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长期以来,总装车间反应KV12缸体在安装随动件室盖时,安装螺钉总是不能顺利地用风枪把螺钉旋入螺孔中,经常会在螺钉还未完全旋人螺孔中时,螺钉后部螺杆部分已与某些环销孔壁干涉,给装配质量和工人的装配工作造成了不必要的影响。针对以上现象,我们通过运用七步法,顺利地解决了这个影响装配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EQ6102缸盖螺栓拉长原因分析及装配工艺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EQ6102发动机缸盖螺栓在装配中拉长的原因,采用人工扭矩转角法对缸盖螺栓进行拧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人工扭矩转角拧紧工艺参数、电动组合拧紧机拧紧工艺参数,保证了缸盖螺栓的装配质量。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钢丝螺套的结构、安装、拆卸、装配及检验方法。并针对变速器总装螺接装配过程中遇到的钢丝螺套使用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从油封的装配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出发,针对油封在安装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骨架油封的安装质量与密封性能的影响及骨架油封倾斜安装造成油封偏心量的控制等,阐述了骨架油封的装配方法、装配程序和装配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发动机缸盖作为复杂零件,表述繁杂,文章从使用功能角度介绍了缸盖各部位重要程度,分析了缸盖与相关零部件装配关系,指出缸盖机加工艺路线的核心原则,同时阐述了其关键部位的加工方法及注意事项。实践表明,该原则及方法有助于把握缸盖加工关键,灵活编排工艺。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一种缸盖分装线弹簧底座和气门油封的装配设备,该设备能够实现弹簧底座和气门油封的自动上料,装配和装配质量检测功能。经过实践证明,该设备通过利用工业机器人装配,能够提高缸盖分装线上弹簧底座和气门油封的装配生产效率,并且提高了装配的精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该公司生产的轻型旅行车所有地板革材料与装配工艺的分析,从中找出了所存在的质量因素,提出了地板革材料问题与装配工艺的改进,并采取措施,使问题得以。  相似文献   

8.
鲍际辉 《专用汽车》2001,(1):20-21,29
针对自卸车举升机构安装存在同轴度和平行度偏差的问题,介绍了两缸直推式举升机构的装配工艺及工装,此工装为举升机构的装配提供空间定位基准。  相似文献   

9.
总成是由许多零件部组成,总成装配是总成修理工艺过程中的最后阶段,它是按规定的技术条件,将组成总成的零部件连接在一起。为了检验总成的装配质量,总成装配后应进行磨合与试验,以发现修理装配中的缺陷,提高配合副工作表面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发动机缸盖加工过程中,需要通过丝堵对缸盖水道进行密封装配,以保证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行。在丝堵的装配工艺中,行业内多采用人工预装或通过排序机排序后再自动装配的方式,人工预装存在自动化率低的问题,而通过排序机排序则有导致丝堵碰伤、附着的螺纹胶损伤等质量风险。本文介绍的缸盖丝堵自动拧紧设备通过视觉系统定位,配合真空吸附柔性抓取机构,再通过中转装置进行丝堵方向转化,最终使用薄壁弹性夹爪夹紧丝堵拧紧的方案,从根本上提升丝堵装配工艺的自动化率并降低质量风险。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详细介绍了黄海牌DD32/120大扭矩系列后桥总成的装配工艺过程及要求,以及各项技术参数的主调整方法,为确保后桥装配质量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2.
对影响装配质量的关键部件车门的加工质量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分析了安装密封条前后车门外板在X向和Y向的变形情况。分析结果表明,车门制造精度与理论值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需要进行工装调整。车门在安装密封条前后在X向和Y向存在着较大的变形,说明车门的刚度存在着薄弱环节。这对控制轿车车门装配质量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圣超 《汽车运用》2013,(12):45-45
常见车辆漏油的主要原因①产品(配件)质量、材质或工艺不佳,结构设计存在问题。②装配不当,配合表面不清洁,衬垫破损、位移或未按操作规程规范进行安装。③紧固螺母拧力不均,滑丝断扣或松旷脱落等,导致机件密封件失效。④密封材料长期使用后磨损过限、老化变质、变形失效。⑤润滑油添加过多.油面过高或加错油品。⑥零件(边盖类、薄壁件)结合表面翘曲变形、壳体破损,使润滑油渗出。⑦通气塞、单向阀堵塞后,由于箱壳内外气压差的作用,往往会引起密封薄弱处漏油。  相似文献   

14.
装配是汽车维修中重要的环节,它是按照严格的标准和工艺,使用恰当的工具、机具,将合格的零部件进行必要配合和联接的过程。通过装配,才能使单个的零部件成为有独立功能的总成,满足使用的要求。在汽车维修作业中,装配工艺的完善程度和操作人员装配作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修竣车辆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而不良装配则是汽车维修质量低劣的重要原因。装配工作的关键是要掌握好如下环节:  相似文献   

15.
李中健 《汽车技术》1991,(11):30-34
介绍了D6114系列柴油机的主装配流水线、装配支架结构及几种典型的装配工艺及工具(专用设备),并就装配过程的质量控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发动机的装配线的质量控制,就是通过对装配过程的控制,确保装配的零部件数量准确、装配关系正确,装配精度优良,装配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麦弗逊前悬架的两点式转向器安装尺寸及结构对整车装配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两安装点的距离较长,对应副车架安装面上的平面度差异,由于杠杆原理,在装配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装配应力。为减小或消除此装配应力对整车前轮前束变化和车辆跑偏的影响,对其结构进行分析,通过科学的尺寸计算方法,提出一种装配工艺的优化方案,并经过实际生产中大量数据的验证,能够有效地解决前轮前束变化引起的跑偏现象。  相似文献   

18.
从生产实际出发,对车身门铰链装配工艺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描述,为保安项的工艺缺陷改进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柴油机进行装配是制造柴油机过程中最为关键也是最后一个工作内容,柴油机能否保证自身良好的工作性能以及能否具备可观的经济性,很大程度上装配工作的好坏具备决定性,意味着最终结果取决于装配结果,也就要求在装配过程中企业必须对其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其产品质量能够符合相应标准。因此,为了提高装配的质量,需要探究装配当中使用的工艺并对其进行分析,在深入了解后提出有关的质量管控方案。本文首先分析在装配过程中所使用的机械工艺,并针对其分析提出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为日后的制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某车后部装配质量为研究对象,旨在解决后备箱装配、尾灯装配以及后杠装配存在的间隙、平顺度复合问题,提升总装一次交验合格率;通过对白车身尺寸进行调整,对来件尺寸进行控制以及对装配工艺进行调整等措施,系统解决后部装配质量问题。提出装焊“制造公差”概念,制定了适合总装装配需求的白车身尺寸控制公差30余项;制定了标准换枪流程,将换枪后造成的后保险杠支架焊钉的尺寸波动,从尺寸波动的源头激发问题,检测、调整、验证到最终总装反馈,形成尺寸波动闭环控制;每年可降低总装返修工时2 000 h,总装一次交验合格率提升1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