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分布参数电路理论,针对不接地对称三相系统特点,对不接地三相的两相故障提出了三种测距算法。大量的计算机仿真和在故障模型仿真线上的模拟故障测距试验表明算法有效。  相似文献   

2.
根据10kv电力贯通线单相接地故障(小电流接地故障)和贯通线三相不平衡引发的零序过电压(虚假接地故障)的共同特征,对贯通线三相不平衡引发的虚假接地故障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潮流计算,为现场判断故障类型和快速检修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绝大部分系统故障是单相接地故障。本文通过对单相接地故障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地电位(D)轨迹与系统电动势(E)之间,随系统参数、接地电阻变化的特性规律,利用该规律可在三相矢量图上迅速准确地判断出接地故障相,克服了仅用零序电压方向判断接地故障相可能产生的误差,提高了判断接地故障相的准确性,为系统及时采取防止过电压和消除单相接地故障措施提供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关于地铁接地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地铁电气设备的接地是采用外引接地体,绝缘引入。作者提出取消这种作法,直接利用地下车站的结构钢筋作自然接地体,地下结构就是地铁的“地”,地下车站结构钢筋,由于杂散电流防护的要求,横向和纵向相互焊接,形成一个庞大的等电位法拉第笼,是所有电气设备最理想的“地”。这个法拉第笼的接地电阻在0.1-0.5Ω之间,完全符合接地电阻的要求,电力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低压配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TN-S)系统,使地线和中性线分开,对测试杂散电流没有影响,地面高层公用建筑利用地下厢形基础作自然接地体,飞机、轮船、地铁的电动客车的电气设备也需要接地,它们到哪里去找“地”,还不都是以它们自身的外壳作地。利用地下结构作地铁的“地”,不是靠理论推导出来的,而是用30年的工程实践证明出来的。作者不加任何修改的将20年前的一次接地实验报告原文登录出来,并且把北京地铁测试的接地电阻摘录于后,供读者分析参考。作者提出三条结论,作为地铁接地的处理原则:1.地下结构钢筋焊接成等电位法拉第笼,就是地铁的“地”,是一切需要接地的电气设备(包括强电和弱电)理想的“地”。取消地铁的外引接地体,不仅可以节省大量铜材,还可以减化施工程序,无疑对地铁的建设是非常有利的。2.电力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低压配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TN-S)系统,地线和中性线彻底分开,地线中没有不平衡交流电流流过,对测试杂散电流没有影响。3.电气设备准绝缘安装,变电所一点接地。所谓准绝缘安装,就是电气设备的基础槽钢和结构钢筋间要进行绝缘处理,不得有电气联接。这样作的目的是防止杂散电流对电气设备的腐蚀,所有地线在变电所一点接地,不得重复接地。这样避免杂散电流在地线中乱窜。当然直流正极接地时也不再会发生烧毁地线的故障。  相似文献   

5.
对主回路接地的一点认识集宁机务段(集宁012000)张兰所1前言对于内燃机车主回路接地这一故障,尽管有些资料介绍,主回路一点接地并不会造成什么后果,只有两点同时接地才会产生烧损或火灾事故,在应急处理时,甩电机无效后,可将接地开关DK打到中立位,维持运...  相似文献   

6.
变电所直流接地故障对运行危害很大,如果不及时消除,有可能引起断路器的误分、误合而造成严重后果。由于直流接地故障大多数都比较隐蔽,用传统的查找方法耗时长,定位困难。针对这个难题,重点探讨应用直流接地检测仪器进行直流接地故障定位的原理和方法。使用仪器在设备带电不断开直流回路的情况下,对变电所直流系统各种接地故障进行检测,方便快捷地找到故障点,及时消除隐患,避免扩大事故范围,从而解决变电所直流接地故障不易定位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本介绍了380V及380V以下的低压系统(以下简称低压系统)接地的必要性,简单介绍了低压系统接地的概念、分类、方法和型式,分析了TN-S系统的重复接地问题,并分析了低压系统接地故障引发火灾的原因,并介绍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保障动车组的平稳安全运行,对动车组配电系统接地状态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并开展有计划的预防性维修,文章研制了能够实时在线监测动车组配电系统接地状态并及时进行预警的装置。首先,分析了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性点电压随线路对车体的绝缘状态变化的改变规律,得到了动车组配电系统接地故障检测及故障相判别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动车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接地故障检测电路。然后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制了动车组配电系统接地在线监测装置。该装置可以实时监测动车组配电系统主要支路的电压、电流,并计算功率因数和有功功率。车上交流配电系统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IT系统)。装置实时监测中性点与车体之间的电压,通过该电压的大小判断IT系统是否发生了单相接地故障,并在故障发生时通过电压相位判断故障发生位置。当动车组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设备通过车上通信线路发送报警信息,以提醒运维人员尽快维修。装置随车进行了实测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文章所提出的方法和研制的装置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接地电阻表检定效率,在检定前开展初步试验,排查存在故障的接地电阻表.为帮助检定员快速确定接地电阻表故障,并实施针对性维修,结合检定中常见的故障实例,按照指示故障、示值超差和其他常见故障,分类总结排查故障步骤及维修方法,为接地电阻表检修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SS4改进型电力机车主断路器接地故障引起接触网断线的案例分析,指出主断路器接地故障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主断路器自身维护保养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东风4型内燃机车主电路接地性质的判别向塘机务段(向塘330201)黄崇淼1引言我段现配有东风4内燃机车88台。1994年机车主电路发生故障127起,其中接地类故障44起,占主电路故障的35%,且主电路接地故障99%属牵引电机故障。目前,机车上的接地保...  相似文献   

