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亮 《公路与汽运》2020,(2):115-118,121
在复杂环境下运营周期较长的双曲拱桥易出现结构和材料性能劣化,需定期对其进行安全性检测和结构荷载测试,为桥梁维修加固提供数据支撑。文中以具有代表性的运营大型钢筋砼双曲拱梁为例,对其结构性能、材料质量及承载力进行检测,结合动载试验测定不同工况下桥梁的动力性能。检测结果显示,该桥的主要承重构件技术状况较好,上部结构主拱圈截面承载能力满足原设计要求;桥跨实测基频大于理论计算基频,实测阻尼比在正常范围内,试验桥跨实测冲击系数小于理论值。  相似文献   

2.
曾召军 《公路与汽运》2022,(2):136-138,162
为确保桥梁安全、可靠运营,减少由于自然灾害及桥梁老化等造成的安全事故,以某特大桥北引桥为工程背景,针对铰缝失效进行现场检查和技术状况评定,结果表明该引桥技术状况不合格,主要承重构件存在安全隐患,桥梁结构会随着桥梁使用寿命的增加出现铰缝失效、渗水、砼损伤等问题;分析铰缝失效的主要原因并探讨相应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运营隧道衬砌结构火灾损伤机理和火灾损伤技术状况评价方法,重点介绍了检测与评价程序、检测方法及数据分析方法。并以实例介绍隧道衬砌结构火灾损伤技术检测、评价全过程。为隧道火灾损伤技术状况评价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耐久性和安全性是钢斜拉桥运营阶段需重点关注的问题。该文以苏通大桥斜拉桥为背景,结合国内外钢斜拉桥运营阶段技术状况资料,指出大跨度钢斜拉桥结构耐久性监测的主要内容,重点讨论相关检测的合理技术,并介绍苏通大桥的安全性监测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冯清海  林道锦  谭中法 《公路》2020,(4):212-215
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由于其结构刚度较小,在运营或极端荷载下产生较大的塔梁相对位移和主塔内力。为了优化其结构受力,减小伸缩缝规模,提出了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纵向限位型减震结构体系。其主要思想是:在塔梁间设置纵向阻尼器,实现缆索承重桥梁纵向减震耗能;在塔梁间设置纵向限位,改变结构传力路径,改善结构受力及塔梁间相对位移及变形。通过具体实例介绍了该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及过程。结果表明:纵向限位型减震结构体系有效减小塔梁间相对位移,进而减小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伸缩缝、阻尼器的规模,有效改善主塔内力,提高结构耐久性。  相似文献   

6.
蒋雅君  陶双江  杨露  邓刚  陈鹏 《隧道建设》2017,37(10):1239-1245
基于DERU评定方法建立改进的DES综合评价方法,主要用于运营公路隧道土建结构定期检查的技术状况评定。根据运营公路隧道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的要求,构建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以隧道构件的D结构劣化破损程度、E劣化范围与S安全程度为指标层评价指标,并提出对应的判定标准和指标权重。按照隧道分段、分幅、整体的次序,建立相应步骤的评价方法,分别采用状况指标、优选指标、安全程度折算长度等指标,在隧道定期检查结果的基础上对隧道土建结构的技术状况进行综合评定,并给出评定结果的分析方法和等级划分界限值。该方法能对运营公路隧道的管理、检测、养护等工作提供更为充分的信息,提高相关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马际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2):134-136,M0015
南浦大桥W3匝道改造工程所在路段下穿地铁4#线,需消除匝道新建桥台处新增匝道填土及挡墙荷载对于地铁4#线的影响以确保地铁正常运营和结构主体安全。在施工改造方案中采用新建挡土墙段下地基采用超挖原状土换填轻质的泡沫混凝土,同时新建挡墙内填筑泡沫混凝土,超挖换填深度等工程措施。通过对挡墙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浦大桥W3匝道改造工程挡墙段施工改造不会影响对地铁安全运营,同时可避免了桥台与道路连接段的跳车现象。  相似文献   

