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根据大兴安岭的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和输油管道工程施工等人为因素影响进行水土流失成因分析,提出多年冻土区水工构筑物的防冻胀措施以及易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区段和水土流失防治要点,并给出多年冻土区有效的水工保护措施,即边坡防护、管沟防冲刷、冲沟处理、排水导流等措施以及高含冰量多年冻土水工构筑物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2.
丹霞地貌发育的物质基础是红层。红层岩体具有强度低、易风化崩解、遇水易软化等特点,是一种具有特殊工程特性的岩体。红层地区开挖边坡浅层稳定性较差,若未及时采取防护,极易造成边坡水土流失及风化剥落、崩塌、浅层滑坡等灾害。本文通过现场调查、理论分析等多种方法,对赤水丹霞地貌区红层岩体基本性质、风化特性、边坡变形破坏方式及防护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红层边坡的防护设计思路,介绍了不同形式的防护及加固技术。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山区铁路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问题及岩石边坡的生态恢复问题进行了研讨,提出了在工程勘察设计阶段应采取的工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对岩质路堑边坡稳定性的分析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数学原理的铁路岩质路堑边坡危险性评价模型.在总结部分行业标准和分析岩质路堑边坡稳定性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岩石强度、岩体完整性、结构面特性、结构面方位、边坡开挖高度、边坡坡角、地区年均降雨量和地下水条件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因素的权重和隶属度矩阵,最终确定边坡危险性等级.应用 C#语言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对长昆铁路客运专线的部分岩质路堑边坡进行了稳定性评价.评价模型和所编制的软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在岩土工程中,边坡安全性是关注的焦点,如何得到合理的边坡安全性评价结果是工程勘察、设计中的重要课题。传统边坡安全性评价方法常采用人为评定法,该方法缺少严格理论依据,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因此提出一种基于熵值分析法的铁路高陡土质边坡安全性评价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严谨的数学推导过程,客观性强。熵值分析法选取边坡坡度、高度等共计9个评价指标对高陡土质边坡进行分析,利用熵值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并基于权重计算结果对10例高陡土质边坡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10例高陡土质边坡处于基本稳定、稳定状态,分析结果与专家评价结果吻合度高,证明该方法的准确性及合理性,该方法为铁路高陡土质边坡安全性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为了准确评价山区铁路枢纽土质高陡边坡的稳定性,保障山区铁路枢纽安全,基于OWA算子和可拓理论,提出了一种土质高陡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首先构建基于多层次指标的土质高陡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基于OWA算子的赋权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值;在此基础之上,构造基于可拓理论的各评价指标的经典域、节域和相关性函数,以计算其等级相关度,得到土质高陡边坡的稳定性等级;最后将该评价模型应用于重庆西站扩能改造工程中某土质高陡边坡工点的稳定性评价之中。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价结果与有限元法和赤平投影法所得边坡稳定性结果一致,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可为山区铁路枢纽土质高陡边坡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属性数学理论的岩土边坡地震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属性数学理论,建立岩土边坡地震崩滑预测与危险性分级的属性识别模型。模型包括单评价指标属性测度分析、样本多评价指标综合属性测度分析和属性识别3个方面。在分析岩土边坡地震崩滑影响因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岩土边坡所处地质背景、岩体结构类型和地层岩性组合、地形地貌以及水文地质条件,选取岩土体特性、新构造运动特性、坡高、坡角、年均降雨量和场地地震烈度6个参数作为岩土边坡地震崩滑综合评价的指标,并确定指标的分级标准;构建评价指标属性测度函数,计算单指标属性测度值和样本综合属性测度值,进行岩土边坡属性测度分析;应用置信度准则对岩土边坡样本的地震崩滑状况进行属性识别。