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破坏性创新是一种以最低的成本、最少的资源、最快的速度来完成对市场现有技术“破坏性”创新。航空运输服务行业是一个传统的行业,其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巨大压力,在此背景下,航空运输服务企业进行“破坏性”创新可谓势在必行。“破坏性”创新也是一种颠覆性技术创新模式,通过对原有技术进行创新突破,来获得市场发展所需的资源。“破坏性”创新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在新旧市场之间建立联系并产生新市场需求。本文从航空运输服务企业为实现业务转型与服务升级需要进行的“破坏性”创新入手,对航空运输服务企业实施“破坏性”创新所需关注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自主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模式、合作创新模式三种技术创新模式在企业的应用。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3.
邵天骏 《水上消防》2000,(12):1-4,7
创新意识是船舶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是赢得市场的关键。创新意识的增强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一环。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确立技术创新的全局观念,扩大创新意识的辐射渠道,把企业的自主创造能力建立在国内外船舶市场的大环境中,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性调整、加快技术进步步伐以及更好地赢得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船用导航雷达》2005,(4):16-18
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1.技术创新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必由之路。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知识和技术,采用新工艺、新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来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的产品,开展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是企业对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生产组织进行更新组合,以建立效率更高的新生产体系,以获得更多利润的过程。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资金没有他们企业雄厚,技术力量没有他们强,产品技术水平也没有他们先进。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关税将进一步下调,届时,国外大企业将大举进人中国,如果我国企业仍然还处在产品结构老化、成本高、效益差、新产品开发和升级换代缓慢这种状态,不积极主动地进行技术创新,依我们目前的实力,在国外企业的角逐中很难逃脱失败的厄运。  相似文献   

5.
施平 《武汉造船》1999,(4):27-29
论述企业技术创新的意义,分析其内涵,介绍企业技术创新的体系,模式,总结企业技术创新的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重点阐述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与时俱进,切实重视科技创新的核心资源--人材队伍建设,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才能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出发,论述了船舶企业的技术进步及其在企业发展中所起的促进作用。技术创新是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需要,完善技术创新体系、谋划营销创新策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握企业创新环境、巩固消化创新成果均有利于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增添后劲,并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黄华明  罗洪路 《船艇》2004,(11):24-29
技术创新是指从新概念、新思想、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的提出,经过研究、开发、制造,形成一定形式的商品(服务),并实现商业化、产业化,且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的全过程。技术创新是技术和市场的有效连接,是技术和经济的有机结合。本文结合船舶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特征。构建技术创新的系统模式,分析船舶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1 前言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国有企业如何在市场全球化的形势下迎接挑战、把握机遇,关键就在于能否有效地开展技术创新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国有企业要搞好技术创新,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重要的是机制和能力建设。 2 创新制度和机制建设是关键   技术创新是指将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引入市场的商业化活动。它强调的是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换句话说技术创新必须面向市场,围绕着市场目标进行,这也正是技术创新不同于科学研究之所在。   要进入市场就必须参与竞争。实践证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很难实现以资源的最佳配置来参与市场竞争,它缺乏参与竞争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欧新黔 《船艇》2006,(5):6-10
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突出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的新产品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 为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十一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将积极推进实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工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建立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的中小企业创新支持体系,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推动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联舍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