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钟秋 《海运情报》2004,(10):13-16
由世界LPG协会(WLPGA)总计的世界LPG供求统计(2002年)于2003年秋天发表。据该统计.世界LPG需求2002年为20960万吨,比上年增长4.4%,另一方面,生产量为20760万吨.增长2.3%,LPG的需求增长率相当大地超过世界一次能源的需求增长率2.6%。这一增加的主要原因不仅有中国的需求比上年增长15%,而且还有北半球(尤其是美国)的冬天异常严寒。美国的需求为5496万吨,由于寒潮袭击东海岸而比上年增长7.6%,而LPG的生产量为4720万吨,只增长1.5%。加拿大的生产量为1058万吨,比上年减少3.2%,需求量为520万吨.下降7%。中国的需求量为1630万吨,约为美国需求量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2.
闵光 《海运情报》2005,(3):21-21
中国国内的原油生产量增长停滞,而石油需求随着经济发展而迅速增长,在转变为石油净进口国以后进口量逐年扩大。中国2003年的石油进口量为9112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2004年上半年的进口量比上年同期增长39.3%,约为6102万吨,如按年率换算,全年的实际进口量将达1.2亿吨。  相似文献   

3.
一、LPG供求的国际动向 据世界LPG协会统计的世界LPG供求(2003年),世界的LPG需求2003年为20710万吨,比2002年的20730万吨有所减少,与预测的20960万吨相比大幅下降。除了亚洲、太平洋地区,其他消费地区的消费量几乎都减少。在欧洲各国中,波兰的消费量比上年增长14%,达到170万吨,匈牙利和保加利亚的需求较小,但在增加。美国和加拿大的消费量均比上年减少2%。在南美,委内瑞拉现在的需求量253万吨是1994年以后最低的。另~方面,阿根廷、波利维亚、巴西、秘鲁等的LPG生产扩大。俄罗斯生产的LPG比上年增长3.2%,达到720万吨,而需求减少1.3%,为600万吨。  相似文献   

4.
姚哲 《海运情报》2005,(1):25-25
2004年上半年中国的石油制品进口量比上年同期增长57%,达到1989万吨,其中重油1533万吨、航空汽油137万吨、轻油114万吨。中国石油制品的进口量今后将继续增加,据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预测,2007年约3400万吨,2010年4200万-4800万吨。  相似文献   

5.
船舶修造     
1998年中国进口液化石油气(LPG)将达到470万吨,比1997年增长30%,是世界第二大LPG进口国。 在近期召开的Gasgeth会议上有关人士表示,中国的LPG进口增长趋势还将继续,预计到2003年,中国的LPG进口量将达到750~1000万吨。自90年代以来,中国的LPG进口量平均每年增长13%,但由于缺乏能装卸并储存液化石油气的LPG码头设施,只能利用停泊在近岸海域的大型LPG船作为LPG储罐来过驳和存储液化石油气。据统计,1997年  相似文献   

6.
2009年第14届中国LPG国际会议上获悉:2008年中国LPG(液化石油气)运力发展迅猛,船龄结构进入年轻化阶段预计未来2年中国LPG船舶数净增量近四成,运力增长七成据预计,2009-2010年间,中国新增LPG船舶总数47艘,总舱容超过15.7万立方米,约8.1万载重吨。届时,中国LPG船舶总数将超过110艘,总舱容接近33万立方米,总运力达17万载重吨。  相似文献   

7.
1996年和21200年中国分别进口铁矿石4390万吨和7000万吨,2003年进口1.46亿吨,居世界首位。2004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比上年增长40%,达到2.1亿吨,估计2005年将进一步增长到2.4亿吨。随着铁矿石进口的迅猛增长,中国主要港口铁矿石压港问题日趋严重。据报道,宁波、青岛、湛江和秦皇岛等铁矿石装卸港口均有超过200万吨的货物积压在堆场无法运  相似文献   

8.
中国曾是全球LPG(液化石油气)的主要进口国之一.2 1世纪初,年进口量曾一度超过600万吨,占全球贸易量的比重超过10%.而在经历了数年的负增长后,中国的LPG进口似乎又开始显现腾飞之势.如本月图表所示:海运进口量近期强势增长.2013年进口量同比增长26%,而今年前5个月进口增速更高达120%.  相似文献   

9.
尧乐 《海运情报》2004,(11):15-18,20
2001年世界乙烯衍生物的需求量(为LDPE、HDPE、SM、PVC、EG和其他衍生物需求的乙烯当量合计)为9210万吨(比上年增长3.9%)。2002年的需求量为9560万吨(也比上年增长3.9%),北美、欧洲和日本有若干增长或负增长,但中国的需求量大幅增长(比上年增长9.9%),从而扩大了全世界的数字。  相似文献   

