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钢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6根钢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普通钢筋高强混凝土梁掺入钢纤维后的破坏特征和受力性能,分析纵筋配筋率和钢纤维体积率对钢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梁抗弯极限承载力、抗裂弯矩、最大裂缝宽度及截面刚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钢筋高强混凝土梁相比,钢纤维的掺入可以有效约束裂缝发展,显著提高梁的抗弯承载力、整体刚度和极限变形能力。结合本文试验结果以及现行规范计算方法,提出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和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铁路先简支后连续梁疲劳性能与抗裂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带有湿接缝的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结构的疲劳性能和抗裂性能,对3条模型梁的疲劳试验和抗裂试验进行了研究。介绍了铁路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梁模型梁的设计和试验方法,根据3条模型梁疲劳试验结果,分析了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结构刚度、各典型截面特别是湿接缝段混凝土、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应变随疲劳加栽次数的变化规律,指出重复加裁明显降低了梁体刚度,并使梁体混凝土、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应变增大。根据开裂试验结果,分析了重复加载对各关键断面特别是湿接缝断面抗裂性的影响,得出重复荷载降低了湿接缝的抗裂强度,而对跨中截面和中支点截面抗裂强度无明显影响。给出了关于铁路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梁疲劳性能和湿接缝抗裂性的一些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对纤维改性混凝土构件用碳纤维布与玻璃纤维布混杂加固的新方法,通过建立不同材料本构方程,对单层及双层加固模型做了非线性有限元数值计算。分析了在不同加固形式下,加固梁弯曲刚度及初裂荷载与极限荷载情况,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非线性有限元计算与试验吻合较好,混凝土中掺入杜拉纤维和钢纤维,可以延缓混凝土构件微裂缝的出现,提高混凝土材料的强度。同时,混杂加固具有良好的混杂效应,碳纤维布高强度的特点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4.
钢纤维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纤维混凝土是一种性能优良且应用广泛的新型复合材料,它在桥面铺装层的应用,由于钢纤维阻滞基体混凝土裂缝的开展,从而使其抗拉、抗弯、抗剪强度等较普通混凝土显著提高,其抗冲击、抗疲劳、裂后韧性和耐久性也有较大改善。归纳出钢纤维混凝土桥面铺装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流程,为桥面铺装设计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钢纤维混凝土具有抗疲劳、抗冲击、抗收缩、抗裂、抗渗、耐用等优良性能,在我国近年来才开始应用于公路、铁路等领域。介绍钢纤维混凝土的主要特性、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施工过程中不同于普通混凝土的特点及公路等领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钢纤维混凝土具有抗疲劳、抗冲击、抗收缩、抗裂、抗渗、耐用等优良性能,在我国近年来才开始应用于公路、铁路等领域.介绍钢纤维混凝土的主要特性、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施工过程中不同于普通混凝土的特点及公路等领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钢纤维混凝土具有抗疲劳、抗冲击、抗收缩、抗裂、抗渗、耐用等优良性能,在我国近年来才开始应用于公路、铁路等领域.介绍钢纤维混凝土的主要特性、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施工过程中不同于普通混凝土的特点及公路等领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钢纤维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其抗拉、抗剪、抗弯能力远优于普通混凝土.此文在简述钢纤维混凝土的研究、发展与应用的基础上,阐述钢纤维混凝土的工作机理和增强机理,并对影响其增强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进一步论述采用钢纤维混凝土可以抑制其收缩裂缝和阻止其微裂缝的扩展,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9.
通过试验对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抗剪性能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实验表明钢筋负纤维混凝土抗剪性能有很大提高,将试验结果与《钢纤维混凝土设计与施工规程》中的梁的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对比,发现两者偏差罗大。因此就此偏差进行了分析。最后还将掺钢纤维的钢筋混弟土梁的承载与配箍筋梁的承载力做了比较,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进行了普通混凝土和单掺钢纤维、聚丙烯纤维以及掺合钢/聚丙烯混杂纤维的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试验研究表明,混杂纤维的掺入可以显著提高梁的抗开裂性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梁的正截面极限承载力.试验还表明混杂纤维能有效地抑制裂缝的出现和发展,降低了脆性破坏的发生,提高了梁的刚度和延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1986年研制的钢纤维混凝土枕在石太线的使用情况,作了比较详尽的调查分析,论证了钢纤维混凝土林结构静我抗裂强度高,抗疲劳、抗冲击性能好,通过了总重为9亿t的运量考验,完全可以用于小半径曲线铁路线路。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准确计算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设计3组(共9根)不同钢纤维掺量的混凝土梁试验方案。通过对比分析试验结果、我国规范和欧洲规范设计理论,得到以下结论:2种规范进行构件抗剪承载力计算时侧重点有所不同,对于本次试验中的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2种规范设计值相差不大,设计误差值均在-20%左右,具有充足的安全保证。根据本次试验结果分析,我国规范的设计误差主要是因为钢纤维增强系数取值偏小导致的,建议针对钢丝切断异形钢纤维的影响系数βv进行更为广泛深入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我国铁路简支梁桥以等跨布置的32 m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为主。为研究混凝土缺陷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对一片有施工缺陷的32 m混凝土简支梁进行了静载试验,分析了桥梁跨中下缘混凝土不密实及裂缝对梁体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混凝土梁跨中下缘不密实时,不密实区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均会降低,导致梁体的预应力度、竖向抗弯刚度和抗裂性能降低。当预制混凝土梁跨中下缘出现不密实情形时,应通过静载试验来检验其刚度和抗裂性能是否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评定合格后方可架设。  相似文献   

14.
