,成为跨国公司的一部分,还是走自主发展的道路,扶持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在消化引进技术的同时,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努力建成一个自成体系、自我满足的完整汽车工业?围绕中国汽车产业新的五年发展规划,业内对这一问题有各自的说法,甚至是激烈的争论。就此,记者采访了我国汽车界知名专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张兴业。张老强调.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应当走第三条路.即走开放竞争与自主发展相结合之路。  相似文献   

14.
1一个馒头与九个馒头 自主开发一直是中国汽车业的“软肋”。怀着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急切,政府和舆论一直在敲打汽车界自主开发的步子迈得太慢。今年上海车展,一大批自主开发的轿车概念车同台亮相,让国人好生振奋。在欢呼之余,也有不少聪明人质疑,20年来,中国轿车业一路走来的“引进消化,合资合作”的开放之路是否明智,是否必要?如果20年前就启动轿车的自主开发,中国今天岂不早已是汽车开发大国?  相似文献   

15.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八章《零部件及相关产业》站在汽车工业全球化的高度,指出了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方向:“适应国际产业发展趋势”,“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努力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工业采购体系”。《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八章《零部件及相关产业》虽然没有“国产化”、“地产化”等名词,但是通篇都体现了强化自主开发的精神。应该说,其含义比“国产化”、“地产化”更加全面、更加开放、更加符合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和现状,具有战略性。  相似文献   

16.
《汽车杂志》2005,(1):22-22
最近,“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评选的一等奖被上海通用的“别克君威系列轿车开发项目”捧走。该奖项是国家级别的科技进步奖,同时也是国内鼓励汽车自主开发的专业最高奖项。以全球性的技术资源为依托,以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开发新品是上海通用汽车非常重要的营销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7.
龚雨楠 《时代汽车》2005,(11):44-45
“十一五”期间,中国将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据悉,中国将研究开发和掌握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代用燃料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的关键技术,建立整车评价平台,推动标准体系的建设,促进节能环保机车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18.
陈光林 《时代汽车》2006,(11):78-79
长城汽车参展巴黎,这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首度与世界顶级名车在顶级展会同台竞技,这意味着中国汽车产业开始从以“物美价廉”的初级竞争阶段,向以创新开发和品牌经营为主要竞争力的阶段转变,让人们看到中国汽车征战海外新的曙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汽车工业正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已经成为我国工业的重要支柱,2003年,全国累计生产汽车444万辆,同比增长35%以上,位居全球第三位,对整个工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位居各行业之首,预计2004年全年产量将达500万辆以上。在汽车市场“井喷”繁荣的背后,我国汽车工业依然  相似文献   

20.
谁都知道,开发新能源汽车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大事。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对开发电动汽车做了大量的工作,有人甚至提出了“弯道超车”理论,认为只要抓住开发电动汽车就可以与世界处于同一起跑线,尽管这种不讲科学的说法一开始就遭到了批驳,但是也得到了一些人的响应。在“弯道超车”的理论影响下许多企业都打起了“电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