10.
9月份,国际原油海运市场高位波动,VLCC市场依然强劲。其中,VLCC海湾东行运费到月中稳定在WS118点,与8月份同期相比下降WS12点,日均收益由上月的9万美元/天降原油达到2218万吨,比2004年增长52%,占进口总量的18%;排名第二位的安哥拉2005年向中国出口原油1746万吨,比2004年增长33%,占我国原油总进口量的14%。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中国上计2008年左右建成。  相似文献   

11.
据英国克拉克森统计,2007年新造船接单量韩国为3200万修正总吨(CGT),比上年增加7成,连续5年居世界第一。中国居第二位,为2920万修正总吨,约增长1倍,日本居第三位,650万修正总吨,减少6%。全世界的新造船接单量增长60%,为7920万修正总吨。  相似文献   

12.
钟秋 《海运情报》2007,(10):28-29,3
去年韩国港口的货物总吞吐量为10.3684亿吨,比上年增长5.3%。其中集装箱货物增长4.9%,约为1596万TEU。从重箱看(见表1),2004年前比上年的增长率大致为很高的10%以上,但2005年~2006年只在4%多一点。  相似文献   

13.
江南 《海运情报》2005,(9):33-33,35
一、汉堡。2004年汉堡港货习吞吐量比上年增长7.7%,达到1.145亿吨,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到700万TEU。比上年增长14.1%;件杂货270万吨,比上年增长2.8%;干散货3780万吨,比上年下降4.1%;液货1220万吨,比上年增长5.5%。据德国不来梅航运经济和物流研究所(ISL)预测,到2015年,汉堡港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将分别达到2.22亿吨和1800万TEU。为加快港口建设以应对不断增长的吞吐量。汉堡市议会于今年2月初批准了一项金额高达2.62亿欧元的港口特别投资计划(SIP)。这样,加上此前中期财政其他装卸设备。  相似文献   

14.
丁力 《海运情报》2005,(11):31-31
远洋日本籍船第一次少于100艘。2004年7月1日比上年同期减少4艘(减少3.9%),为99艘。日本商船队有1896艘船,比上年增加23艘(增长1,2%),按载重吨计为10326万吨,比上年增加167万吨(增长1.6%)。船队中的散货船、化学品船、集装箱船比上年增加。外国租船在日本商船队中占94.8%,比上年的94.5%上升0.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2003年,国际石油市场供略大于求,油价总体走势趋于回落,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内石油消费迅速增长。1998年至2002年,国内石油消费量大体为2.6亿吨,较上年增长7.25%石油净进口量超过9600万吨。  相似文献   

16.
2003年我国玻璃钢总产量94万吨.列于美国之后居全球第二位。在94万吨中,热固性玻璃钢60万吨,比上年增长8%。2003年热固性玻璃钢市场比例为:船艇4%,车辆及地面辅助设施6%,工业器材12%,化工设备24%,建筑40%,其他14%。2003年玻璃钢总产量比上年增长17%;工业总产值61.61亿元,增长30.52%;  相似文献   

17.
《航海》2008,(2):18-18
2007年全国造船完工量1893万载重吨,比上年增长30%;新承接船舶订单9845万载重吨,比上年增长132%;手持船舶订单15889万载重吨,比上年增长131%。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船舶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分别占世界船舶市场份额的23%、42%和33%,比上年分别提高了4个、12个和9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世界第三大造船同的地位,仅次于韩国和日本,但与前两名的差距明显缩小。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煤炭进口量迅速增长。中国是世界最大的产煤国,且是出口国,但2009年上半年转变为煤炭净进口国。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于去年10月发表的“中国煤炭供求动向”预测中国煤炭进口量2030年将达到9300万吨,然而2009年就已达到1.258亿吨,大幅超过了预测数。  相似文献   

19.
2006年,连云港港生产持续增长,吞吐量再创新高。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7232万吨,其中12月份完成621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0%和44%;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30.2万标箱,其中12月完成13.1万标箱,分别比上年增长30%和50%.  相似文献   

20.
航务快讯     
中船总上半年造船及经营情况 据统计,95年上半年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共新造船舶57艘、78万总吨,为年计划的55.4%。其中出口船舶19艘、20万总吨。目前,中船总在建船舶约70万总吨。 该公司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达7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7%。共修理船舶533艘,其中外轮157艘,创汇449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新接订单共计117万总吨,增长62.5%,其中出口的116万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