钢纤维混凝土在各施工领域逐步得到推广应用。结合工程实际 ,从选材、配制、施工等方面介绍 CF5 5特种钢纤维混凝土在预应力梁板锚固区的应用 ,这对于研究 CF5 5特种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抗裂与韧性指数 ,以及推广应用钢纤维混凝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钢纤维混凝土在高层建筑抗震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爱凤 《铁道建筑》2005,(9):102-103
分析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和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阐明了钢纤维混凝土在增强高层建筑结构构件(如梁柱节点、柱子、深梁、扁梁柱节点、桩基承台、屋面板、转换梁、筏形基础等)的力学性能和变形性能方面的显著作用,对钢纤维混凝土在高层建筑抗震结构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自密实混凝土结构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以一定量的超细粉煤灰代替水泥,并经过配比优化可得到力学性能优异的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还对优化配比后的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构件受弯、受剪力学性能和工厂生产实体梁的受力性能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表明,该方法成型的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构件无蜂窝麻面、密实性好,具有更优越的抗裂性能和延性,构件和实梁的受弯、剪性能均与振捣成型的混凝土构件相近;试验还表明,振捣将导致自密实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的劣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6根CFRP筋-低强度珊瑚混凝土试验梁进行抗弯试验,研究不同CFRP筋配筋率的珊瑚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分析其破坏形态、裂缝发展情况与挠度变形。试验结果表明:CFRP筋-低强度珊瑚混凝土梁破坏前产生裂缝和大的弯曲变形,有较为明显的预兆,类似于适筋梁破坏,具有较好的延性;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珊瑚混凝土梁CFRP筋的配筋率,可以提高其抗弯、抗裂性能;试验梁裂缝开展机理与CFRP筋-混凝土梁基本相同,裂缝条数较多且分布均匀;在剪跨区斜裂缝分布较为密集,卸荷后裂缝基本闭合,挠度恢复显著。使用时应注意珊瑚混凝土强度过低不利于CFRP筋强度的发挥,此外,对于CFRP筋珊瑚混凝土受弯构件,应当增加CFRP筋的锚固区长度,避免发生滑移破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比跨度32 m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梁用不同方法加固前后的力学性能,研究碳纤维加固技术应用的适宜场合。研究结果表明:在抗弯加固方面,碳纤维加固更适合于原结构高度较小、配筋较少、荷载变化不大的构件;对于梁高大、配筋多、活载作用大的桥梁,特别是预应力混凝土梁,因新增碳纤维的面积远远小于实体梁面积,加固后构件的刚度,钢筋应力的改善有限,其加固的效果不如预应力加固。采用黏贴碳纤维布的加固方法基本无法提高实体梁的抗裂性能,但在梁体开裂后,碳纤维对梁体的裂缝发展有较好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9.
某异型拱桥在使用过程中混凝土系梁、拱圈、横隔梁等构件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现象,系梁竖向挠度过大,严重影响桥梁的使用安全。异型拱桥受力特性分析的结果表明,病害成因与构件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刚度偏小以及接头构造措施偏弱相关。借助空间有限元软件,通过适当增加构件尺寸、提高混凝土等级、加强湿接缝的钢筋连接等优化措施,可优化结构设计,避免病害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钢纤维混凝土管片结构力学性能,对主筋用量不削减、掺入30 kg/m3钢纤维的钢筋钢纤维混凝土管片结构开展极限承载力试验。管片错缝拼装形成试验结构,通过环向24组千斤顶模拟水土作用对结构施加荷载,通过逐步减小腰部荷载模拟侧部卸载工况,直至结构破坏。在卸载工况下,结构每环在0°,90°,180°或270°等弯矩较大位置附近的3处纵缝先后发生混凝土压裂和压碎,最终在0°或180°附近管片钢筋屈服、混凝土压碎,结构形成4个塑性铰破坏。根据试验测试的应变数据对结构内力进行计算,分析钢纤维混凝土对结构刚度和承载力的提升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普通混凝土结构,在刚度方面,管片初裂时,钢纤维混凝土管片刚度提升6.91%,当裂缝宽度超过0.2 mm时,钢纤维混凝土管片刚度提升3.45%,提升作用降低的原因是随着荷载增大,钢筋应力逐渐增加,钢筋对管片刚度的作用增大而钢纤维混凝土对刚度作用基本不变;接头混凝土压裂时,钢纤维混凝土接头刚度提升18.7%。在承载方面,钢纤维混凝土管片极限承载力提升6%,接头极限承载力提升3%,整体结构极限承载力提升4.2%。并且,由于钢纤维混凝土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