利用建立的模型对天然边坡和路堑边坡实例进行评价,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说明给出的属性识别模型既能够应用于天然边坡又能够应用于路堑边坡的地震崩滑预测和危险性分级。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态环境的山区公路边坡坡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研究目的:在山区综合考虑生态环境因素选择边坡坡度,以减小山区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结论: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生存环境的今天,如何合理选取边坡坡度才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根据影响边坡确定的众多因素,利用主客观评价方法,综合边坡稳定性、工程经济、生态环境因素,提出确定边坡坡度的评价指标以及综合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应用主客观评价方法,综合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因素,确定山区合理的边坡坡度.工程实践表明,用本文方法确定的山区边坡坡度是合理的,能减小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工程建设风险、解决岩质边坡施工安全性评价方法复杂等问题,对基于嵌套型优势关系粗糙集与模糊理论的岩质边坡施工安全性评价方法展开研究。首先,对岩质边坡施工安全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文献研究及专家调查将岩质边坡施工安全性影响因素归为勘察设计风险、施工风险、工程地质风险及自然环境风险四大类,包含勘察资料准确性、边坡形式、支护结构及设计参数等19个2级影响因素指标,并针对定量指标构造了三相性隶属函数;其次,介绍了权重确定及指标分级模糊评价的具体方法;再次,阐述了建立评价决策表、数据离散、多级属性约简及偏好规则的生成等操作流程;最后,对15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边坡进行实例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通过实践证明,基于嵌套型优势关系粗糙集与模糊理论的风险评价分析方法可行,可以为岩质边坡施工安全性风险评价与规律分析提供一种新思路。结果表明:嵌套型优势关系粗糙集理论对岩质边坡施工安全性风险的各级指标属性自上而下进行了约简,降低了原有系统的复杂性,同时考虑了指标中含有的偏好信息,考虑综合全面,规则分析可信度高;样本集数量和约简的选取对基于嵌套型优势关系粗糙集与模糊理论进行评价决策时影响较大,样本集越大...  相似文献   

10.
在广泛调研、事故分析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地质、设计、施工、运营和自然灾害5个一级指标和岩性、坡度等22个二级指标的铁路边坡失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熵度量法对层次分析法计算出的权重进行关联修正,结合模糊评判法提出了适用于边坡失稳风险分析的方法.以某在建铁路怒山山脉段铁路高陡边坡工程为例,运用该体系及方法对边坡失稳风险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工程实践证明,该体系和方法可为铁路边坡失稳风险对策的制定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降雨条件下边坡破坏机理离心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降雨是诱发边坡灾害的一个重要因素。雨水的入渗导致边坡土体含水量增加,土体强度下降,容重增大,引起边坡失稳。含水量对土体强度参数的影响试验表明,含水量对土体粘聚力影响较大,而对土体内摩擦角的影响较小。不同含水量土质边坡破坏机理离心模型试验表明,土质边坡破坏存在两种形式,整体滑坍破坏和拉裂破坏。松散类边坡在含水量小时形成坍落拱破坏,并最后形成拱形稳定。在含水量大时形成浅层滑坍破坏。引入损伤力学理论对不同含水量土体的损伤影响分析说明,随含水量增大,土体损伤程度加强,并存在损伤变量突变点。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铁路路堤坡面水土流失特征,对施工期胶新铁路一段路堤进行了天然降雨现场观测,结果表明:路堤坡面的水土流失形式在特大暴雨时表现为浅沟侵蚀,但不影响路堤表面的稳定性;路堤坡面产生水土流失需要一定的雨量和雨强条件,雨强是引起坡面产流的关键因素;路堤通过改变沿线原来的径流途径引起二次水土流失,即通过路堤的渗流冲刷下游农田,及时修建导流排水沟可以预防二次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3.
以新建敦煌至格尔木铁路为例,应用RS和GIS技术独有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可视化表达,在遥感影像的基础上,结合铁路沿线地区土壤侵蚀类型、坡度、植被覆盖度及地表组成物质、地形图等相关资料,通过人机交互解译、信息提取和分类,利用GIS的图形编辑、空间叠加分析和空间统计分析功能,获得铁路沿线的土壤侵蚀现状、土壤侵蚀类型与强度,RS和GIS技术可准确真实、图文并茂的掌握区域水土流失现状,为预测铁路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奠定基础,为工程施工期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4.
