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公路水毁现状分析了水毁发生的原因,提出加强公路水毁养护的有效措施,以期对公路水毁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浅谈公路水毁的成因与防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莉 《公路》2004,(5):179-182
公路水毁主要有路基沉陷、路基坍塌、桥涵破坏、防护与加固工程损坏等4种类型,详细阐述了各类水毁发生的原因以及对各类水毁的防治措施,指出公路水毁要以预防为主,及时清除水毁隐患,防患于未然。只要能从公路的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重视水毁,采取的措施得当,公路水毁将会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了解公路水毁的成因,加强公路水毁的预防,对彻底根治公路水毁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保障公路畅通的一个必备前提。公路水毁主要有路基坍塌、路基沉陷、防护与加固工程损坏、桥涵破坏等4种类型,详细阐述了各类水毁发生的原因以及探讨对各类水毁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公路泥石流水毁概化模式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陈洪凯  唐红梅 《公路》2003,(8):143-148
作为一种典型的灾害地貌过程,泥石流是山区公路重要的水毁类型之一。本文基于对西部公路沿线发育的泥石流水毁的调研,将穿越泥石流沟的公路结构形式概化为涵洞、桥梁和过水路面。将泥石流水毁的宏观表象概化为桥台泥石流水毁、上部结构泥石流水毁、桥台基础掏蚀、泥石流淤埋桥涵、泥石流水毁路基等类型。并用新构造应力场的观点探讨了泥石流水毁发育的宏观规律,研究成果对深入研究及防治公路泥石流水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近19年发生的桥梁水毁事故进行回顾与分析。收集了2000—2019年中国151座桥梁水毁事故情况,首先阐述了中国5个典型桥梁水毁案例,之后分析了151座水毁桥梁的地理分布特征、桥龄分布特征、桥梁类型分布特征、时间分布特征。分析发现:桥梁水毁故障主要发生在南方,一共有122座桥梁水毁事故发生在南方,特别是四川省发生了65座。151座水毁桥梁的平均使用寿命为28.9年,绝大部分水毁桥梁的寿命集中在30~40年。97座梁桥发生水毁事故,占比64.24%。水毁事故主要发生在2009—2014年,与汶川地震的影响有关。水毁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超预期洪水、旧桥、过度采砂等,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为了减少桥梁水毁事故,在设计时应选择合适的桥型,注意超预期洪水,并且保护好河床。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近19年发生的桥梁水毁事故进行回顾与分析。收集了2000—2019年中国151座桥梁水毁事故情况,首先阐述了中国5个典型桥梁水毁案例,之后分析了151座水毁桥梁的地理分布特征、桥龄分布特征、桥梁类型分布特征、时间分布特征。分析发现:桥梁水毁故障主要发生在南方,一共有122座桥梁水毁事故发生在南方,特别是四川省发生了65座。151座水毁桥梁的平均使用寿命为28.9年,绝大部分水毁桥梁的寿命集中在30~40年。97座梁桥发生水毁事故,占比64.24%。水毁事故主要发生在2009—2014年,与汶川地震的影响有关。水毁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超预期洪水、旧桥、过度采砂等,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为了减少桥梁水毁事故,在设计时应选择合适的桥型,注意超预期洪水,并且保护好河床。  相似文献   

7.
水毁是山区公路养护的重点和难点,山区公路水毁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文中分析了山区公路水毁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水毁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马翊 《路基工程》2013,(5):181-184
以甘孜县麦达公路近年来的水毁情况调查为背景,归纳了高原山区公路的水毁类别,分析了高原特殊环境下的水毁成因,提出了防治公路水毁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9.
水毁抢修是水毁治理的重要一环,也是公路养护部门的一项日常工作内容。在借鉴国内外水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水毁多发而抢修资源不足的问题,分析了影响水毁抢修优先性的因素,并创造性的建立了抢修优先性排序方法。综合考虑了经济影响,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以及工程特征,提出了量化的水毁优先性指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尽量减小水毁损失。  相似文献   