12.
针对轨道交通车辆牵引电流谐波对直流供电系统的影响,为增强列车直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轨道交通车辆直流母线接地改进方案.该方案通过采用列车母线负线单点接地方式,有效地避免了牵引谐波对直流供电电源品质的影响,降低了设备供电保护断路器的误跳概率.通过增加接地故障保护断路器,增加了列车运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机车电传动》2021,(4):126-130
牵引电机是动车组动力传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在牵引电机故障中最常见的故障为牵引电机接地故障。通过对某动车组牵引电机控制单元的历史数据挖掘,实现对牵引电机接地故障的预测。数据挖掘建模使用了RBF神经网络、决策树和支持向量机3种机器学习算法。试验结果表明,3种算法的预测准确度均高于84%,其中决策树相较于RBF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模型预测精度达到85.6%。因此,选取决策树模型预测动车组牵引电机接地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由于线路长、环境恶劣,10 kV自闭/贯通线路故障频繁发生,传统阻抗测距原理和基于线路监控终端的定位方法尚不能可靠、准确的确定故障(特别是小电流接地故障)位置,故障查找费时费力。利用故障产生的行波信号测量故障距离的方法已在输电线路获得成功应用。本文将行波测距原理应用到自闭/贯通线路,分析了自闭/贯通线路在接地及短路故障时产生的行波及其传输特征,并针对其线路结构的特殊性,提出了利用故障产生的电压行波信号线模分量、基于双端原理测量短路和接地等故障距离的模式,分析了实际应用中面临的行波信号获取等关键技术及故障初始相角、接地电阻、混合线路等对检测可靠性的影响。应用该方法的测距系统已在现场进行人工接地试验,并投入试运行,效果良好。该方法有望解决自闭/贯通线路故障定位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升高速动车组在发生牵引系统接地故障时的可用性,减小售后人员排查故障的难度,提出一种自动定位接地点的方法。该方法结合电压型接地检测电路和电流型接地检测电路,通过软件实现自动定位接地点并能自动切除接地部件的功能。试验表明,该方法能通过软件自动定位接地位置,并能根据不同接地点自动执行不同级别的保护,提高了列车的可用性和处理接地故障的效率,为后续动车组的可维护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AT供电牵引网断线接地故障及其馈线保护动作行为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AT供电牵引网断线故障进行了理论分析,结合具体算例,给出各种断线接地故障的阻抗-距离特性曲线,通过与其它短路故障比较,从理论上论证了AT牵引网发生断线故障时常规保护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个与目前习惯做法不同的接地方案,其理论根据是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实践根据是现场实验、测试结果。明确提出利用地下结构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它的接地电阻在0.5Ω以下,完全符合电气设备接地要求;地下结构钢筋是一个等电位法拉第笼,是地铁这个电磁环境中一切设备的地。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铁路信号楼内电子信息设备接地采用的“共地不共线”方案,通过理论计算和数据分析,研究不同类型接地线之间环路感应高电压对电子信息设备的影响,接地线长度与干扰波长频率的谐振关系,以及不同保护性接地方式下的人体接触危险电压,提出了电子信息设备功能性接地和保护性接地的基准点,为信号楼内设备接地和等电位连接总体技术方案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薛保都 《西铁科技》2003,(B11):28-28
本文主要概述了信号电源系统接地和接地电流超标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排除隐患,保证设备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20.
客运专线10kV单芯电缆接地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石太客运专线建设中,10 kV电力贯通线大部分采用高压单芯电缆.考虑到电气化铁路沿线不同电气回路的影响,对单相回路、三相回路的电缆金属护套感应电压进行研究,并根据GB 50217-2007的要求,对单芯电缆金属护套感应电动势进行计算,通过分析和比选不同的电缆金属护套接地方式,提出电缆敷设方式和金属护套接地问题的解决方案.研究结论:通过研究,三相电力贯通线单芯电缆宜采用正三角形布置,计算单芯电缆金属护套感应电动势时,接触网电流的影响不可忽略.通过对单芯电缆接地方式的研究,电缆金属护套不宜两端直接接地;电缆长度小于2 km时,采取一端直接接地、另一端保护接地方式;电缆长度为2~4 km时,采取电缆中间接地、两端保护接地方式;电缆长度大于4 km时,采取金属护套交叉互联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