山区道路工程与环境协调的设计原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目的:山区道路沿线自然环境脆弱,道路下程建设引发的急待解决的主要环境问题有:隧道排水导致山区水资源涸竭,路堑高边坡破坏植被,路堑开挖诱发工程滑坡,工程弃方引起水土流失。 研究方法:为解决这些工程环境问题,从工程与环境的相瓦作用出发,归纳了相应的与环境协调的设计原理。 研究结果:(1)通过建立隧道工程与水环境的相互作用链,提出基于水环境平衡的隧道“以堵为主”的防排水设计原理,以防治洞顶水环境灾害和隧道水害;(2)通过分析边坡高度与支挡工程的关系和边坡防护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提出控制路基边坡高度的支挡收坡设计原理,为路基高边坡的防治提供对策;(3)通过分析路堑边坡的工程路径与坡体岩土的响应,将传统的自上向下开挖再自下而上支护的工程路径更新为自上而下分级支护和坡脚预加固工程路径的路堑边坡设计施工新理念,以保持开挖坡体的稳定;(4)针对工程弃方所致环境问题,提出沟头填垦的工程弃方开发性处理原理。 研究结论:上述道路工程与环境协调的设计原理可从源头上控制主要的道路工程环境问题。转变固有的设计观念,更新为与环境协调的设计理念,需要一个深化认识的过程。加之这些道路工程与环境协调的设计原理还尚待完善,因此能引起同行对道路工程环境问题及其设计对策的关注,就达到了本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国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规定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行期必须承担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和义务 ,并同时进行监测。笔者根据铁路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的特点 ,提出 :监测时段主要为施工期 ;监测地段为路堤、路堑、弃渣场、取土场 ;监测内容为水土流失的面积、水土流失量及水土流失强度的变化等 ,并就监测方法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呼准铁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新线全长117km。铁路所经区域,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且土壤侵蚀强烈,水蚀、风蚀并存,生态环境脆弱。本文结合呼准铁路的实际情况,对该项目建设可能引发的水土流失问题和水土保持工作进行了分析的探讨,提出了工程设计和施工中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应用非饱和土水分运动基本理论建立了二维降雨入渗 计算模型,编制了计算程序,用于计算雨后土体的瞬态含水率 分布,将总粘聚力引入抗剪强度公式,采用极限平衡方法,讨论 了降雨入渗对非饱和土体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归纳总结了高速铁路路基建设中,软土、松软土与软土互层、湿陷性黄土、膨胀土、膨胀岩、岩溶等重点地基处理问题的经验教训和技术成果,对斜坡软土、膨胀岩土等地基的纵横向不均匀沉降和横向位移问题,对非饱和土地基吸水增湿效应引发的二次沉降变形问题,对站场路基与区间路基在受力、沉降方面的差异问题等进行了梳理。简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对路基生命力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思考和建议,希冀有助于夯实路基基础,提高路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以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盐渍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外、室内综合勘测试验,研究哈密地区盐渍土盐胀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从总体规律来看,盐渍土盐胀过程主要集中在-5~10℃,;含水量-盐胀率曲线呈抛物线,盐胀率最大时含水量为15%左右。通过不同压实度状态下盐胀量试验得出:随压实度增大,盐胀量增大,但压实度低于90%时,盐胀量随压实度升高不明显。分析盐渍土盐胀机理:硫酸盐渍土盐胀作用主要由Na2SO4等易溶盐结晶前后体积变化引起。提出盐渍土防治结构模式:采用控制填料含盐量和压实度、路基填高、排水、坡面加固防护、路基包坡、铲除基础底层盐渍土层、换填粗颗粒渗水土、路基本体采用A组填料等综合性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铁路路堑边坡膨胀土的化学改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在路堑膨胀土边坡中,如何进行膨胀土的改良处理是岩土工程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之一,亦是铁路工程建设中最突出的地质灾害之一。研究方法:本文结合某铁路膨胀土边坡防护试验工程,采用一种生态改性剂进行膨胀土化学改良试验研究,探讨膨胀土的化学改良机理及改良效果,对比分析膨胀土改良前后的物理力学性质及胀缩性,研究该路段膨胀土的改良方案。研究结果:用生态改性剂进行膨胀土的改良是可行的,改良处理后的膨胀土的颗粒组成、物理力学性质、胀缩特性均有明显的改善,力学强度及水稳定性得到提高。研究结论:改性土的工程性质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边坡土体改良深度在80-100cm左右,超过1m后,改良效果不理想,化学改良最佳喷洒次数为3~4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