10.
2010年7月28日特大洪水造成吉林省东部山区公路多处严重水毁,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吉林省东部山区公路水毁的原因。对于公路水毁的防治和治理,应从引起水毁的主要原因入手,认清水流结构和导致水毁的原因,结合山区公路特点,从公路的勘察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高度重视和预防,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和方案,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多方面重视水毁,从而使公路水毁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山区公路水毁路段灾害快速评估难题,以甘肃省南部片区公路水毁为工程背景,通过查阅公路相关规范、标准、已有工程实例,制定了路基路面、桥梁、隧道水毁工点定性描述、定量描述标准;结合其经济损失,拟定了单个工点水毁评价分析模型;并在单个水毁工点评估基础上,针对水毁公路等级、水毁密度、灾害类别,拟定了相关系数,初步提出路段评价分析模型,通过大量水毁路段数据,不断测算、修正、优化模型,提出了更为实用的路段评价分析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已发生的典型工程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水毁路段灾害评估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可为公路应急抢险和恢复重建提供决策依据,可供类似公路路段水毁评估参考。  相似文献   

12.
徐亮 《华东公路》2000,(4):17-19
公路水毁是公路建筑物(桥梁和道路)遭遇洪水破坏的一种自然灾害。公路水毁修复是公路部门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公路水毁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然方面的因素也有设计、施工、养护方面的因素。只有弄清水毁原因,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方案,才能更好地进行预防和处理。通过闽北山区1998年“6.22”洪灾道路水毁修复,分析水毁原因并介绍修复中采用的一些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3.
冯卫东 《东北公路》2002,25(4):36-37,96
本文通过对泥石流地区沿河公路水毁灾害的分析,阐述了对于两种水毁灾害防御的技术措施,以达到实质性的水毁防治目的,改变以前的事后抢修为源头设访,最大限度的减少公路水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部地区山川纵横,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各种公路路基水毁灾害频繁发生,给公路的正常运营和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基于公路路基水毁相关研究资料和野外现场调查结果,考虑水毁承载体和破坏原因,将路基水毁划分为:边坡滑塌、路基冲毁和路基沉陷等三种类型。通过分析不同类型水毁发生的原因和形成机理,从边坡防护和路基排水两个角度,提出了公路路基水毁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桥梁锥坡水毁的影响因素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桥梁锥坡易遭受水毁这一突出问题,文章从河道变迁、河床冲刷及冻害等方面具体分析了桥梁锥坡水毁的影响因素;并结合防治锥坡水毁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了预防和与治理坡水毁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近年来我国公路水毁数量增加的实际情况,从公路地形,地质及公路建设与养护,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关系诸方面的较详细地分析了水毁的原因,水毁的危害和水毁对公路运输事业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洪水水毁是临河公路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在目前较为成熟的监测技术的基础上,选取了适合公路水毁的监测技术和现场采集监测设备;明确了公路水毁的监测要素;通过实际的工程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获取公路水毁要素的长期监测资料。  相似文献   

18.
山区公路路基排水系统灾害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公路路基排水设施调查,提出山区高速公路排水设施水毁灾害形式,存在水毁频率最高的“三关键”水力学问题。确定公路排水设施水毁评价。四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将递进的“四层次”过程评价与层次系统模糊评价结合、水毁敏感点评价与排水系统评价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排水系统孕灾环境危险性、易损性评价具体的指标体系,水毁经济价值与工程防治措施效益计算方法,及小桥涵敏感点抗水毁具体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沿河公路抗水毁能力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公路抗水毁能力评价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现场广泛调研和专家咨询的技术手段,制定了公路水毁相关因素的专家评分表和评价因素的标准分,以此为基础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公路抗水毁能力进行了评价,并给出了一个计算示例。计算结果表明,用模糊数学方法评价沿河公路抗水毁能力是可行的,这有助于遵守和实现预防为主的水毁防治原则。  相似文献   

20.
2010年8月12日,甘肃省陇南、天水等地遭遇百年不遇的连续强降雨,造成境内多条国省干线严重水毁。针对此次水毁灾情进行统计,并按照工程受灾单元进行分类,揭示发生水毁的原因,对水毁应急处置中的若干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