8.
为了掌握某大跨度三塔斜拉桥在运营期间的结构技术状态,采用先部件后整体的评定方法,结合该三塔斜拉桥的结构特点,开展了外观检查、桥梁材质状况检测、桥梁变形测量、恒载索力、桥面平整度及车辙检测,并基于检测数据对其承载能力和技术状况进行了评定和分析,给出了相应的养护建议。检测结果表明,采用先分层评定后综合整体评定的方法能够全面有效地评估大跨度三塔斜拉桥的运营安全状态;该斜拉桥各部件分项指标为良好,总体技术状态评级为2类;针对该斜拉桥结构不同部位的裂缝应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一处运营高速公路锚固工程边坡出现坍塌失稳的情况,介绍了一种锚固工程结构质量检测评定新技术,主要包括锚固深度检测技术和当前工作状态检测技术,通过检测分析查明了造成锚固工程结构失效以及边坡坍塌的原因,为针对性的采取补强加固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该技术为解决运营高速公路锚固边坡长期安全性能的检测提供一种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建立海底管线隧道运营检测体系的必要性,提出建立运营检测体系须考虑海底隧道的结构安全、水文地质环境特点、运营条件和使用工况以及管线要求等因素,认为检测体系应分成日常检查、定期检测、特别检测和专项检测4类,并给出了检测频率、检测内容、检测方法、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和各分项指标的权重。最后以深圳前湾隧道为例,采用上述检测体系对隧道进行了定期检测,并摘录了部分检测结果。结论表明,文中给出的检测内容和评定标准能够客观反映海底管线隧道的安全性能及工况状态,采用文中提出的检测方法可准确获得上述指标,从而为隧道病害整治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淳安南浦大桥结构内力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时考虑了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等因素对淳安南浦大桥进行结构内力分析 ,结果表明对淳安南浦大桥这种大跨 ( 30 8m)、宽跨比小 (接近 1/19.81)的钢管混凝土拱桥 ,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的影响均较大 ,在设计和施工时不应忽略  相似文献   

12.
刘云  钱振东 《上海公路》2007,(4):43-45,48
为了建立实测动响应与大跨径桥梁健康状况的紧密联系.建立了基于GPS的南浦大跨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提出了基于实测动挠度的整桥刚度损伤预估方法。首先根据桥梁结构仿真计算结果及GPS系统的监测特点,建立了桥梁动态线形变化的实时监测系统;然后根据监测数据分析了桥梁运营过程中的结构动响应分布规律,最后通过有限元迭代的方法,进行了桥梁整体刚度损伤的预估。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南浦大桥GPS监测系统能有效地对桥梁进行关键受力部位的实时在线监测,评估方法建立了实测数据与结构健康状况的紧密联系,为实桥局部损伤定位及维护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根据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的结构特点,结合其结构有限元分析,设计了相应的健康监测系统及安全评估系统。系统在大桥通车之时起分阶段陆续投入运行,经3个多月的连续运行,系统工作正常,完成多份评估报告。  相似文献   

14.
为监测西部山区大跨度钢桁梁悬索桥———贵州坝陵河大桥的运营安全状态,指导其科学管养维护,设计并建立坝陵河大桥健康监测系统。根据桥址环境和结构特点,选定监测内容并确定系统组成,进行各种测点传感器的选择、布设,并制定监测手段、数据采集分析策略及系统传输架构。该系统能实时评判桥梁的安全与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为大桥安全运营提供科学保障。  相似文献   

15.
古锐  徐俊  马诚 《上海公路》2012,(1):28-31,35
对已运营70余年的老龄钢桥灵桥进行了上部结构病害检测、关键节点和杆件的超声波探伤、拱圈与吊杆空间形位测量、荷载试验,再综合历年检测数据和计算模型,深入分析了灵桥的退化程度和承载能力,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在现有交通条件下,灵桥的结构状态暂时是安全的,但其病害加剧,尤其是桥面系破坏严重、拱脚严重腐蚀,致使该桥已不满足使用要求,应尽快维修或改造。  相似文献   

16.
该文结合南浦大桥内力调整工程,探讨了斜拉桥通过局部索力调整以消除基础均匀沉降产生的附加内力的施工监控技术,在施工全过程实现了对索力、主梁应力和主梁挠度等三个主要技术指标的实时控制。通过频率法、伸长量,以及油压表等三种手段确保斜拉索索力调整量符合设计要求,主梁应力和挠度的监测结果显示不均匀沉降对主梁的附加弯矩得到了有效释放,达到了改善结构受力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东江特大桥主航道桥投标方案设计为 1 60 m+80 m独塔单索面斜拉桥。主跨加劲梁为钢箱梁 ,边跨加劲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该桥结构设计合理 ,造型轻巧美观 ,在节省材料、缩短工期方面具有优越性。本文主要介绍东江特大桥桥型总体设计 ,包括自然条件、结构设计、结构计算及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8.
基于GPS的润扬大桥悬索桥位移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润扬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的GPS子系统,对系统采集的大量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悬索桥在台风、温度、特殊车辆荷载作用下位移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台风作用下桥面横向和竖向位移以跨中最大;温度对竖向以及顺桥向的位移有较大影响;正常运营状态下以及重车过桥时,桥面变形远小于设计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结构具有较大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19.
王超 《上海公路》2021,(1):11-14
东海大桥是连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及上海浦东新区的唯一陆上通道。随着“深水港物流园区—东海大桥—洋山港”智能驾驶示范运营项目的推进,对东海大桥全线智能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对东海大桥监控系统改造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其次对东海大桥监控系统的改造方案进行了简述,并对常规改造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说明;最后结合东海大桥本身特点以及智能集卡示范运营要求,提出了基于多元融合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